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句号,叹号,省略号本是学生常见的标点符号,每个符号也有着各自符号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在结尾部分总结出这些标点符号的特点来,那么,将会对整个语文教学起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语文课堂.纵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在课改之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回头看看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以本身的"颜色",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简约的语文课堂闪溢着灵动、惬意与智慧,简约的语文课堂焕发着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想:我们应该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  相似文献   

3.
尤爱红 《教育艺术》2009,(12):24-25
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让学生不仅能"意会"美,更能借助于理性的思维,将"意会"的美用语言"言传"出来.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真的能围绕着真正的"问题"来展开,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基本目标来追寻,那么,必然会呈现出一片新天地.现在我们且来看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们究竟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要发生改变,要从"教师如何教好语文教学内容"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转变,而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评价。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实施语文课堂评价。一.语文课堂评价要生动在课堂中,我们要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生动、巧妙的评价,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更有效、更认真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一个无痕的境界。比  相似文献   

6.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生活语文"花样百出"……所有种种都被看做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浮华背后,认真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华丽的臃肿:很多教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似乎大千世界都可以让语文课堂来承载,而承载的结果是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在语文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坚持"真实、扎实、精致",让语文课堂教学"固本清源显本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们读书读到精妙之处,常常感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普遍以为所读之书"皆可意会,也可言传"。他们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言传",即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表达,阐述着"有声语文"的精彩。这种用"言传"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意会,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阅读教学方法已习以为常。于是,意会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悄然失落,早已被很多教师遗忘或弃用。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7,(9)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更是展现语文独特魅力的特殊领域,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本着让学生领略语文的全部魅力和精髓的前提下,要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来引导我们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0.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语文教学的"活水"从哪里来呢?我认为生活便是活水的源头.走进生活,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方式、内容,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活力,丧失了人性的魅力.为此,语文课堂要变"课堂语文"、"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下面就个人经验谈谈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研究的几点肤浅尝试.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而未来教育的视野是智慧,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本文从当前语文课堂智慧的缺失,语文课堂要以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为己任,回归智慧的语文教育呼唤"智慧型"语文教师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呼唤让智慧回归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语文的美丽还给他们。"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从而走向简约的语文课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走向简约的语文课堂,我们应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我们应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那么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逐步摆脱"缥绵"和"飘渺",取而代之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字词句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等方面入手,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言意兼得,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词语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师一直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立足点.但是,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还在沿用"一词一解"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中理解词语,掌握词语. 一、对话文本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语文是语言的学问,更是情感的学问.而"对话式"的词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词语的内涵,更能深入剖析出词语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对话中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无处不在,我们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中也能发现语文的魅力.然而,传统教学中"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任何课堂中都无法找到学习的快乐,都无法逃脱以分数论英雄的观点,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惧怕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学中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才华,给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活水",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一、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通过作者的言传还原于作者的意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性,认为建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心理环境应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紧紧把握的内涵是和谐、语文课堂和心理环境."和谐"是语文课堂心理环境建设风向标,"语文"体现了课堂心理环境建设中的独特性, "心理环境"是语文课堂环境建设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中,往往留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总称为"文本空白"."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明代哲学家王船山的这一句话道出了文本的"空白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妙挖掘其中的"空白点",利用这些"空白点"让"思维定格"的孩子们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利用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从而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大多被遮蔽,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桎梏了语文教学活动,"课堂导语"阻断了语文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分割了语文教学活动,"德育教育"标签化了语文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澄明遮蔽,还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开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名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灵性和情趣呢?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朗读指导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