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萍 《声屏世界》2022,(1):63-64
随着网络成熟发展,短视频几乎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短视频,是相对于长视频而言的一种视频表现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短而精.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受众面大.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可见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更为重...  相似文献   

2.
庄雯雯  杨颖 《东南传播》2021,(4):123-125
同网络媒体的平台优势相比,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之下,电视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挥内容生产所长,寻求网络平台合作.本文以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探讨电视媒体如何在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汲取短视频的微叙事模式、探店"Vlog"和网络...  相似文献   

3.
薛立磊  徐烨 《传媒》2019,(13):54-56
近期,一档每集只有5分多钟的短视频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播出迅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自开播以来,该片在豆瓣上得分为7.7分,在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上排第四名,网络播放量近亿次。口碑与收视双赢的背后是纪录片对短视频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4.
2012年,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国内美食纪录片的热潮。2018年,连续两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人生一串》都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2019年,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以其独特的新媒体样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反响热烈。2019年12月,刚刚收官的《早餐中国2》更是在腾讯视频上获得了8.9的高分。本文以《早餐中国》系列作为切入点,运用全案研究方法,分析它的各方面成功因素,探讨新媒体时代美食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郑艳慧 《视听》2021,(6):145-146
移动传播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时间中的媒介使用习惯、轻松活泼的媒介内容偏好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等因素驱动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式及呈现形式不断创新.《早餐中国》作为一部美食类微纪录片,在五分钟左右的单位时间里,从早餐这一生活小事入手,采用拍摄主体自行解说、素材叙事等去专业化表现方法,辅之以特别音效、花字、鬼畜剪辑等饱含新媒...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开启了中国美食节目的新篇章,成为了美食纪录片的标杆。随着时间的推演,他自己依旧在探寻美食纪录片的新高度,2018年《风味人间》一推出,也成为口碑之作。今年,由他和美食家沈宏非担任总顾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早餐中国》,再度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这几部美食纪录片,框架大体是相似的:美食、文化、人情,但具体如何拿捏,时长如何控制,拍摄技法不尽相同,也正代表着如今中国观众在这7年间审美的流变。本文将从《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谈起,分析它所开创的美食纪录片的新风潮,以及《早餐中国》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张霞 《新闻前哨》2021,(8):87-88
本文对纪录片《早餐中国》文本内容、精神内核与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认为节目所表达的浓厚乡愁情感、世代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独具的工匠精神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拓展了节目内容深度,是对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美食类短视频塑造重庆城市形象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之义。基于内容分析法研究重庆美食类短视频的传播主体、内容和传播形式,结果表明,传播主体多元化,不同主体对重庆形象传播也存在差异性,多样传播形式等多种美食类短视频传播策略构建了传播重庆"网红"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刘彦玲 《视听》2021,(1):67-68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视频化程度的提高,短视频创作成为一种流行风潮.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短小凝练,融合了短视频创作的特点,以小见大地再现真实生活.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微纪录片也要坚持推陈出新,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本文结合短视频与微纪录片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探究短视频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如何找到更...  相似文献   

10.
陈小薇 《视听》2024,(1):102-105
在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餐文化时代,体量小且时长短的微纪录片因符合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而备受青睐。其中,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美食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在平民化的视角、真实性的坚守、精品化的内容和开放化吸纳等方面探索创新,以求变的姿态收获好评,在新媒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1.
时代更迭日新月异,舆论导向的弘扬和正能量的传递面临着传播方式多样化、受众思想多元化、时势环境复杂化的挑战,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却为此带来了新的机遇。短视频展现方式灵活多变、内容短小精悍、制作者个性化表达等特征契合网民需求,能更好地提升正能量的传播效果。微博Vlog为短视频平台或相关内容平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罗人杰 《视听》2023,(9):118-122
从媒介文本来看,美食短视频的视觉修辞体现在视点、视角、视域和蒙太奇上。视点提供一种纪实框架,特殊的视角和视域使烹饪仪式化;蒙太奇激发了视觉补偿;慢镜头则提供了时间维度的特写。从视觉文本来看,美食短视频的空间、时间、人物等视觉符号通过视觉修辞产生了额外意指并反作用于文本,提供丰富的文化解读。综合来看,美食短视频通过视觉修辞强化了身体性感知,同时构建了一个视觉景观,使视频文本在传达美食内容之外为观众提供想象依托与视觉享乐。  相似文献   

13.
14.
秦璇 《东南传播》2018,(4):115-117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大力发展,视频行业的角逐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并由此出现了相对于以往在线视频而言的短视频.近几年来短视频领域竞争渐趋激烈,专业的内容生产团队就此出现,以二更视频为代表的短纪录片类视频生产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这类视频具有镜头语言两极化、叙事方式局部化、叙事结构碎片化的特点,并对受众有一定的"濡化"效果,从而产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5.
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作者以系列短视频《瞰衡水》的成功传播为例,从内容产品的信息量、制作角度、表意功能以及传播风格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系列短视频集群式传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吴琼 《东南传播》2020,(12):101-103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通过纪实影像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承担着弘扬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其创作发展轨迹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旋律传播需要面对受众年轻化、时间碎片化问题,尤其是在公众社交平台上,个性化内容使信息"千人千面",主旋律要想"突围",更需要把握公众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习惯。短视频化的传播形态成为当下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全新表达形式,为我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传播形式出发,以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短视频化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变迁。  相似文献   

19.
郑羽菲 《东南传播》2020,(12):30-31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万物互联的时代,而终端媒介的更迭更是创造了更多的信息窗口,这也促使新闻传播朝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进发。作为电视媒体,视频是最主要的传播手段。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创新视频内容、创新视频展现形式、创新视频运用模式,以达到较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本文以《福州新闻》为例,浅谈时政栏目短视频的创作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社交短视频平台为舞蹈参与式传播提供了新生态。依据“爆款”舞蹈短视频形成的模仿拍摄、直接转发、评论讨论、点赞收藏等参与行为,已经成为新媒体用户参与舞蹈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抖音平台中舞蹈短视频的采集与分析,体现出基于PGC创生和基于UGC复制变异两种传播路径,呈现出基于传播的社会交往以及基于算法的趣缘聚集两种特征。短视频平台改变了舞蹈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样态,重塑了舞蹈传播理念、机制和业态,为舞蹈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