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友友的祖母没有坚持媳妇一定要多生个孩子 ,谁又会晓得事情会怎样发展 ?友友可能永远没有生下来。可怜的老婆婆 !她没活到看见孙儿成为世界上伟大的大提琴家。病了四个月以后 ,她在友友第一个生日那天去世了。雅文的生活艰苦 ,丈夫的也是。她放弃了歌唱生涯去抚养两个孩子 ,在静下来的时候 ,她想知道是不是她自己也可以有很成功的音乐事业 ,不过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所做的牺牲。她是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 ,跟儿子一道分担他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挑战。音乐界里好几个曾经启发他、指导他或者影响过他的人现在已经作古了 ,不过他永远不会忘记这…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孩子多点新鲜空气和运动,她习惯带他们到中央公园,友友在那里的草地上蹦蹦跳跳,爬大石。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雅文正坐在长凳上和友乘聊天,友友就在离她不远的一些大石后面玩。突然间,雅文看见火苗冒出来。“啊,mon Dieu—我的天啊!——我的友友在那儿。”她心也乱了,立刻跑到出事地点。友友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受  相似文献   

3.
雅文教育儿子,音乐并非是人生中惟一关心的问题,也要注意健康和幸福,因为他就跟别的孩子一样,永远停不下来。在台上演奏,他是个神童,听众是以他的演奏去赞赏他。但他有人性的一面,有个人的一面。跟其他同年纪的儿童在许多方面都相差不大。他一样喜欢冒险,但不同的是他被限制参加任何可能双手受伤的活动。12岁大的孩子都喜欢日上三竿才起床;做母亲的都太明白这一点了。友友也不例外。明知不会成功,雅文还是试试叫友友起床:“友友。醒来吧,  相似文献   

4.
在往后的日子里,雅文忙于处理家务。不过,丈夫的决定,使她左右为难。丈夫坚持要孩子学音乐对不对?另一方面,她也忘不了友乘在巴黎大学举行的第一次音乐会以后,友友跟姐姐一段谈话的情景。那是一个7岁半的演奏者在问她的小弟弟:“我的表演你喜欢吗?我拉得好不好?”友友看着姐姐,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明亮得很。“姐姐,我的好姐姐,你拉得好极了……”他迟豫了一下,小心地说:“你很了不起。不过……不过有点走音……”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等15人颁发了美国代表平民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也赫然在列。你可知道,演奏大师马友友没有一张音乐院校方面的文凭。1955年,马友友出生于艺术之都法国巴黎,父亲马孝骏是民国时期第一批去西方留学的音乐家,马友友的母亲卢雅文是一名歌手。马友友一生下来就有惊人的记忆力,两岁就懂得分辨音调的高低,三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出美妙的声音。一次,他随父亲去听音乐会,指着台上一件很大的低音提琴,对父亲  相似文献   

6.
那天晚上,雅文决定告诉丈夫有关友友给送到医院里去治疗这件事;因为 事情非同小可,她是回避不了的。既然他迟早一定会知道,还是由她来告诉他 好了。她知道丈夫一定会因为友友给家人带来羞辱,而感到非常痛心的。  相似文献   

7.
雅文非常担心这个十来岁的儿子。也许她是过虑了,但这是儿子人生的关键期。夫妇俩对友友的确是太过保护了,以至他对父母亲的提示和劝告,也感到不满。“你们太过于担心了。”他告诉父母。“我完全可以自己照料自己。”“不过我们是生活在艰难时世。”父母反复叮咛,要他记住外面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友友从小就表现出我行我素的性格。他从小脾气就很硬,好几次给自己添麻烦。友友3岁时开始学钢琴,进步神速,在琴键上指法奇妙,令老师印象深刻,肯定他并非等闲之辈。有一天,友友学完琴,父母去接他,老师想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俄国大提琴家,拉琴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魅力。他正在电视上作官方演出,爱好古典音乐的人士都如痴如醉地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他拉琴,一边全神贯注地感受乐器经由大师艺术演绎所传达的柔和动人的音乐。雅文当时也是其中一个电视观众,她想象儿子取代了罗氏,拉奏同一首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不知道友友会不会有一天步罗氏的后尘,成为著名的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10.
训练友友记谱一直是音乐学习里很重要的部分。但记忆并不是无意义的事情,它可以使音乐家从乐谱里解放出来。马博士把自己研究出来教儿童学习音乐的方法,运用在儿子身上,他同时也记住“制造音乐”要给人一种愉快的体验。他教儿子的时候,以身作则,实践自己订下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谷子 《家庭教育》2008,(1):12-13
马友友,国际顶尖的旅美华裔大提琴家。他高大俊朗。温文尔雅,总是面带微笑。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人。欧美有一句流行语:“早安!马友友;晚安!罗斯特罗波维奇。”这颇能说明马友友与卡萨尔斯和罗斯特罗波维奇己形成大提琴演奏家前后三代的顶级人物。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将音乐化为人类沟通的语言,跨越世界不同种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投身于研究国乐、中国传统乐器、非洲卡拉哈利的丛林旨乐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国歌的作曲者——聂耳,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 聂耳从小喜欢音乐。音乐,启迪了聂耳的智慧,也丰富了他的生活。在学校他被推为“儿童乐队”的指挥,在家里他和两个哥哥成立了“家庭小乐队”。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与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音乐生活及其在实践中流露出的音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这对于我们研究欧阳修,丰富他的思想层面,更全面了解欧阳修全貌及其本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音乐生活及其在实践中流露出的音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关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这对于我们研究欧阳修,丰富他的思想层面,更全面了解欧阳修全貌及其本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郝爽 《华章》2013,(28)
音乐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感艺术教育,培养乐感是音乐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有了乐感,就有了对音乐的灵敏触觉和丰富的感知,有了乐感,学生也就有了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这对一个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手段,也是目的。音乐教育者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会感知音乐,也就教会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这也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和塑造中能够和谐的发展。长远的说也是在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均磊 《山东教育》2003,(25):31-31
师:“假如你就是贝多芬,你想通过月光曲来告诉我们什么?”生:“我很敬佩这兄妹俩,他们两人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值得我们学习。而更让我感动的是那盲姑娘,她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她是那么地喜爱音乐,她对我的乐曲是那么的熟悉,而且我能够听得出来,她对于音乐有很好的天赋,她对于生活是那样的热爱,我就想,如果音乐不属于这样的人,难道还能属于那些只知道花钱,却听不懂我的音乐的人吗?”生:“音乐是平等的,它就像月光,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它出现在天空,它就会把月光均匀地洒在每一个喜爱它的人身上。音乐也应该属…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一家人到加州贝克莱探访过雅文姐姐以后,转眼间又6年了。“我想我们有钱再去一次了。”孝骏跟妻子说。“现在孩子大了,去看看姨母对他们也好。”一家人到了美国后,发觉12岁大的友友的音乐天才,在他未抵达以前就已经给人家知道了。他们更邀请他跟旧金山市小交响乐团一起演出。《旧金山考察家报》的乐评人亚瑟·布卢姆菲尔德对这场演奏会有如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爱好音乐的儿童,他(她)的思维、观察、记忆、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孩子。音乐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幻想、意识超前。音乐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而培养孩子音乐细胞的方法很多。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因人而异,灵活制定一套最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法。当孩子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时,就等于孩子得到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让他(她)享用一生、快乐一生。因此,音乐启蒙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建议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19.
《地图》是一部由湘西民间音乐与大提琴、管弦乐器组成的多媒体大协奏曲。2003年2月由马友友独奏、谭盾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纽约首次演出。2003年11月21日,谭盾带着他的国际演奏班底,在湘西凤凰古城外的沱江之上上演了“《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将音乐融入天地人之间。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有着密切联系,两国的音乐交流频繁。在吸收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朝鲜也把她独特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朝鲜音乐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