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法》第3条明确规定:“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小学体育更好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精神,除了不断明确义务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学校体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功能外,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体育课教学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为重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对义务教育的质量要求。要求我们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努力使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受到合格的基础教育。目前,我们江苏省已在农村基本普及了小  相似文献   

3.
有关“素质教育”的提法或界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相关人士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由粗浅到成熟,对中小学教育的评价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有关的提法始见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说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为教育体制改革指出了目标,是完全应该的,为教育界所接受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又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等。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例如在普通幼儿园和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小学普通班里让特殊儿童少年与同龄儿童少年一起学习和活动,教师们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5.
1985年前,我国对中小学教育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区别的,强调它是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但是,对中小学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和在教育整体中的地位、特点突出不够。1985年以后称这一阶段的教育为“基础教育”,也可称之为“国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范围主要是包括小学、初中在内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的普通高中教育,同时还包括学龄前的幼儿教育和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人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奠定基础的阶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既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法的全面修订和深入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步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更多的适龄少年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渐凸现,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应当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流入地学校,与流入地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好这批流动的学生,使他们真正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从义务教育性质出发思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义务教育性质出发思考问题阎立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可见义务教育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必须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实现由升学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促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儿童少年随父母迁徙异地,如何解决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和实施,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国务院专门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流动儿童少年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这一规定明确了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属地化,明确了流入…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强调师生真情投入与回报、张扬个性魅力。透视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是其核心要求,双向尊重是其心理基础。流动人口子女是指跟随父母离开原居住地进入城市,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人群。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流入地公办中小学是国家维护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举措。教育部、公安部于1998年专门制定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这样,在流入地以借读生身份就…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 ,中小学教育规模迅速扩展 ,目前正处于由量变向质变飞跃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使教育更好地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许多中小学纷纷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然而 ,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和方法 ,目前的认识尚不清楚或不全面 ,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育人服务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任务不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指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相似文献   

15.
中英甘肃“普九”项目是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资金625万英镑,分4年用于对甘肃省12市州的7万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的项目。该项目旨在支持我省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更多的儿童少年完成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项目自2007年12月在我校启动实施以来,在我校的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普九”过程中“三残”儿童的鉴别省教委初教处邬平川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是普及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名地也将其纳入了当地普及义务教育的轨道。但有不少地方,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残疾儿童少年的鉴别不甚了解,甚至有错误认识,尤其是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但是,  相似文献   

18.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先后通过中央文件、法律法规以及中央领导同志讲话,郑重提出要在基础教育战线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地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儿童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障碍着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宗旨的落实。为了九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各科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以下简称为“随班就读”)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广州市的“随班就读” 工作方兴未艾。根据1997年统计,全市已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中有5140名在各区、县级市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中有275名在委属初中就读。“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已成为我市特殊教育的主体。为了了解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的现状,总结我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市教委中小教处于1998年5、6月组织了对城区部分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