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漾 《小学生时代》2011,(12):46-46
用真诚去沟通得到的是亲切.用时间去沟通得到的是亲情,用心灵去沟通得到的是亲人。我很敬佩托德的胆识,能够在与爷爷的鸿沟前勇敢地尝试,勇于去面对自己之前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犹如一堵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筑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题记  相似文献   

3.
小引用真诚与理解谱写的人与人感情沟通的篇章,是那样的沁人心脾、催人泪下……同样,用真诚与理解谱写的人与动物感情沟通的篇章,也是那样的情趣盎然,荡气回肠……这里为同学们提供的是一组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从沟通开始的。沟通是需要用真诚去浇灌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相处,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师生间的和谐沟通,更是将来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教育的前提保证。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尤其深刻地体会到师生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真诚需要真诚去呼唤,理解需要理解去沟通;真诚与理解构织真情,才会散发永久的芬芳。  相似文献   

6.
2003年嘉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作文题“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倾听技术,在与学生沟通中构建轻松和谐的关系,并用真诚的态度去觉察学生内心世界,用接受的方式去叩击学生心灵,用理解去引发学生情感的共振,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爱的教育     
吕杳珍 《辅导员》2014,(6):44-44
在从教生涯中,我经历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个案,从中真正感悟到原始、粗暴的教育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只有真爱才能教育人、感化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才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陈述了一个中学生在离异家庭中的不幸遭遇,班主任通过自己的爱心和真诚挽回了父母对女儿的爱。文章认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和家长进行心灵沟通,与学生心灵相融。  相似文献   

10.
哲学作为最高思想智慧,其真实品格与本性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文化底蕴;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真诚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即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师生的交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借鉴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促进态度,通过积极倾听的姿态,对学生能做到积极接纳和关注、共感理解、尊重和真诚,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形成。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更是应该遵照礼貌原则,为双方保全面子。教师在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就会对学生的消极面子造成威胁。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特点,遵循礼貌原则,维护其消极面子。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又可以维护学生的面子,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既是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一种化载体,语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性,语教材中许多课都涉及到人格,意志,情绪等问题,结合作品,分析人物心理,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断改进语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展示语学习的魅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 ,师生交往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关系 ,通过师生相互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从审视高职公共英语学科困境和教学对象现状切入,以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依据,加以理论延展使之弹性化,从而较为全面容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所应考量的多种元素.宏观“顺应化”改革实施中外籍教师合作的分层分类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借重教学方法的“陌生化”手段来顺应高职生的语言习得心理诉求,增强其语言习得参与感与专业认同感.微观“顺应化”改革主要关注体现语言结构顺应的课堂语用策略以填补师生交际中的语言空白;探讨教师在课堂交际中通过选择授课语言构建目标课堂身份,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焦虑;分析教学内容选取过程中,在潜意识中学生进行交际的语言顺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师生交往的心理动力在内部是由师生需要激发引起的 ,外部则取决于师生在交往中形成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吸引的力度。在教学中 ,教师应做到 :丰富师生的角色构成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 ,以增强交往的主动性 ;重视信息反馈 ,强化和维持交往的心理动力 ;培养群体交往的心理动力 ,以群体行为影响个体行为 ;激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内部学习性交往动力的形成 ;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保证师生交往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心理沟通是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实施良好管理的基础,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实施心理沟通有利于协调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受挫心理是高职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消极影响.学业成绩、与人交往、环境改变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都能引发高职学生的挫折感.对高职生实施受挫教育,可通过传授受挫心理的调适方法和技术,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与实践平台,设置合理的挫折目标,利用榜样增强自信心,开展缓解心理压力辅导等措施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了解各自所面对的对象,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更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挖掘他们的潜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沟通的几种形态,以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决之道,并强调只有充分利用有效的互动沟通技巧,彻底克服阻碍沟通的因素,合理协调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解决认知、感情的上的冲突,达成共识,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