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宰予昼寝"之所以成了千古话题,从本质上说不在于考证宰予白天睡大觉的原因,而在于评价孔子的是与非这一根本问题。其实,这一章的基本内容,显然是孔子对宰予白天睡大觉的一个批评,或者说一个师长因为恨铁不成钢而说出的几句气话。除此而外的解释,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2.
宰予,孔门弟子之一,通过《论语》中"宰予问五帝之德""宰予问三年之丧""宰予问仁""宰予答哀公问""宰予昼寝"这五个对话,表现了他另类的叛逆思维与怀疑精神。宰予并不是孔子所说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而是一个利口雄辩、富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3.
宰予是孔门私学中最擅长言辞的弟子。孔子对宰予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宰予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言实乃信"——孔子对宰予言语能力的评价教育艺术;三是"朽木不可雕也"——孔子对宰予的惜时教育和诚信教育艺术。此外,宰予与同门弟子的关系也值得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4.
宰予是孔子弟子当中性格较为突出的一个。"宰予昼寝"的原因,既非"志气昏惰",更非身体欠佳,而是其聪明才智不得施展,革新思想不受重视,因而陷于压抑、苦闷、不知所措的行为表现。但是基于与孔子真诚的师生关系和对老师"爱殷责重"用心的理解,一时消沉之后,即振作精神,积极进取,终以孔门十哲弟子之一名传后世。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口才方面显示了不同的功力,孔子的口才主要体现在与弟子的谈话当中,其思维之敏捷,回答之精妙,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论文撷取了"孔子与宰予"的几段对话,对孔子的语言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问了孔子一个很古怪的问题:"老师,一个君子,假如我们诓骗他:‘有人掉到井里啦!’他会马上跳下井去救人吗?"孔子皱眉回答说:"怎么会呢?君子会马上赶去察看,但不会糊里糊涂就往下跳,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会被愚弄。"这段对话的价值不在于宰予的这个问题有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在于孔子对君子是否入井  相似文献   

7.
宰予,字子我,是孔子诸弟子中很有个性或者说很另类的一个。对大多数国人而言,宰我的出名与孔子那句很有名的骂人话有关。自古而今,“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用在谁的身上,就说明这个人缺点太多毛病不少,或智商太低脑子不够转儿,根本就不可造就难以成才了。而被孔子下了如此断语的这个人物,就是宰我。  相似文献   

8.
孙仕满 《师道》2007,(12):20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因为一件事情,孔子转变了对  相似文献   

9.
陈复兴 《师道》2012,(4):42-44
在孔门弟子中。评价最两极分化的要数宰我了——评价之一:朽木。有次宰我在白天睡觉,孔子破口大骂:“这块烂木头,是不可以用来雕刻的:这堵粪土筑的墙.再粉饰也是没用的。”  相似文献   

10.
潘宣言 《作文大王》2022,(11):19-20
<正>宰予,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宰我”就是宰予)。据说他口齿伶俐。拜在孔子门下以后,他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他守孝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仪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坏。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心安吗?”宰予说:“心安。”孔子无语。  相似文献   

11.
秘诀     
“啪啦,啪啦……”一阵鞭炮巨响把孔子从梦中惊醒了。“校长,恭喜了!您的学生宰予考上清华了。”老校工老马兴冲冲地闯了进来。“什么?宰予?怎么可能?不过,也好,也好。”孔子有点儿吃惊,这个吊儿郎当的宰予竟然考上清华了。“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想到自己给宰予下的评语,不免有些尴尬。不一会儿,孔子就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请问宰予同学,你这次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个记者把话筒伸到宰予面前。“闲来无事不从容,高卧东窗日已红。我平时上学从来不用功,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另外喜欢上网聊天,喜欢踢足球,这不,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严是爱,松是害》(《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一文说:“孔子说诲人不倦,但孔子也批评学生,而且批评得十分严厉!子路白天睡觉,浪费光阴,他批评子路‘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事实上,孔子批评的并不是子路,而是宰予。  相似文献   

13.
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子羽,一个叫宰予,子羽长相丑陋,宰予长  相似文献   

14.
【原文】“名师出高徒”,事实真的全是这样吗?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可见有两千九百名弟子都很一般,其中还有白天睡大觉的被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就说“七十二贤人”真正算得上高徒的实际上只有子路、冉有、颜惠等十来个。由此可见,名师未必出高徒。古今中外有很多高徒也未必出自名师。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铁棒磨成针的启示下,奋发努力,终于成为“诗仙”。李白即便有师,也不会多有名气。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爱提一些老师也答不上来的问题,最终被赶出了校门,只好回家由母亲教。可他…  相似文献   

15.
朽木也可雕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教材释义:朽木不可雕,指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孔老夫子在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们上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讲得起劲,却突然发现少了些什么。对,少了个人,是宰予。孔夫子忙让人去寻找宰予,一会儿,弟子回来报告说:老师,宰予在房里睡觉呢!孔子一听,勃然大怒,脱口而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瞧瞧,作  相似文献   

16.
《论语》宰我问"井有仁"一章,向来被注释者作为宰我德行不足的标志,认为他对仁德的信心不足,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通过疏解问答本身可以发现,孔子对于问题的转换,并没有直接否定宰我的问题本身,而是试图用一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去消弭宰我所提的问题。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宰我的问题本身并非没有意义,而是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情境表达现实行为动机的复杂性,表现出人性内在挣扎对于行为的真实影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宰我的问题都仍然颇具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认为大宰与小宰的职责要求不同,以道揆事是大宰的职责,而小宰的职责就是按照事情的规则来办事,与大宰首先和主要"以道揆事"的要求不同。因此,就说小宰"不豫道揆",这种思想显然是为新法的推行做张本与辩护的。  相似文献   

18.
正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两个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  相似文献   

19.
李万刚 《中学教育》2006,(11):62-62
一部《论语》,孔子对学生绝少恶言恶语,多为鼓励启发,不过也有例外,其中一次就是对宰予。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宰予到底干了什么,引得孔子对他如此失望呢?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昼寝”。  相似文献   

20.
幽默之页     
杀了我也要睡老师最好午睡。学生问他书上“宰予昼寝”一句怎么个解法?老师说:“这句话,别人不一定解得通。我告诉你吧,宰,就是杀;予,就是我;昼,就是中午;寝,就是睡,合起来就是:‘杀了我也要午睡!’”(注:“宰予”是人名,孔子的学生)现代造句完美:我想,只要我再稍微具有一些谦虚的品质,我就是个完美的人了。自信:我做过很多愚蠢的事情,但是我毫不在乎,我的朋友把它叫做自信。接受:在因特网世界,你的女朋友可能是一位男性,而你的男朋友可能是一位女性,这很痛苦,但你得接受。整容:生活真是没劲,上个月我的一个哥们儿向我借了4000块钱,说要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