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括的《雁荡山》今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这篇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周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另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此时尚未有名”中的“名”,课本未注,不少注译分析的文章解其为“名字”、“名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下称《教学参考书》)即译“此时尚未有名”句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扬州师院中文系语文教学备课手册编写组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备课手册》则说:“直  相似文献   

2.
当年忝为“名师”,特别钟情游记名篇.宋人沈括的《雁荡山记》,我讲解得行云流水.示范教学时,绘图诠释文句“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惟妙惟肖,令人击节,但心底就是一个“虚”,一个“不踏实”——真实的雁荡山我都没到过,遑论雁荡瀑布了.由此,倔强地萌生了这样一个信念——跟着课文看风景,游而学.  相似文献   

3.
一次 ,我教《村居》 ,采用的是“以读代讲 ,以疑促思”的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 ,这是意料之中的 ,孩子们爱放风筝嘛。也有学生说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 ,也不足为怪 ,草啊 ,莺啊 ,都是春天里美丽的景物。冷不丁 ,一个学生说喜欢“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 ,问其为什么 ,却道不出所以然。我便诱导他联系旧知 ,于是便有了下面放飞学生思维的片段 :师 :这句诗和前面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生 :(异口同声)《咏柳》。师 :(不失时机地)是啊 ,《咏柳》写出…  相似文献   

4.
1、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这是高中《语文》第四册“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所列举的两个定语后置说的例句,课本将“具体而微”、“能不易其志”分别看作是修饰“雁荡”和“缙绅”的后置定语.同时,对第一例,在第二册课文注释中还作有更为具体的分析说明: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相当于“亦具体而微之雁荡”,也(可算是)具体而微的雁荡山.具体而微,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笔者认为以上分析大可商榷.把这两例说成是定语后置结构,其实是不应有的疏误。先看第一例.这里关键是要对“具体而微”作出正确理解.新版《辞源》将它解释为“内容大体  相似文献   

5.
張志公在《漫談語文教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話: 《醉翁亭記》开头第一句是:“环滁昔山也”。我叫一个学生解释这句話的意思,他說:“滁州周圍都是山,”我問他哪一个字的意思是“四周”,为什么“环滁”就是“滁州周圍”,他回答不出……这說明他对“环”字沒有理解好。这种情形对于过字关是不利的,应当改变。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启示。过  相似文献   

6.
教材《自读提示》对《雁荡山》一文的结构,指出:“文章大的层次非常清楚”,应是按“此山的发现经过、命名由来写起,再描绘地貌、探究成因、提出见解”这样的逻辑顺序写的。编者还要求学生完成分析每段内部层次的练习。对此,人教社中语室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该文第一段的内部结构作了这样的分析:该段由两层文字组成,第一层(第一句),交代雁荡山所在地点,提出本段中心;第二层(“祥符中”至段末),说明本段中心(段意中心是“写雁荡山长期不为人知情况”)。而第二层又先说宋“祥符中‘雁荡山’尚未有名”的情况;再说宋以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这两个字均可用作动词,但意义差别较大。“具”作动词,表示“准备,具有”。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卒乘。”——准备好步兵和兵车。《雁荡山》:“亦雁荡具体而形微者也。”——具备形状而规模较小。而“俱”用作动词,则表示“在一起,同去或同来”。如: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教《村居》,采用的是“以读代讲,以疑促思”的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这是意料之中的,孩子们爱放风筝嘛。也有学生说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也不足为怪,草啊,莺啊,都是春天里美丽的景物。冷不丁,一个学生说喜欢“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问他为什么,却道不出所以然。我便引导他联系旧知,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放飞学生思维的片断:师:这句诗和前面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生:(异口同声)《咏柳》。师:(不失时机地)啊,《咏柳》写出…  相似文献   

9.
难题举例 很 多 家 长 感 慨 :现 在 的 孩 子 越来 越 难 教 ! 他 们 接 触 的 新 知 识 太多 了 ,有 时 跟 他 们 对 话 ,竟 然 有 些力 不 从 心 。学 校 里 正 在 教《 愚 公 移山 》这 篇 古 文 ,女 儿 把 课 文 背 得 很熟 。一 天 ,妈 妈 给 女 儿 布 置 了 几 道数 学 课 外 练 习 题 , 有 几 道 题 女 儿做 不 出 来 ,想 放 弃 ,妈 妈 说 :“《 愚公 移 山 》并 不 是 背 背 就 完 事 了 ,你得 学 习 愚 公 不 怕 吃 苦 的 精 神 。”女儿 立 即 反 驳 :“《 愚 公 移 山 》 也 就是 应 付 考 试 ,背 背 而 已 ,因 为 愚 公移 山 …  相似文献   

10.
“妻之美我者”之“美”意动说辨正狄小雨《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一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该文以其语言精炼,叙事生动,且极富说理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为诸多教材所选用。就笔者所知,对于其中“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美我”,各种教...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讲究开头,好文章的好开头总有引人入胜之妙。要教好一课书,设计一个好开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调动起学生认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把这种开头叫做“课引子”。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设计“课引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为了鼓励学生独立钻研课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天山景物记》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先写了《论语·述而》的一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问学生懂不懂,学生说第一句不懂,第二句懂。于是我把第一句里的“愤”和“悱”两字作了解释,这样学生就能译出这段话了:“孔子说:(我教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字师”     
阎焕东 《科技文萃》2001,(2):185-186
最近我正准备出版一本关于老舍的书,其中引了老舍在抗日战争前夕写的一篇小传,题为《著者略历》,全文不过400字,却精当简括,幽默风趣,很能体现老舍为人为文的风格,是一篇妙文。但文中有句话却令我颇费周折:“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这“三百千”指的是什么?我查了手边的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等,都没有“三百千”这个条目。于是我便怀疑可能是印错了,或者也可能是老舍的手误,后来的编辑将错就错,一直错了下来。我这么想依据有二:一是就在这篇“小传”中,老舍的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被印成了“《火车头》”,这肯定是错的,说明印错是常有的事,可做旁证;二是“三百千”我以为可能是“三百篇”之误,而“三百篇”则是人们所熟悉的,本是《诗经》的代称,老舍在此扩而大之,借指古典文学,说“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既简单明白又幽默含蓄,且与全文风格一致。我的怀疑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我心里总不踏实,还想得到进一步确认。说来也巧,前些天的一个小型聚会上,我正好同舒乙同志坐在一起,于是我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我先说明了那句话的出处和问题所在,跟着说了我的想法,我说:“‘三百千’是什么意思呢?哪儿都查不到。所以我想可能是印错了,或者是老舍先生的笔误……” “那怎么会?!” 舒乙本来一直在听我说,这时突然插了一句,打断了我的话。 “怎么不会呢?”我争辩说:“就在这篇‘小传’中,后面就把《火车集》印成了《火车头》。”  相似文献   

13.
李良策 《湖南教育》2003,(20):32-32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雁荡山》一文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文章对雁荡山的名称由来与地形成因进行了探讨。该文所述几成定论,但笔者对《雁荡山》的两个观点存疑。 第一,沈括对雁荡山的名称由来记述前后矛盾。沈括一方面说“雁荡”之名不见于“自古图牒”,认为“雁荡”之名缘于宋代祥符年间,因建造玉清宫,进山砍伐木材,“始见  相似文献   

14.
林育芳 《学子》2004,(5):56-56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句。我在疏通课文时很自然地将句中的“黎民”一词解释为“老百姓”,谁知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他还拿出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先生把“黎民”解释为“黑头发的民众,少壮者”。这倒使我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竹节海棠     
陈韶华 《天津教育》2005,(12):52-52
那天,适打电话回家,说毕业了,大学留他任教。我和他妈高兴得直乐。十五分钟后,他又来电话,说不打算留校了,刚接到南京一家外企录用通知,年薪6~8万。我问哪家,他说是日本一家电脑公司,跨国的。我说:“可靠吗?大学教师都不当,愿当‘汉奸’,为‘鬼子’打工?”他说:“怎么说话呢?我乐意!”他母亲气得发抖,而我却灵机一动,说了句题外话:“小二子,家里的海棠开了!”他说:“真的吗?海棠未死,我明天一定回来!”  相似文献   

16.
十五年前,我父亲给《中学语文》题辞,开头第一句就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怎么才能把学生引进“不需要教”的境界呢?从父亲写的《语文教学二十韵》那首诗里,我找到了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答案,就是“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感到有需要,学生才愿意学;有了迫切的需要,学生才会认认真真地学。在学习中能随时得到乐趣,学生才会高高兴兴地学下去。“需之切”主要是理性方面的事儿,“乐其业”主要是感性方面的事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俱备了,学生就会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威金斯讲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男孩子说他教了小狗学说话,他的朋友就让他叫小狗表演,可是小狗只会叫不会说任何话。朋友追问道:“你不是说你教了小狗学说话吗?”这个男孩子确定地说:“是的,我教过了。”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他教了,但是小狗没学会。如果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理解,教不等于学,也就是教了不等于学会。然而,我们的课程与教学仍然大量地存在着“以教为主”的现象。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教了某个知识点或学习内容,问学生们会不会,学生们都说会。可是,一到检测不少学生都不会,其根本在于不少教师潜意识仍存有这样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句中“夜归人”之“人“参考书中解释有二:其一指“借宿的人”(作者),其三指“主人自己”,并说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说得通。但我认为诗中“夜归人”之“人”指的是“主人自己”,不能指“借宿的人”。其理由是: 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里,他是“客人”,所以此诗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夜归人”中“人”不是“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八十九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叶圣陶说的一句至理名言。今年八月六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举行茶话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九位民进中小学教师会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同大家见了面,发表了亲切的谈话。他说:刚才有位同志谈到我说过的一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准确一点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不是说不教就是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以至考上研究生,是否从此就学完了呢?不是。学习是没有一天能够毕业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我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学能力。一个人如学到某~阶段就说我毕业了,不再学习了,那就会停止不前,就要落后。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昀(晓岚),人称他“于书无所不通”又是一位著名诗人,但我以为他还是一位真正的名师。《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记载,他路过古北口时,偶见旅壁一诗,剥落过半,仅有“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二句。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自己的门生朱子颖的诗句。不久他出督闽学,在严江舟中赋诗曰:“山色空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望,处处随人欲上船。”有一次他与朱子颖相遇,说:“别人说我这首诗写得好.其实这首诗是从你‘万山青到马蹄前’这一句脱胎而出的。别人说是青出于蓝,今日我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