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强调课程育人。而一所学校的德育课程实践,则体现出教育者的育人精神与时代担当。德育课程实践是教育者宽广的教育视野的体现。视野决定未来,教育者的教育视野往往决定学校德育的创新高度。正如斯宾塞所说:“在教育你的孩子时要进行你自己较高的教育。在心智方面,你必须学好那门复杂的学科,那就是在你的孩子、你自己和社会中所表现的人性和它的规律。在道德方面,你必须经常发挥你的高尚情感而控制那些较低级的。”即教育者需要拥有丰富、开阔的教育视野,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品德形成规律,系统建构与实施德育课程。学校的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及隐性德育课程,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教育者的儿童观、课程观、教学观以及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教育工作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经济或学术上的,它更与我们在道德和品质上的一些缺陷有关。如果我们从“课程理解的范式”去思考的话,德育至少应该成为早期教育课程对话的一个部分。也许幼儿间所有的活动都有其道德含义,也许幼儿园所有的课程都拥有一种道德本。然而,这些德育资源都需要教育去发现和整合,幼儿只有去体验、理解和实践后才能将德育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及时合适的行为举措。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兴的必修课程。是当今基础课改中出现的热点课程。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识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因此,我们在开展这一门课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其理论体系建设已比较完备,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则需要不断深入。下面就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碰到的四个问题,谈一些思考与对策。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曾对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了一个调查:你心目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活动能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只对“活动”有兴趣,只要能够让他们走出课堂“活动”就行;教师普遍存在两种认识:一种以为…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是隶属于大连市教育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现有在校生3800多人。近几年来,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这一中心,德育“八法”并举,培育“四有”新人,努力把“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该举措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校的文明程度,学校还被评为大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辽宁省文明单位,还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和大连市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6.
曾有人说过:“综合实践课题”你做了就是亮点。 记得学校刚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就由我们计算机老师担任,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课程具体实施方法也摸不着头绪,大家都是采用在课堂里拿着一本教材,就着教材上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讨论的方法,时间一长,别说学生没兴趣,老师也是兴趣索然,这样下去能体现该课程的特色吗?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吗?  相似文献   

7.
陈光全 《湖北教育》2005,(11):27-29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的新型德育课程。课标指出:德育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是“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深入开展对主题活动的研究,无疑是建设德育新课程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添爽  王立国 《文教资料》2011,(10):180-18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同于以往的学科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我国“分科主义”盛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突破,而且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出真知。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出现了一些偏差,那就是教师教的活动过多、过死,包办了整个教学活动;而学生学的活动太少、太弱,读说、思考、讨论、演练活动太少。毛主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深刻地感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德育观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确定现代德育观的原因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甚至核心,是教育不言而喻的神圣职责。但是,以往的德育尤其是“文革”以前的德育,并不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或一个课程群来开设的,而是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之中和学校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学科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较“散”,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指定领域。涉及环保、卫生、安全等一系列内容,但每一部分内容都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这为学生提高技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纵观此课程.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有下列几个应注意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姜曰美 《中国德育》2004,(11):75-76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爱母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突破口,他说:“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还会爱他人,爱祖国吗?”由此可见,亲情教育在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家庭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以“体验亲情”为切入点,坚持感受第一,体验第一,实践第一,全面带动“家庭德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思想当中的三中心教育原则——“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有助于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正确理解,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有着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轴心——“学生兴趣”,二是教师要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色,三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实际,四是强调课程的活动性,扩大课程内容设计的广度,五是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校将以往开展班队活动、展会(夕会)、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来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这是对综合实践课程认识模糊所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贞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活动课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们又有貌合神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近10年来,湖北枣阳市实验中学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扣时代脉搏,大力开展开放性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亲身体验,接受教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走向希望的田野枣阳市实验中学在开展开放性德育活动中敞开校门,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接受实实在在的教育。学校多次组织“走向希望的田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农村同龄伙伴同吃同学同活动,参观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聆听真切…  相似文献   

16.
正在逐步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德育课程的建设,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切合实际地提出了不同阶段德育目标和要求,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科学性。伴随着新一轮的德育课程改革,如何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杨丽  张军 《四川教育》2002,(11):39-3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社会》课是针对小学生学习社会常识和最终融入“社会”大家庭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其学科主要特点是:认识社会常识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本中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就小学中段《社会》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几点意见。一、实践活动的准备1.知识准备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注重操作的课程。课本上规定的实践活动,都安排在每个相应的单元之后,该单元传授的社会生活常识,是指导该项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如:小学《社会》第一册实践活动(一)“居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按照21世纪的时代要求和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落实德育要求,增强德育实效,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环节。仅仅从理论上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尝试并坚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一年级的军训活动,磨练了学生意志品质,强化了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高二年级学农劳动,让学生在严格的管理下体会“面朝黄土背朝天”…  相似文献   

19.
从《基础教育课程》第5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年诉求》中看到各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门课程的未来。我们希望孩子学到知识的同时,养成理论结合实践的良好习惯,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地为社会服务。教育培育出一群实用型人才,而非一个个“书呆子”和“空谈理论家”。  相似文献   

20.
透视目前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我们仍然要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尽管大多数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而且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总体看来,中小学德育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难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因此,反思德育现状,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使德育真正成为发展人、塑造人的活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东营市实验小学的校本德育课程——“生活德育”,对此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