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至今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止,有的地方甚至还相当严重,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形象。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在加快课程教材改革的同时,现就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行署、市教委 :学生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为此 ,教育部在新年伊始 ,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 ,在 1月 3日和 7日分别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基[2 0 0 0 ] 1号 ) ,召开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我委根据教育部《通知》和“减负”会议精神 ,决定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作为今年及今后一段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并制定了《山西省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十项规定》。现将教育部《紧急通知》和我委《十项规定》印发你…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久减不轻,久治不除;有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成了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教育部于元月7日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同时发布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为了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部的“电视会议”和《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动员教育部门的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省教委于元月19日举行了江苏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教委主任陈万年就“减负”的意义、“减负”的措施、“减负”工作检查监督机制的完善以及当前工作重点发表了重要讲话。省教委同时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即苏教基[2004]3号文件)。现将这个文件全文发表,请大家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 ,每门只准使用一本经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他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均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不得要求幼儿园、学前班的幼儿购买任何教材和幼儿读物。●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除语文、数学外 ,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取消百分制。●已经普及九义务教育的地区 ,要坚决落实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规定。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教育部密切关…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于1982年3月10日向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发出《关于转发上海市普陀区、向明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经验材料的通知》。摘登如下: 我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多数省、市、自治区很重视,积极传达贯彻。一些地方和学校,如上海市普陀区、上海市向明中学,已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联系《通知》精神,认真检查工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实端正办学思想,并制定出具体措施,坚持“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江新军)1月7日,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并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电视会上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当前,首先要把小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 教育部同日发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把小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并将这项工作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各科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儿童少年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让儿童少年活泼健康地成长,保证他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可是在前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学校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9.
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不少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有些学校加重负担的方法如下:一是增加课时,延长时间。按规定中、小学每天只有六节课,有的学校一天上七、八节正课。有的小学将每节课四十分钟延长为四十五分钟。二是挤掉‘豆芽学科’。有的学校把体育、音乐、图画,甚至常识、史地、政治课都砍了,让位给数理化,名曰  相似文献   

10.
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是几年来存在着的一个问题。一九五四年秋季以後,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学校,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学生负担过重的程度,各地及各学校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负坦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指导思想有偏差的地方,负担特别重。目前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是多方面的。现用的各科教材有内容过深或分量过重等缺点,使教师掌握教材有困难,使学生学习有困难。不少教师授课讲解不清楚不透彻,教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和竞赛多 ,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 ,睡眠严重不足。不仅使学生不堪负重 ,而且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各学校都必须按《决定》的要求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在“减负”工作中 ,学校首先应该清理学生用书 ,规定教师不准强求学生购买各种教辅读物和复习资料 ,不留超时、超量作业 ,…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和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不仅使学生不堪负重,而且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各学校都必须按<决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做了不少工作,但一些措施尚未跟上,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从早上睁开眼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活得比有些成年人还累。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直接威胁到接班人的成长。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我校作为远郊农村的一所县重点中学,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也开展了一些积极而稳妥的教育改革实践。我们感到,减负增效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具体操作问题。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减负增效的前提。管理科学和实践告诉我们,在众多因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而提高教师的认识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16.
叶沛涛 《师道》2000,(8):4-6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一项涉及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的努力,需要家长的配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几年来,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我校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政治上坚定、事业心强、热爱学生、工作扎实、好学上进、具有一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一、重视师德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对其它素质影响极大,个别的甚至会影响其教师资格。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这就更需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校从形势教育入手,通过明理顺气、谈心解扣、服务、激励等方式,理顺情绪,提高觉悟,凝聚力量,激励教师争一流、创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主要是注意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把端正教学思想做为校长工作的着重点.校长抓教学要有全面观点,要用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教师进行引导,使大家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教学方法,而不是靠加班加点,搞疲劳战术.因此,校长要经常深入课  相似文献   

19.
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周万学部分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惜取消节假日,给学生加大作业量,加班加点,美其名日:落实“两全”。殊不知此举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里着重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员担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端正办学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20.
喻世良言 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业负担应该由学校的"指令性负担"和学生的"自主性负担"(即由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产生的学业负担)两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指学校的指令性负旦太重;而我们所说的"减负",是指减轻学校过重的指令性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