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误区一:由于对教学环节“预设随意”带来的表面自主 新理念下的教学注重生成与构建,淡化预设与讲授,是基于传统“过度预设”而言的,但并不等于不要预设与讲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预设随意”,这就是平时所讲的矫枉过正。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需要预设,但应该突出的是预设明确的方向,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教学过程应该是富于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它是预设与生成辩证的统一体.实践中如何实现从教学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本文拟将通过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这一案例的描述.谈谈自己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尝试及反思。  相似文献   

3.
差异教学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作为传统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针对划一性教学只重视教学的预设性这一特点,当代差异教学突出强调教学活动之动态生成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学活动之预设性的否定。可以说,充分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与预设性的辩证统一,应是差异教学区别于传统划一性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实施"弹性化教学",则是实现预设性与生成性辩证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韩俊 《语文天地》2011,(6):50-5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怎样才能真正地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下面这则案例是笔者在执教《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实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来活动,必定有无法预知的生成。本文就教师对预设、生成、语文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探讨。一.关于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创设的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这里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预设。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并非为了给预设树立一个对立面。而是学者们对教学实践甚至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怀揣的重重忧心,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的。《郑文》所批判的生成性教学是臆造出来的。并非真正意义的生成性教学:其建构的理想中的生成性教学只不过是灌输教育的改良形式,亦非真正的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的提出不是为了发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是为了确立一种哲学方法论。我们不能脱离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的核心理念,机械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叶艺红 《陕西教育》2004,(11):26-26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自于生成。下面以《穷人》这课的第一课时为例,谈谈看法。在听这节课时,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别样的精彩,犹如一粒小石子投入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意外"无处不在,教师如何对预设与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使之转化为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一、重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这就要求我们为生成性教学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乡愁》《钱塘湖春行》两节公开课例,谈谈笔者对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对话教学成功与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对话教学往往要与预设及生成这组教学活动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预设与生成激活课堂;预设与生成促成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实践与研究》时,采用自行研制的观察量表,以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观察项目,对《遗传因子的发现》的预设和生成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每位参加研讨的教师负责一个观察项目进行观课,当堂或课后完成观察量表,对照观察量表进行剖析、反思,力求进一步提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预设”和“生成”成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以前,我们注重的是“预设”,似乎很少考虑“生成”。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辞海》的解释是“自然形成”,她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经不断地融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倡导思想品德课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要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架起预设与生成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容易步入误区:提前预设好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解决完教师提出的问题,就算完事。其实,"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这一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而最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新问题"是使课堂高效的主要环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无论是预设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基本矛盾。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设计的评价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统筹安排,注意整体性;巧设情境,突出互动性;灵活多样,具有动态性;宏观预设,伴有生成性;讲究艺术,注意审美性。  相似文献   

17.
赵文萍 《甘肃教育》2014,(13):123-123
正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预设和生成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和美的气息。案例一:《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及评析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生1:小鸟说得对。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  相似文献   

18.
李凤杰 《中国德育》2006,1(8):85-86
读了《班主任》2006年第3期袁慎彬、张燕合写的《一堂“生成”班会的启示》一文,笔者深深地被作者勇于对班会课进行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所打动,但对文中提出的“真正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班会主题是‘生成’的”这一观点不敢苟同。笔者以为,生成的班会主题对学生有教育意义,预设的班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预设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具体实践方案,教学生成则是教学预设创造性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经过实践、反思,逐渐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教学预设是生成的实践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是教学预设的创新过程;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了预设与生成的哲学基础。这些认识对推进课程改革实践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只有课前精心的理性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也才能用智慧将教学演绎的精彩绝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