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新课程高考的必考模块,做好本模块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分析,关注高考动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还应将选修3模块教学与必修模块教学相结合,这对做好选修模块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选修模块教材的把握度和学生对选修模块学习的重视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节为例,阐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李惠新 《教学月刊》2009,(12):47-4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多个省份轮番启动,生物学科按普通高巾的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三个选修模块.不同省份对于选修模块的安排各有所不同,浙江省根据省内实际选择浙教版的生物教材作为选修教材,并安排选修3“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为指定选修内容,是理科学生必考科目,  相似文献   

4.
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划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选修模块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5个系列。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前,要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时间内完成至少4个必修和数个选修部分的教材,这对盲校的高中学生而言学习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选修模块设置、模块选修方法、发展方向和模块学习评价等方面,对教学"主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高中体育与健康开设模块选修的认识与看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选修模块设置以学期为单位时间较好,模块设置更多地应考虑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需要;对选修模块授课模式以年级为单位合班分项教学看好;多数学生认为在选修模块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教、学、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选修系列球类项目学生普遍较喜欢;模块学习评价应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学有两大板块:一、必修模块,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教材编写决定了师生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领域进行通贯、纵向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脉络式、纲要式的知识结构。而选修模块以其专题式比较详尽而全面地呈现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遗存等,决定了师生在选修模块的教学活动应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笔者拟就选修一“改革”专题教学作一探索与思考,以期得到同仁与方家的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把课程结构分为模块和专题两个层次。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五个必修模块,加上文科二个理科三个选修模块。与过去不同的是增加了选修3和选修4,分别有6个专题和10个专题。尤其是在选修4中,部分内容进入了高考的考查范围。对这些内容的教学与备考,我们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伟娜 《广西教育》2013,(11):69-70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构中,可以应用模块设计,有效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形成新型的教师组织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构中,可以应用模块设计,有效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形成新型的教师组织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这部分内容也是广大师生较为熟悉并乐于选择的选修模块之一。本文将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欣赏”)为例,谈一谈对这一模块教学的些许构想及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模块教学就是一种以模块为组合“单元”的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由3个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和3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组成。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较旧课程的提法更先进一些,各模块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依存、相互衔接,且层次分明。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各模块进行教学,能顺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选修课程的要求与顺序选修教材编排的特点,以单元(专题)作为一个整体,或以一个单元(专题)为主,结合其他单元(专题)重组教材,形成一个教学整体。以语言运用性整体教学、鉴赏性整体教学、问题探究性整体教学为主要策略,组织实施整体教学,以实现顺序选修教材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2003年4月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部分第三节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均课设计若干模块."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模块教学设计是对一个学习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是专题、课时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明确模块主要特点和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本学期模块教学任务完成的总课时量,并分解到到每个专题;明确模块教学中的配套教学资料、探究活动课的课题与次数、需要采用的课程资源;还要要特别指出模块与模块(包括必修与必修模块之间、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之间的交叉性知识点,指出各模块在交叉性知识点的阐述方面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就语文选修模块中的古诗词教学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有的放矢讲求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选修课程的定位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如何做到有效的拓展与提高,我觉得第一步骤应是教学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专题式体例,这种体例吸取了古代纪事本末体裁之长,保留了章节体史书的形式,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整合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避免了与初中历史的重复,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拓宽了学习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每个必修模块由8至9个专题组成,每个选修模块由6至8个专题组成。专题构成了呈现历史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由此,基于历史专题的教学研究已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方法与策略的角度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过程与活动的安排等来对基于历史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与说明,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朝着有效、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标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必修模块与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知识间的联系纵横交融,交汇渗透.矩阵  相似文献   

19.
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属于必修课程。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组成。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可以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以及日常生活、职业岗位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构建注重基础、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要有合适的梯度、衔接有序,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与必修阶段的相关内容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