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资源诞生的时代背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历史事件、历史线索,在传承和弘扬的目的上与“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完全一致,“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资源高度契合,因此在“纲要”课的理论教学中可以主要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渗透红色文化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使“纲要”实践课教学更具鲜活性,利用现代高科技智能化手段宣传红色文化,使“纲要”实践课教学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  相似文献   

3.
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深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贵州留下了以长征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有利于发挥“纲要”课在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改进“纲要”课的教学方式。“纲要”课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途径融入地方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4.
建设乡镇图书馆是建设“文化大省”和“丽水山区生态特色文化”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设施 ,是实现“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丽水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也逐步认识到了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所起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丽水市山花工程》 ,使乡镇图书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现状看 ,由于受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 ,乡镇图书馆的馆…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和谐文化”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和谐文化”是“图书馆文化”一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图书馆的另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国内特殊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文化”理论,它与“图书馆文化”相互融合、相互贯穿、相互独立,形成了代表图书馆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引导学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形成正确历史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时代,通过积极开辟网络教育新阵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传统教育载体,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利用新媒体技术阐释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不仅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和亲和力,还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以人为本”的内涵及“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在关系,并在建设“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博物馆教育和中学历史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用好博物馆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逐渐进入近代化,并经历了从“公共图书馆运动”到“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古代藏书文化向近代图书馆文化的转变。在特性上从私有、封闭、专享,向公共、公开、共享转变,“图书馆”一词就是在此时产生。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与实践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图书馆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优势,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与特色,将图书馆传统与非遗文化、大数据时代下非遗电子文献资源以及资料中心建设相结合;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化趋势下找准定位,依托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贮存、传播知识与文化创新性平台功能,建设专业化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渠道,以助力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由此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特征。文化资源则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分类,其主要特点是“动态性、非独占性和可再生性。”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强化保护,探索区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保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质量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关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地方历史底蕴的凝结,将其融入“纲要”教学中能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现阶段我国高校“纲要”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融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改善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的依据与意义,分析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教学价值,着重研究“纲要”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意见,以期有利于推动二者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也提出了发展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目标中将促进幼儿健康水平的发展放在了首位,明确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使幼儿能够“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依据《纲要》和《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思想理念,我园依托浓厚的运动文化历史底蕴和多年的经验传承,对幼儿运动活动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以“睿智运动”为特色的运动文化,并构建了以整合式运动教学活动、主题背景下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活动及幼儿定向运动为主体的园本运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淮南市“文化大市”建设中,图书馆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分析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三大作用:图书馆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职能,能为文化大市建设提供文化资源支撑;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能有力促进全民素质提高;图书馆具有增强城市文化力的职能,能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并提出了发展图书馆事业、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和布置一个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更迭,国学也走向了教育的舞台。中华传统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的结晶,理应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只有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有效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地发展。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不仅可以使幼儿更加地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使这些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由来已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在《纲要))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明确规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当前“文化不文”的状况,指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加强“文化力”既弘扬精英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阐述了图书馆系列人员为什么是弘扬精英文化的主力军,强调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图书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背景材料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而成,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指导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9.
<正>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它沉淀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当代人的宝贵文化财富。自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以来,我国乃至世界都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加大了关注。如今在“后申遗时代”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活化大运河文化并使其发挥时代价值成为一项重要课题。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实践表明,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尝试利用“名人效应”进行素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名人,尤其是那些在科学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