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播音系的马婷婷,因要专心考研,一心想要戒掉微博瘾,将智能手机打入冷宫,换成了一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寡欲机.最近总是刷微博,都没法静下心来好好做点事情了,真希望能戒掉‘微博瘾’.这条微博,引起了同学朋友的共鸣.原本以为苹果手机、iPad和苹果电脑之类的高端数码产品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裨益,没想到却成了影响学习、分散精力的罪魁祸首.有些学生居然为此上瘾,想考研还得痛下决心,将智能手机打入冷宫.这让人们清醒认识到高端数码产品除了有光鲜的外表、强大的功能之外,还有不小的危害性,这恐怕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2.
"家校共育"有边界吗?当然有,而且一定要区分、鉴定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了"边界",不仅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造成不负责任、不尽义务且不自知的后果。家主"内",校主"外"。这里的"内"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情绪和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外"指的是做事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技能技巧能力。想要孩子学习成长得健康、阳光,家校就要职责分明、各尽其责。  相似文献   

3.
“张老师,浩浩的数学作业和英语作业是到校以后抄的!”一大早,数学、英语两位科代表便跑来向我告状。升人初一以来,浩浩抄袭作业的情况就没有间断过。这一次必须和其家长好好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4.
对于班级中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尽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外,还应关爱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下高校“90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基本特点,通过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揭示了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实施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归纳了针对特殊大学生的三种家校合作有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法国科学院7月9日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研究工作对法国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法国的研究工作将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相似文献   

7.
王珊  张文静 《教育》2013,(8):32
他们活动在校园的周围,仍然把自己当做学生,在学校自习、吃饭、上课,享用着学校所带来的便利;而在旁人眼中,他们是"蹭饭族""蹭课族",是"外来者",甚至是"不友好"的。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群体,也是一个被学校和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人们称之为"校漂族"。"校漂族"已经从大学毕业,仍集聚在学校周围,或是考研、考公务员,或是准备申请出国,也有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推迟就业的,当然也有部分人是惧怕进入社会而蜗居在学校周  相似文献   

8.
据《北京晚报》报道:"80%的大学生实习是跑腿打杂,很少有人被单位最终接纳就业.大学教学、学生学习的秩序却遭到了冲击."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学教育论坛"上,某知名高校负责人认为"实习影响大学生学业",呼吁在场的全国各高校共同禁止学生参加实习.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小学减负力度的不断加大,南京市放学时间大大提前,多数小学放学时间在下午3点或者4点左右。这就给很多的双职工家庭接孩子放学带来了不少后顾之忧。没人接怎么办?小孩放在托管班,安全怎么保证?不少家长开始期待:是否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也能待在学校,等家长下班之后再去接。为了满足家长需求,前不久南京市在琅琊路小学、游府西街小学、汉口路小学等数所小学试点"弹性放学",家  相似文献   

10.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一直是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进入大学后,大部分远离父母,但此时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仍然存在,且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针对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当前大学生主体是"90后"人群,提出了家校共育模式来加强"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群体极化”和“个体沉默”等角色外行为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与大学生日常群体行为相比,网络群体行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为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和“个体沉默”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在对大学生网民的群体行为实施过程管理进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根据群体极化影响因素对其实施过程管理,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从失范走向规范。  相似文献   

13.
杨玲玲 《江苏高教》2020,(7):103-106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具有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浸润的教育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大学生具有目标引导、行为参与、价值塑造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协同联动机制,家庭育人与高校育人的优势互补,形成培育力量的整合,是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城中村"的孩子成长环境比较复杂,家长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也千差万别。学校在指导和协调"城中村"家庭教育方面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近年来,我校在家校结合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1.让互访成为沟通了解的重要渠道。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家校关系"逐渐成为一个被社会关注的新热点,双方之间的摩擦也愈演愈烈。但从学校和家庭的作用来看,实际上这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观点、期望值等因素存在差异,故而在现阶段出现了这些碰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作为教育的主体,纪王学校积极思"变",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来,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共生体,以寻求学校长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他们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同时,"90后"大学生仅有极少数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的态度来看待"90后"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由此带来了网络成瘾这个负面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特征以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出发,提出了新时期下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在外需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空间;对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内外兼修,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应泓 《班主任》2001,(12):36-36
实践证明,家校联系本运用得当,可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受益、对学生起促进作用的纽带。我调入一所新学校,最感头疼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刚开始,全班41位学生,每次都有8至10位学生的家庭作业拖拖拉拉,要想收齐,真是难上难。我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现实与理想暂时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在校园周围继续留住.所以,成为"校漂族".笔者认为着重分析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现状、成因、解决途径以及对当前高校产生的影响.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微博的产生和普及为"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笔者校园生活学习经历以及在微博发展初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