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书仪 《新闻前哨》2022,(14):50-51
社交媒体盛行的“后真相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信息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及受众的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即是掺杂着各种情绪、偏见与冲突的信息泛滥成灾,真相被淹没在喧嚣之中。由此带来的是我国舆论生态呈现出“立场预设、情感宣泄、真相迟到”的“后真相”特征,舆论环境日益动荡,舆论逆转也频频上演。本文以2021年5月9日发生的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究了“舆情反转”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规避舆情反转、构建良性舆情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松林 《传媒》2018,(5):87-89
后真相是指在互联网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会忽视事件的真实状况,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化立场和观点,这对舆论引导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需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责任,及时传播权威新闻事实;把握公众信息认知规律,注重公众情绪的理性引导;合理规划社会正向舆情信息,及时化解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3.
自2016年以来,"后真相"以高调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它作为舶来品对中国的新闻理论和舆论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追溯"后真相"起源,厘清"后真相"定义,并结合新闻理论知识提出"后真相"对新闻伦理的三种冲击:舆情反转现象频发、新闻客观性受到损害、价值共识引导遇困境;并从民众、媒体、政府三个层面针对三种冲击提出了三点建议:良好的舆论环境离不开民众的媒介素养、媒体应该致力于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建构、政府应重视政府网站和政府新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背景下,一些媒体平台和社交中的个人,为了达到舆论话题的吸睛性,通过隐蔽的话题导向设置最终使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关注力度低于对舆论传播内容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在"后真相"时代的背景下,以"重庆公交车"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后真相"时代的舆情特点的分析,针对广泛出现的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下降、社会网络信任异化等问题,通过国家理性规制,创新治理模式。媒体深度调查,坚守新闻的客观性。个人独立思考,提高新闻辨别能力。期望使社会舆论回归理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平台的发展,微博平台成为了舆情生态的重要显微镜.而热点话题——林生斌事件中的多次反转热议则与当下网络舆论场的过度情感倾向特征有关.在网络舆情的公共性下,后真相、舆论审判、阶层共情、社会凝视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林生斌事件中网络舆情情绪化的生成.杭州保姆纵火案作为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受到多方关注且舆情经久不下...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为社会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社交媒体在重大舆情事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公众对于信息的获知、传播、讨论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然而在当下的后真相时代中,当舆情事件爆发时,社交媒体中充斥着谣言、诱导与情绪化的表达,社交媒体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相应产生着负面影响。本文就后真相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交媒体在舆情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对社交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后真相"引发的伦理问题越发严峻。虚假新闻、反转新闻、媒介审判等关乎媒介伦理的问题一再出现,挑战公众的神经和政府部门的能力。本文试通过后真相的现实背景,归纳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传播的特征,以期寻求更加完善的传播方式,为后续新闻工作者以及政府机构解决舆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翟天临事件为例,分析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式对舆情治理带来的新挑战。研究发现,新传媒格局下,网络舆情事件传播遵循以下基本模式:议题性质需带有"符号性"或"触发性";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逐渐成为舆情源头,主流媒体成为扩大事件影响的主要推手;议题的发掘和真相追寻是维系舆论热度和恒度的保证;公众通过舆论施压和抗争性行为倒逼涉事方回应民意,舆情由此逐渐消退。本文认为:网络舆情事件治理,应立足于解决社会深层问题,政府或涉事机构应由浅入深地持续发布信息,政府应充分发挥网民智慧,开展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是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影响舆论的特殊现象,"后真相"时代便是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时代。经过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后真相"的使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后真相"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要面对"后真相"时代对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题,并要表现出一定的应变与调适。  相似文献   

10.
在所谓"危机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就事件本身做出理性解释的声音,往往会被一些富有煽动性、诉诸情感的非理性声音所掩盖,从而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浪潮。所有的事件经网络发酵后,产生的舆论往往是不可控的。在"后真相"的时代,媒介的公信力对于事件的解决、舆论的流变所产生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随着国内的一些"热点事件""危机事件"而相应产生的非理性舆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就会导致事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以及舆论的愈演愈烈,这对媒介自身的公信力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作者将从"媒介公信力"的角度入手,借由相关案例,分析探讨不同信源(主流媒体、新媒体)与舆论流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复杂的社会生态现象。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舆论引导的传统思维需要升级,在传播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的理念、特点也在进行变化和发展,网络舆情的不断涌现与后真相时代的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面对后时代网络舆情信息飞沫化、传播情绪化、舆情集束化、观点极端化等特点,探索通过多主体协作、精确化引导等手段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在众声喧哗的"后真相"时代,事实让位于情感、观点与立场,网络舆论失焦现象频频发生。本文结合现实案例,从大众媒体、受众、自媒体平台以及政府等多方面分析后真相时代舆论失焦产生的原因。社交媒体的情绪动员、互联网时代的受众狂欢、官方认证的姗姗来迟以及平台方的低调助攻都为舆论失焦提供滋生的土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网络空间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反转新闻"源自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随着事态发展、真相呈现而发生舆情的分化甚至反转。"反转新闻"的产生,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与真假混杂,源于受众片面的认知和情感倾向。要减少"反转新闻",要减弱舆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扰动,去伪存真、规范新闻传播运作始终是要坚守的阵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失范现象。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分析表明,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意见和网络舆论的表达路径和指向,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生成根源,该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中网络传播的情绪化、社交化特点,同时也暴露出网络舆论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信息失真、主体失落、非理性与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与舆论审判等。对此,网络舆论的规范需要从媒体、个体、传播环境和传播技术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以实现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受双方的壁垒被打破,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但随之而来的是后真相时代的产生,当某一热点信息出现,网民忽略事实真相而在意情绪价值,网络舆论也会随之产生。当网络舆论的失范行为出现时,容易产生社会冲突,同时对事件主体造成伤害。本文以刘学州案为例,欲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影响,为加强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监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智慧传播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企业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权下放的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的表达渠道和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话语权重提高。而对于不断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其热敏属性所引发的网络舆情讨论也在不断激发事件热度,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意见情绪化传播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和舆情管理形成了挑战。海天“双标门”事件的失败危机公关造成了股价的断崖式下跌,反映出企业在公关和舆情管理上的诸多弊病。本文以海天“双标门”事件为研究案例,着眼于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从多学科视角分析该事件舆情表征及提出应对之策,探索企业危机舆情管理的传播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8,(9):88-93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出现了客体流动性、本体撕裂与极化、主体由精神聚合体向情感聚合体转变等新特点。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时效性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信息接触的不全面,舆论客体由"可读"、"可见"走向"可写",一改过去舆论客体相对静态封闭的特质;由协同过滤和算法推送导致的信息接触自主化,意见表达个性化,使得舆论主体更加倾向于处在和自己意见接近的群体中,依赖群体情感走向聚合,逐渐丧失了作为舆论主体的自主性,从而导致舆论极化,观点撕裂,共识难以凝聚。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本来有真相,“戏精”多了,就没有真相了——这是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嘈杂舆论场的无奈感慨.“戏精”是自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他们把舆论场当成了自我表演操纵大众情绪的剧场,深谙吃瓜群众的弱点和劣根性,知道“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媒体天性,无视事实和真相,站在自己的立场在事实之外编戏、演戏、加戏,控制和带动舆论的节奏.他们知道,通过自媒体获得话语权的草根大众对于昔日掌握话语权的传统精英有一种强烈的逆反情绪,反抗自己被代表、被表达、被形塑.“戏精”们便利用这种心理,把自己塑造成新的舆论主角.  相似文献   

19.
纪楠  韩茂蕾 《青年记者》2017,(29):16-17
“后真相”经常被视为一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然而,传统政治机制在数字化时代的失灵和失效,也是媒体格局巨变的产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机制、传播渠道以及受众偏好等,都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真相有时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公众的情感和观点,一系列事件在公众的情感诉求中形成舆论共同体,然后,又在新的事实出现后突然转向.“后真相”一词已逐步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其对新闻客观真实性及大众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影响开始逐渐引起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杨嘉琪 《视听》2022,(4):64-67
新媒体时代,后真相事件频发对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造成了极大损害,也给新闻评论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快餐式"的信息无法满足受众知情与舆论引导的需要时,能够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的主流媒体评论就凸显了巨大价值.《新闻1+1》节目坚守理性原则,在多元的舆论场中通过对即时热点的追踪、优质内容的打造及社会敏感话题的触及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