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艺摩天轮     
*想一想*过桥古时候,住在邻近高山上的人们,为了出入方便,会在两座峡谷间搭建吊桥。一天,南来的李平推着车,北往的赵刚挑着水果,都要经过同一座吊桥到对岸去。这座吊桥很窄,桥上每次只允许一人通过。李平和赵刚几乎同时到达桥边,两个人都急着过桥,但是,奇怪的是,他们顺利地从桥上走过,没有发生争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笑一笑*愚蠢与聪明李虎:有时候,一个愚蠢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会使聪明的人回答不出来。张明,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张明:李虎,你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漫画名言老师不如我儿子:妈妈,语文老师的文不如我。…  相似文献   

2.
桥上风景     
<正>水波荡漾着夕阳,每至什刹海,我都要于此驻足许久,似是被桥上风景迷醉。“去什刹海!”年幼的我十分喜爱于水面上方眺望这苍绿与天蓝的交融,但更喜爱的便要数那些蹬着踏板于涟漪中的人,听不清他们在谈论什么,看着他们脸上不时绽放的笑容,就自然与他们一样悠然,什刹海的桥便成了我的“秘密花园”。游客日渐多了起来,桥面上摩肩接踵,水中的夕阳、桥上的人声、柳枝下扬起的风都渐渐变得模糊,游客的吵闹声打扰了桥上的风景。我疑惑了,哪儿才是我眷恋的桥上风景?2020年的特殊时期,游客见少,我终能携着平静的心灵再寻桥上风景,而不为聒噪的声音所累。夕阳下,微微撑着栏杆,柳枝依然摇曳着它的苍绿,  相似文献   

3.
一位父亲去拜访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生性懦弱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下,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三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回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向父亲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空手道的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是小孩才刚倒地便立刻又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六次。  相似文献   

4.
命运     
我是个聋子,我不讳言。 二十六年前的一个清晨,当旭日升上树梢,我啼哭着来到人世间。共和国的六十年代,天灾连着人祸,我生不逢时,命运不济!一岁半时,母亲背着我去开什么汇报会,我口渴,踮起脚尖去抓桌沿上的茶杯,不料是一杯开水,手一烫脚一滑,杯水倒了,开水浇了我一脖子,烫起一圈水泡,脖子便永远留下铜钱大一块疤。四岁时高烧,险些丧命。五岁时玩刀,左手食指削掉半截,至今没有长出指甲。六岁去看样板戏,散场时,被人流从两米高的桥上挤到河沟里,摔得人事不省。九岁时小伙伴给我挖耳朵,捅  相似文献   

5.
“树为什么会掉叶子?”“因为、因为树叶儿没有翅膀。”小男孩回答。电视上主持人和嘉宾男男女女都哄笑起来 ,这个小孩好玩。“你觉得自己聪明吗?”“我聪明。幼儿园老师同学都说我聪明。”大家又笑。大家都那么和蔼、那么慈祥。没人对一个小孩的话当真 ,觉得好玩已经属于心情不错了 ,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哄笑声中 ,孩子慢慢学会修剪着自己的枝条。小孩子懂什么呀。不懂事的“小孩”年龄跨度也许从一岁到二三十岁 ,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记述的那些少男少女 ,一定会让很多大人的眼珠子掉下…  相似文献   

6.
一谈到教育,人们就自然会想到学校。然而,原始社会还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这里,先讲一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材料。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居住着一些鄂温克族人。解放前,他们以狩猎为主要生产,保留着某些原始公社度残余。 鄂温克人培养下一代的猎手,是在游猎生活中进行的。夏天,成人外出打猎,就把小孩放在摇篮里,挂在树上。小孩长到五、六岁,便教他们搞一些传统性和具有狩猎意义的游戏,如学习  相似文献   

7.
巧猜年龄     
某一天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简餐,吃着吃着就跟老板聊子起来老板说他有三个小孩,于是客人问他:“你的三个小孩各几岁了?”  相似文献   

8.
点一桌2000多元的酒菜不在话下,招呼服务员侍候像个阔佬。前几日,笔者在一家酒楼目睹了几名七八岁的小孩“摆阔”,其情其景让人深思和担忧。那日傍晚,笔者来到位于福田区皇岗食街的一家酒楼。刚坐下来不久,有6个看上去才七八岁的小孩进来了,其中三个男孩、三个女孩。几个小孩一进酒楼,便端坐在桌边,招呼服务员过来倒茶送水,神气很是潇洒。其中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小男孩要过菜谱,随口就点出几道菜,其他的几个小孩也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笔者在旁边看到,这些小孩点的都是高档菜。菜都上齐了,几个小孩开始吃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小孩还向服务员小姐…  相似文献   

9.
人与猴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对小孩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小孩看着上蹿下跳的猴回答。“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动物。”“何以见得呢?”小孩问。“不信,你瞧。”大人说着,从提包中摸出一颗花生,朝笼子里的大猴背后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略一迟疑,却用嘴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小孩笑起来,说真有意思。大人也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很开心,便来了兴致,又将另一颗花生扔进去,还是扔向大猴身后的地方。大猴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用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  相似文献   

10.
人与猴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对小孩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小孩看着上窜下跳的猴回答。“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何以见得呢?”小孩问。“不信,你瞧,”大人说着,从提包中摸出一颗花生,朝笼子里的大猴背后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略一迟疑,却用嘴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小孩笑起来,说真有意思。大人也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很开心,便来了兴致,又将另一颗花生扔进去,还是扔向大猴身后的地方,大猴故技重演,转身,跳起来用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放进嘴…  相似文献   

11.
懂事     
《初中生》2014,(4):48-48
正公交车上,见一妈妈抱着一小孩,没座位了,我便站了起来,让出座位给他们。那妈妈边坐下边对孩子说:"这时候,你该对大哥哥说什么呀?"小孩看我一眼,来了一句:"你真懂事!"  相似文献   

12.
经典寓言     
《教育与职业》2003,(18):40-41
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五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边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三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来向父亲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空手道的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是小孩才刚倒地便立刻又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16次。禅师问父…  相似文献   

13.
人与猴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对小孩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小孩看着上蹿下跳的猴回答。“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玩物。”“何以见得呢?”小孩问。“不信你瞧。”大人说着,从提包中摸出一个花生,朝笼子里大猴背后的地方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略一迟疑,却用嘴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小孩笑起来,说真有意思。大人也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很开心,便来了兴致,又将一颗花生扔进去,还是扔向大猴身后的地方,大猴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以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  相似文献   

14.
我的小孩4岁,邻居小孩3岁,都在小区内玩滑梯。我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来,邻居小孩从滑梯下往上爬,两人碰到一起后都往下摔。当时大人都不在场没有看到,只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在旁边看见。邻居小孩胳膊骨折,邻居小孩的奶奶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到: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这说明,在对待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要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孩子。记得儿子亮亮两岁多时的一天,找在阳台收叠衣服,儿子也在一旁忙着把衣服上的衣架取出来.还特别愉快地学我的样子叠衣服,一边叠一边不停  相似文献   

16.
迷你推理     
1.恒河流经印度加尔各答近郊,河中央有个寸草不生的小岛,河岸与小岛之间架着一座陈旧的吊桥. 一个过路人出于好奇心,走过吊桥来到了小岛上.可是当他想往回走时,刚迈上吊桥两三步,便响起了咔嚓咔嚓的声  相似文献   

17.
阿林顿橡树岭小学的一节阅读课开始了。教师特鲁迪·拉逊借助一幅大挂图,指导着十几个六岁大的孩子念书。拉逊不断地停下来向孩子们解释课文中的故事,指出那些字押韵,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孩子们看着画面上一张张滑稽的脸孔,开心得格格地大笑起来,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她认真从容地指着用粗大字母写在画面上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小小歌》里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一代教育家看到了孩子的力量,于是提出了"六大解放"。现在,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19.
孔融分梨     
《小学生》2006,(1):I0011-I0011
东汉大学者孔融六岁让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很少人知道孔 融在六岁时巧妙分梨的故事。 一天,孔融的伯父和六个堂兄妹从外地来探亲,孔家前厅里笑 语喧声。伯父在外地做官,一家常年在外漂泊,孔融不但从未见过 六个堂兄妹,连伯父、伯母的样子也几乎忘记了。闻讯赶来的孔融 和他们见过之后,便十分规矩地坐在一边。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天中午,刚走进办公楼,就听见小孩的哭声,走近了,只见一位40来岁的妇女,带着一个脸上分不清是泪还是汗的小孩,蹲在报考办公室门前。她们旁边放着一个蓝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大饼和黄瓜。见到我,那位妇女站起来说:“可有人来了!我从涞水来,到这儿都一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