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我国广播影视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广播影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事业产业高度混合的管理体制。各级广播影视机构是新闻宣传单位、事业建设主体,也是行业管理机关。广播影视既有政治属性,又有经济属性;既要满足社会公共服务,又要提供个性化的市场服务。这种管理体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起步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事业产业不分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广播影视试点改革的逐步展开,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改革和制度创新得以推进,主要是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对原有广电体制的冲击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生之初,新中国国力贫弱,资金有限,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集中财力,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方面,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播电视事业也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治保证.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形成了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直接行政管理模式和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经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广播电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原有的广播电视结构和体制存在的弊病日益暴露出来。1.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管理 ,在全国是一个正在探索的全新课题。诸如广播电视发展规模和布局、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集团、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广播电视业的法制化管理、新闻职业道德和媒体自律机制、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受众反馈系统管理、高新技术的运用与管理等等问题 ,都是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最近出版的《市场经济与广播电视管理》一书就是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 ,在总结中国广播电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反映出广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次第展开,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系统思考与行动的创造性、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未来面貌与综合实力。本文就此提出一些不尽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与思考。一、现行管理体制容纳不下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1.政事不分,以政代事,削弱了广播电视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动精神与内在动力。我们长期实行以宣传为中心,宣传、事业、管理“三位一体”,由局直接管台的体制。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由…  相似文献   

5.
温霞 《新闻窗》2010,(2):112-1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广播电视的发展大多以“事业”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事业”为基本模式,这既是社会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在事业与产业并存,市场与喉舌兼顾的前提下.地方广电传媒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是基本动力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抓好管理改革促进事业发展大理白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局原局长,大理广播电视学会原会长段其能广播电视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在保持党和政府喉舌职能的同时,形成一个高科技的信息产业,这是今天的广播电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大理白族自治州广播...  相似文献   

7.
张明方 《视听界》2000,(2):16-17,11
乡镇广播电视站是广播电视最基层的管理部门,在原有管理体制的掣肘下,难以正常有序地工作,更难以适应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要使乡镇广播电视得到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务必理顺乡镇广播电视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能,使广播电视的“网脚”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功能作用。1997年开始,金坛市依据中办、国办【96】第37号文件关于广播  相似文献   

8.
胡辛会 《声屏世界》2001,(Z2):28-2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 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怎样推进广播电视 产业化发展?决定着广播电视能否把握时 机,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能否跟上 时代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生活要求。推进广播电视产业 化,笔者认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严格按照市场要求办事。 一、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从计 划经济下的“依赖” 向市场经济中的 “独立”转变。 在广播电视产业化运作中,作为生 产者和经营者的广播电视部门能否主动 争取市场,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计划 经济时代,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完全依靠 财政拨给经费,广播…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财务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基本上都沿袭了全额预算管理的模式。即使是实行了差额或自收自支管理,也是“旧壶装新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逐步变化和扩大。  相似文献   

10.
1月23日至27日,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田聪明同志在会上作了《认清形势,服从大局,以崭新姿态把中国广播影视事业推向新世纪》的总结报告,李树文同志通报了总局机关机构改革和开展“三讲”教育的情况,吉炳轩同志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并就如何做好今年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提出要求,同向荣同志着重谈了今年广播电视行业管理方面的几项重点工作,赵实同志通报了向建国50周年献礼重点影视作品创作进展情况,张海涛同志就今年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有关工作谈了意见。会议还讨论修改了有关广播影视工作的12个文…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广播电视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广播电视新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成为我国广播电视战线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党和政府一贯十分重视广播电视,历年对广播电视投资增长率超过了财政的增长率,仅“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用于广播电视的经费约二百个亿。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广播电视发展迅速,资源消耗巨大,且又得不到来自其他渠道的必要补偿。这种以往由国家包办广播电视的单一的投资体制造成事业经费入不敷出、事业发展与经费短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性已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激烈显示。广播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着实令人堪忧。作为广播工作者,思考最多的,首先应该是我们广播事业在竞争日益激烈态势下的生存和发展方略。现代广播的特征与要求广播事业面临的严重困境给广播工作者和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广播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广播能否以其速度快、覆盖面广重振雄风等等。载体本身的优劣虽然对其直接相关,但决定的因素还是在于媒体本身的质量优劣。据西方一家权威部门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广播事业目前走向“低谷”是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只有走一体化管理、集团式发展路子才能真正上规模上档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一、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广播电视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实践证明,实行三台合一,实行一体化管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县级广播电视发展中的三个问题。1、使广播难养问题得到解决。有线电视和广播并入一起后,给广播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一本帐理财,调节余缺。每年几十万元有线电视收入注入广播这一块,使广播得到了长足发展。2、使有线电视事业早成规模,节省了人员,锻炼了人才,减少了支出,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有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事业产业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新的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相继浮出水面,如何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现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加快改革,提高广播电视的宣传能力、发展能力、改革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郑伟 《视听纵横》2002,(1):52-5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广播产业化的问题也必然地要摆在我们面前。然而,当前我国的广播产业化问题主要以经济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广播事业投入与产出的问题纳入市场经济运作轨道上来加以管理。“投入产出成本法”是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它的实质是用成本控制的杠杆来调节产业效益的一种方法。现就“投入产出成本法”在广播产业化中的作用谈几点认识,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值得思考的新课题。这需要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广播电视工作。广播电视部门也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既然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就应该走向市场,就应该“一手抓宣传”,“一手抓创收”。  相似文献   

17.
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广播电视事业,鲜明的“市场取向”决定了广播电视的产业因素的增多。既然是一个“产业群”,公益事业中的节目性质就要掺入相当比重的“产品”性质。那么,市场经济中广播电视产品如何实现其价值就成了我们需要认识和研究的新问题。广播电视作为“人化物”、“物化人”的文明现象,既显现着物与物的关系;又显现着物与人的学理关系;更显现着人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交通广播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要标志的社会变革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为广播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20世纪80年代的“珠江模式”改变了中国广播的“语态”——使广播从“报纸有声版”的文字传播模式中走出来,适应社会变革,以直播节目形式发挥声音传播的规律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03,(12):23-23
抚州市广播电视学会于11月中旬发出关于召开“网台分营后广播电视宣传的创新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的通知。决定于2004年1月召开此会,重点探讨网台分营后(县级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机构合并后)市县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事业走向。要求与会者就此课题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如何顺利转型,开创新局面的新思路,新对策。为了便于研讨,他们还拟出了一些选题,供研究参考,如:“三个代表”与“三贴近”的内在联系;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机制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市场化运作探讨;市县电视生存与发展的研究;县级广播如何走出困境;对县级广播电…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已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12月1日施行。这是我省最高权力机关建国四十多年来第一次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专门为广播电视管理立法,标志着我省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迈出了一大步,是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的颁布对加强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繁荣与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在我省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