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总统克林顿说,为了确保美国在未来50年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必须采取具体行动、他提出了美国教育的十点行动计划,1.开展一次对教育标准的全国性讨论。2.奖励和表扬最优秀的教师。拥有最好的教师,才能拥有最优秀的学校。3.开展“美国阅读主动能力”运动,保证每个孩子在三年级都能独立阅读。4.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工作中来。5.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家长、教师承办“承包学校”。6.学校必须实行品格教育,教育孩子成为良好公民。7.在今后四年中,预算用200亿美元资助修建学校。8.到本世纪末,普及13年和14年教育,至少有…  相似文献   

2.
一、明晰尊重教育的含义
  同学杨九俊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同江苏部分校长到加拿大考察,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教师在给学生讲“3+5=?”时,一个学生举手说“3+5=6”!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后,教师不仅没有责备这个孩子,反而对孩子大加赞赏:“很好,真不简单,你的计算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答案了!”九俊同学不禁感言:“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和实践尊重教育的教师。这个孩子将来数学即使不怎么样,他的兴趣也会由此有较大的提高,如果说好了,那这位教师的鼓励应该给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九俊同学在这里提到的尊重教育,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4.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作为中国孩子的主要教育形式,有着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我当幼儿园教师多年,我深深地爱着我的职业和我所教的孩子,我已经深感对自己的工作“爱不释手”,颇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教师是严父、慈母,教师是梯子、桥梁,教师是光明、太阳……”在实际工作中,我努力将这些理念融人到自己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F0002-F0002,I0001-I0002
1.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成立教育学部。2.学校与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建首都高等教育研究院。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4.有关领导和校领导给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颁奖。5.举行首届“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实验小学将百年校训“诚、勤、朴、爱”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诚”是做人之本.“勤”是立身之本,“朴”是修身之本.“爱”是立德之本.不断丰富与完善“诚、勤、朴、爱”的内涵,构筑学生的成长体系,搭建教师的发展平台。创造出生动活泼、气象万千的校园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樊希玉 《教师》2010,(5):54-55
教师成长.师德先行。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爱生、爱岗、爱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重要支柱。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笞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宁夏回族自冶区,有一位融学生亲切地称为“雷妈妈”的教师。多年来以一腔浓浓的师情母爱.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新时期园丁之歌,她就是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英语教师雷俊仙。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有:1.厌学恶学;2.逆反;3.不良的人际交往;4.网络成瘾;5.感恩意识缺失。造成中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不良环境;2.学校教育工作失误;3.社会不良环境;4.个体不良心理素质。解决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对策有:1.改变家长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着力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从小父母离异,5岁时被送到市郊的寄宿学校,7岁的时候母亲将他送到普通学校就读。在学校里,他经常打人,老师和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他丝毫听不进去,母亲就采用“打”的方式管教。孩子开始挨打的时候会流泪,后来便无动于衷了。孩子的母亲找到了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我。当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缺乏“爱”的时候,母亲不以为然,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她带儿子出去痛痛快快玩了一场,花了近千元,可是回家后儿子竟然说:“我都8岁了,你才领我出去玩!”母亲火了:“多少孩子8岁了还捞不着被妈妈领出去玩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12.
教育简讯     
《宁夏教育》2010,(3):39-3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宁夏今年城镇农村“百校牵手”今年,宁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实施“百校牵手”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计划。宁夏“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后,上学难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城乡间的教育仍然存在差距,城镇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教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学校,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目前家长呼声最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杰  洪霞 《今日教育》2014,(5):43-44
一、爱的类型:教师叙述的爱比较单一 关于爱的类型,教师在文章中所描述的爱的类型比较集中,主要有三类:教师对学生的爱(85.7%)、学生对教师的爱(10.5%)和同事间的爱(3.8%),而“领导对下属的爱”以及其他爱的类型都没有提及。这一方面是与要求教师“围绕爱心呵护童心”的主题作文有关,同时也可能反映出,校领导在爱心教育方面的示范力和参与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1993年要目     
.卷首语境界肖荣2·1春雨法志瑞301孩子与我李晓莉4·1我是未来我是希望雨红5·1孩子的世界陈燕6·又母与子王荣元7.8·1老师.让我亲亲您王菩9·1同唱一支歌黄福君10·1橄榄魏炫11·1欣喜刘玉莉12·l.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宋庆龄论儿童教育1·l宋奶奶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严福夫l·2宋主席嘱咐要“加强科学研究”鑫蕊1·4见细知微总关情味蛛1·4.“双爱”教育专栏提高爱祖国启蒙教育实效性的尝试徐冬梅等3·2搞好“双爱”教育关键是教师胡永根3·3我们是这样渗透“双爱”教育的杨蓉3·4大班“爱领袖”系列教‘育活动设计王文南3·5大班“中国…  相似文献   

15.
彭玉梅 《中国德育》2004,(11):56-56
1.敬业心向:热爱教育事业,培养教师职业的荣誉感、神圣感,树立终生从教的信念。悉心寻找,教师工作亦有无穷乐趣和幸福。2.责任心向: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负责,既然负责就负责到底。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自己做人的良知负责。3.热爱心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成功的桥梁。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我校“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家庭实际、贴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实际”,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开展了既富有传统特点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十爱”教育活动: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生命、爱环境。几年来,我校将“十爱”教育内容融于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使“十爱”与课程同行、“十爱”与生活互动、“十爱”与好习惯牵手,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振华 《课外阅读》2011,(11):147-147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的爱,教师的理解宽容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  相似文献   

18.
首先让我们看几组现象透视:“多看书,别再玩了!”“让我当书呆子算了!”──家长的期盼,孩子的无奈。“你不能跟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听到了吗?”“你们能不能给我点自由?”──家长的关爱,孩子的不满。“考不到第一名,看我怎么收拾你!”“第一名又能怎样?”──家长因爱施加压力,孩子却深感爱的沉重。一、"种瓜得豆"的原因分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殷切期望,然而家长的关爱与老师的努力并没有从孩子的自身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孩子思想、观点、认识,没有如何使其成"龙"、成"凤"、成名、成才的正确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传输主体、以学生为传输受体、仅限于传输接受的‘授受’教育”。所以,人们往往把教育看成是教师的事,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进入学校,在学校内的教育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家长负责的只是孩子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国家的一桩大事,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知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高于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爱。爱学生。但不是盲目地爱,而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关注学生的言行.既重视对其优点、成绩和进步的适时赏识、表扬.又重视对其缺点、不足和错误明察秋毫,从不放过,及时指出、批评、纠正和引导。这就是对学生教育的严。缺少了“严”,爱便会流于不负责任,教师之爱应包括并表现出对学生的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