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证"沟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双证”沟通的必要性,即“双证”沟通是我国经济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需要,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应对国际职业教育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需要准确理解:它只应有助于各类专门教育之间,而不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实现这一功能的依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功能上的等值,即二者都可以表征人的职业能力。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双证等值",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应当成为职业能力而不是文化科学知识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在各国的关系不同。有的相互独立,有的一体化,但更多的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具体体现在沟通与互认方面。为此,多个国家和地区均采用了一系列沟通与互认的方法。如澳大利亚、英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共同框架。英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资格证书单元制。以及欧盟、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分转换制度.英国的学习经历举证制度、澳大利亚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制度。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历鉴定与累加制度。以及韩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采用的学历证书直接互认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4.
浅析发展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者就业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进一步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职业培训事业规范化,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最终决定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水平的高低。为此,职业教育是对劳动力技能的开发,也是劳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匡瑛 《江苏教育》2012,(3):18-19
初到英国,颠覆的不仅仅是习惯已久的生活方式,更有学术研究范式以及原先对英国以及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种种认识与理解。这里就我对英国国家资格框架的新认识略谈一二。职业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学员们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实现这一过渡有多种途径,其中帮助学员们获得劳动力市场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之间等值且可实现互换的国家资格框架。如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建立的NVQs(Na-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层次”到“类型”的根本性跨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姜大源先生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性追问,聚焦于“类型”“层次”“衔接”三个维度,有助于以结构化视角审视近十年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效。而展望未来,需要提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识自觉、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范式支撑、明确系统协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借助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的升级构建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的首个国家资格框架(1995)助其确立了中等、高等两阶段职业教育、搭建了职业教育体系雏形;2005年升级后国家资格框架助其提升了职业教育层次、确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能脱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不能没有高职教育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强化和优化培训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训教学,对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关于资格框架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进行,但其现实建设进入了滞缓期。随着职业教育领域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我国资格框架的构建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资格框架源于劳动世界的资格归整、立于劳动世界与教育体系之间,并施于教育体系的潜在变革。然而在1+X证书制度中的资格悖论困境下,资格框架无法顺利地将“1”与“X”的资格纳入其中,并引发了对接、等值问题。通过结合国际经验与国内实际、厘清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协调独立工作与携手合作以及规范资格描述与认证标准破解当前困局。在此基础上,发挥资格框架的潜在作用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并对标世界标准开启我国资格框架的国际进程。  相似文献   

10.
《职教论坛》2011,(31):53-53
吴雪萍、马博在《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2009年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在证书分类、证书结构和框架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澳大利亚对职业资格框架的改革举措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部指出,在新形势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沟通,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建设,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2020,(1):80-87
建立和改革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高质量、高水平人力资源、国际化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教育举措。泰国资格框架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果。泰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是基于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和职业资格框架基础上,将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和教育资格全部纳入框架体系中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发展保持实时、动态联系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资格框架建设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横向联合,挖掘生源潜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学制,多数为二年制,个别专业是一年制和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多为三年以上,在招生宣传时可以分不同层次进行宣传引导。但在学校的2-3年的学习中,我们应采取中高等职业技术培训教材、课程、教学大纲、计划的统一分阶段开发同时,对学习过程的完成、学历的获取可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学分制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我们在完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划、大纲规定教学任务和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下,对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对于…  相似文献   

14.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专门性认证。通过分析专业认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关系,就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互脱节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高职教育认证体系,深化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专业教学改革等措施,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NVEQF),是印度实施大规模劳动力技能开发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涵盖各种教育类型和层次的全纳型、包容型、提供多元学习路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效对接的资格框架。从过程要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核心技能和责任等5个维度描述和规定了框架中每个等级的特定要求,体现出层次性、嵌套性和等值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安排,近日,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严格地说,教育的概念产生于形式教育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不存在教育活动,只是这种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人类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把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也看做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独立性和贯通性、开放性和参与性以及协调性和适应性的特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变革和创新,包括:设立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适时将职业教育分流重心提升至高中后;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完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权,独立建制五年制高职学院;建立独立的与普通教育相平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尽快试行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双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以及双证制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了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原则性建议,包括开发一个开放的课程开发技术标准、建立适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加快推进有利于双证互换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和构建"一书多证"的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具有生存价值、生活价值和发展价值。新时代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诉求教育目标的一体化、指导大纲的具象化、保障机制的融通化。新时代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进路在于:纵向贯通劳动教育目标体系,体现阶段性;横向联通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体现共享性;立体互通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现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