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国内美食纪录片的热潮。2018年,连续两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人生一串》都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2019年,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以其独特的新媒体样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反响热烈。2019年12月,刚刚收官的《早餐中国2》更是在腾讯视频上获得了8.9的高分。本文以《早餐中国》系列作为切入点,运用全案研究方法,分析它的各方面成功因素,探讨新媒体时代美食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霞 《新闻前哨》2021,(8):87-88
本文对纪录片《早餐中国》文本内容、精神内核与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认为节目所表达的浓厚乡愁情感、世代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独具的工匠精神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拓展了节目内容深度,是对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3.
《早餐中国》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众不同的美食类纪录片,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背景下,以独特的切入视角和短小精悍的内容引起广泛关注,受众从贴近日常生活的故事中品味人间百态,从而获得情感共鸣。节目传递了一种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充盈了受众的精神世界,最终聚集并强化了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开启了中国美食节目的新篇章,成为了美食纪录片的标杆。随着时间的推演,他自己依旧在探寻美食纪录片的新高度,2018年《风味人间》一推出,也成为口碑之作。今年,由他和美食家沈宏非担任总顾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早餐中国》,再度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这几部美食纪录片,框架大体是相似的:美食、文化、人情,但具体如何拿捏,时长如何控制,拍摄技法不尽相同,也正代表着如今中国观众在这7年间审美的流变。本文将从《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谈起,分析它所开创的美食纪录片的新风潮,以及《早餐中国》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杭晨 《新闻世界》2023,(2):74-77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明星化泛滥的现状下,河南卫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植根文化沃土,深耕文化节目,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本文梳理了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了河南卫视为何选择“文化立台”这一频道定位,重点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开山之作《梨园春》和近年成为爆款的《唐宫夜宴》这两档节目为例,从两档节目的共性因素来一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成功之所在,创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袁萍 《声屏世界》2022,(1):63-64
随着网络成熟发展,短视频几乎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短视频,是相对于长视频而言的一种视频表现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短而精.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受众面大.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可见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更为重...  相似文献   

7.
陈小薇 《视听》2024,(1):102-105
在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餐文化时代,体量小且时长短的微纪录片因符合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而备受青睐。其中,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美食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在平民化的视角、真实性的坚守、精品化的内容和开放化吸纳等方面探索创新,以求变的姿态收获好评,在新媒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8.
"后舌尖"时代,美食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各大视频媒体平台为了提高独特性和竞争力,不遗余力转变营销思路,将美食纪录片领域不断细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潜移默化改变年轻受众对于纪录片的认识,因此,"后舌尖"时代,纪录片真实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郑艳慧 《视听》2021,(6):145-146
移动传播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时间中的媒介使用习惯、轻松活泼的媒介内容偏好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等因素驱动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式及呈现形式不断创新.《早餐中国》作为一部美食类微纪录片,在五分钟左右的单位时间里,从早餐这一生活小事入手,采用拍摄主体自行解说、素材叙事等去专业化表现方法,辅之以特别音效、花字、鬼畜剪辑等饱含新媒...  相似文献   

10.
钟之 《视听》2021,(6):84-85
《赘婿》凭借对IP的创新改编与传播策略,成为2021年春节期间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的优质影视剧.全剧情节层层递进,带有喜剧色彩,同时兼顾家长里短与家国天下的叙事,向观众输出正向的文化价值.《赘婿》作为众多IP剧集大成者,博采众长又有所创新,成为现象级传播的典型个案.围绕《赘婿》的IP开发来探讨国产IP剧现状、IP剧的现象级...  相似文献   

11.
高蕾 《新闻世界》2014,(8):292-293
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共苏区全貌的著作,时至今日仍被称为解读中国的最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研究斯诺是怎样跨越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苏区,即"红色中国"进行建构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两个中国"进行对立描述的。本文期望能够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对当今中西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宋瑞 《报刊之友》2013,(7):85-87
随着浙江卫视成功购买《The voice》的版权后,《中国好声音》在中国落地开花,并且受到了广泛的热议和好评,《The voice》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众不同的游戏规则吸引眼球;其次极具电视化的表现效果为受众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视秀;最后首次采用制播分离,不仅打开了多重合作空间,同时也保证了收视率的持续上升。《The voice》中的每位选手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这个舞台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通道,但“梦想”绝不可作为节目唯一的噱头和无限的放大,否则“梦想”将成为欲望的糖衣,引领中国电视走出同质化,创造新模式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大量“故事”类栏目。其中,有些直接以“故事”命名,如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北卫视的《中国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等。还有一些在栏目名称上虽未明示,但在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与上述“故事”类栏目并无二致,如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东方卫视的《真情实录》、吉林卫视的《人生一刻》等。以上列举的只是“上星”的,还有大量各地面频道的“故事”类栏目,如南京台的《周涛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常东东 《传媒》2021,(13):76-78
B站借着2020年五四青年节的契机,推出视频演讲短片《后浪》,该视频上线后持续引发刷屏热潮.视频热潮背后,体现出B站成功的品牌传播策略,彰显出B站拥抱世界的品牌理念.本文通过分析B站《后浪》视频的出圈,以厘清其对B站品牌传播的影响,并为我国视频网站的品牌传播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坐着高铁看中国》为例,就央视新闻节目在融合传播中的信息渠道整合、媒介场景构建、内容形式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电视新闻节目在融合传播中的守正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刊业市场的中心城市确立是一个和电视业略有不同过程,广州、成都、北京、南京、上海、武汉等先后在1990年代中期成为这样的中心城市,而其中广州和成都的报刊又是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党报——晚报同城竞争市场格局;而以成都为中心则形成《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规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一重大的技术动向,引起了业界对"三网融合"新一轮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世界各国面对"三网融合"的具体方法、措施,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走向,找出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内早间时段的电视节目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有电视剧类、电影类、新闻类等,相比较之下,国外早间电视节目品种甚多.包括新闻类、儿童类、电影类、音乐类节目。虽然在种类数量上不占优势但非常突出的是,早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我国有1/4的电视受众更愿意选择新闻节目陪伴早晨时光,可见早间新闻的资源利用率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传媒界的领军电视台,确实显示出了一流媒体的改革速度和创新能力。如今占明显优势的有新闻频道每目6:00至7:00,之后7:00至8:30又与央视二套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以及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周一至周五7:00至9:00,周六、周日8:00至9:00的《第一时间》。这两个栏目大体代表了我国国内新闻节目的总体水平,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新闻早餐”式风格,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的加剧,电视节目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思变"则成了电视节目寻求生存之道的突破口,创办于1997的《快乐大本营》经历了多次的改版、创新,一直在电视娱乐节目界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