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能适应新形式要求的情况,因此,探索一条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一、建立德育民主性,使德育方法由单项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二,实施德育个性化,使德育方法由趋同教育向个性张扬转变;三、培养德育自觉性,使德育方法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四,落实德育实践性,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五,追求德育人性化,使德育内容由单纯思想教育向全面塑造人格转变。  相似文献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其心理机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剧增,知识更新加快。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需要。作为学校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现代教育形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转变;二是从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也重视学法的转变;三是从主观思辨向客观实验的转变。这三个转变的核心都是研究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变化,相应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体育教育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为重点的封闭式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精神、思维和能力的开放式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三是由学校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意在倡导和培育一种适应主体教育模式需要的体育思想,即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关系主体自身、社会以及国家的多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实施体育教育,引导学习者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经过专家指导、舆论宣传和各地优秀经验推广,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已逐渐从解决心理症状的矫治取向,转变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预防取向;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的认识,由“适应社会”向“适应与发展并重”的标准过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已逐渐摆脱了“医学化”、“德育化”的模式,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但基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两种形式,以“传导———接受式”模式为主,被动等待学生上门求助。教师往往居高临下,态度主观生硬…  相似文献   

6.
过去,职业教育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一个指定单位就业,不管所学专业是否对口,不管是否人尽其才,学生毕业后就能得到一个铁饭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要注意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依靠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一辈子从事一项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受教育的终身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需要在职业转换中不断地学习,学校要把增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加强创业精神教育作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南师大教科院程序在我国经济工作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形势下,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  相似文献   

8.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社会主义学校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所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在教育对象上,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内容上,由单纯重智育到同时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且把德育提到首位;在教育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到因材施教;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由死记硬背转到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实现以上四个转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要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  相似文献   

9.
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存在着一个转折过渡期,他们必须不断地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过好大学生活,就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目标定位;提高大学新生适应高校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主动性的治学方法,是转变教育的重要内容;适应大学新环境也是转变教育必不可少的。转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转变教育观念是做好新生转变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最重要而明显的一个进步,就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已由单纯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讲座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教育活动中转变.这意味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心理辅导员等专职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在任何教育情境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教育正经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冲击,一方面,一个开拓、进取的现代意识和风尚正在形成,这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促进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激励学校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努力开拓财源、加强办学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由于心理定势的作用、当冲击打破原来的心理平衡时.看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创新推动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创新是教育全局性、整体性、功能性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变革 ,学校管理创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创新应与时俱进 ,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由常规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 ;由权利经验管理向学术管理转变 ;由校内资源管理向校外资源管理转变。学校管理创新遵循辨证性、系统性、主体性、多元化、开发性、求异性原则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 ,对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最重要而明显的一个进步,就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已由单纯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讲座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教育活动中转变。这意味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心理辅导员等专职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在任何教育情境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农村职教要走产业化之路■侯明忠为适应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性转变,教育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更应适应两个根本型转变,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新路。我们认为,在目前农村职教...  相似文献   

15.
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急需实现四个转变:教育观念由专业技能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教育内容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提高转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队伍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急需实现四个转变:教育观念由专业技能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教育内容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提高转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队伍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应尽快实现由重藏轻用向藏用并重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封闭向对社会开放转变;由只重视信息服务向信息服务与学术研究并举转变,以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从根本上打破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应切实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由专业对口向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综合性转变。我校作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高等…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应尽快实现由重藏轻用向藏用并重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封闭向对社会开放转变;由只重视信息服务向信息服务与学术研究并举转变,以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有其固有的规律,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予以掌握和运用。但德育工作也须密切注视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能动作用。这里所说的形势需要,首先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机的新形势;其次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变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再次是从过去的只重视学校教育而转变为既重视学校教育也重视家庭、社会教育,从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新形势。 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出发,联系上述形势的需要,当前中小学德育管理,应十分重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建设,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保证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