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英国BBC连续推出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包括《美丽中国》《中国春节》《中华的故事》等,从他者视角的社会认知建构着"中国文化"的影像形象,并且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从人物形象、情感意象与空间影像三个维度分析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跨文化交流,探讨中国诗人杜甫源自他者视角与西方语境建构过程中的微观意象与宏观架构,对于国内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跨文化表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韩飞  田维钢  刘倩 《当代传播》2021,(4):108-110
近年来的"大国工程"纪录片,建构和传播了现代化的中国形象,担当着重要的国际传播功能.本文着眼"大国工程"纪录片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深层勾连,以纪录片《大工告成》为个案,着重分析其叙事结构、视听表达等方面的艺术性创造,为纪录片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媒体近年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旨在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合作效果不仅取决于合作产品,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也直接参与了国家形象的塑造。纪录片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和YouTube网评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分析两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共同建构。《这里是中国》系列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同时展现国家实力形象和国家意图形象的单集纪录片更受欢迎。YouTube网评对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回应、延展和补充,互文的语境更为宏大,体现了国际受众“前理解”的显著影响。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视野的差异,网评中也存在误读现象。本文认为中国国际传播“借船出海”落地取得实效,但也面临一定阻力。  相似文献   

4.
范平凡 《视听》2018,(11):101-102
本文借助让·马克·莫哈提出异国形象在建构时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种形象,对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叙事框架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发展"与"强权"两个框架,并基于这两个叙事框架,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NHK电视台播放时间固定的国际时事类纪录片节目《DOCUMENTARY WAVE》最为关注的国家即为中国。通过内容分析,其涉华纪录片涉及领域最多的为经济和社会,其次为政治与环境。相关涉华纪录片在题材上大量关注了负面内容,叙事立场上看似中立,其实存在着政治倾向。经济领域方面反映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资本及人员流动等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力日益提高的国家形象。而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则片面讲述了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社会问题多发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形象。政治方面选择性地反映了中国基层选举、思想界、网民的网络表达等方面多种矛盾与对立并存的形象。《DOCUMENTARY WAVE》对中国形象的选择性反映与中国与日本的国家力量转换及日本媒体新闻价值观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华风新闻》立场相对独立,信源为多个国家、地区的多种媒体。因为自采新闻较少,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时,对报道题材、议程的择选是一个主要的渠道。通过对政治、社会领域有所侧重,同时关照到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对华报道,《华风新闻》建构了一个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度不断提高的理性大国形象。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时会呈现与利益相关国的对立关系,中国仍会被一些国家视作军事上的威胁,"台独"问题、"港独"问题比较棘手的负面形象也有所体现。社会新闻方面还建构了多种社会问题频发的中国形象,同时经济发展也总体有所放缓。这对我国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做好宣介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德语纪录片《中国边疆》为分析对象,运用批判话语分析、影视评论分析等方法,分析该纪录片如何从经济、政治、宗教、环境以及边疆民众等众多视角出发建构多维中国形象;分析该片如何在西方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潜在”与“突破”中完成中国形象的建构;提出提高我国国产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今韩国的各种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变化都与中国休戚相关,可以说两者是一荣俱荣的关系,而韩国对中国的了解非常不足。KBS演讲纪录片《明见万里》为韩国民众充分了解多样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明见万里》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韩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包括1.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形象:科技进步与中国智造;2.充满朝气的中国"90后"形象:积极乐观与热情创业;3.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形象:中国游客和海外投资。研究表明韩国媒体长久以来对中国带有非常复杂的情感,但就《明见万里》这部纪录片本身而言,主要呈现出的情感特点包括:畏惧与偏见并存、欣喜与忧虑并存。韩国媒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的启示有三个方面:首先,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功能;其次,发挥"意见领袖"的中介功能;最后,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其他国家认知和态度的重要了解途径。而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媒介形式,具有对一个国家的各方各面进行较为完整的呈现与记录的功能。本文选取纪录片《人生一串》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之以同类纪录片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其如何将仪式传播以及集体文化记忆融入其中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分析该纪录片通过这些手段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2.
曾光  高栩 《传媒》2021,(7):71-73
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形以何种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递交一张客观、中立的国家名片,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并结合其他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通过阐述此类作品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的有效策略,提取其中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手法,促进纪录片在构建良好国家形象方面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7):67-72
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并非是单一的,而是"腾飞的"中国经济形象与"衰退的"中国经济形象并存;在中日竞争型关系的背景下,NHK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是带有等级观念的、不对等的中国经济形象;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往往与政治问题混杂在一起,以经济威胁入手,导向军事威胁、政治威胁和文化威胁等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典型文本,分析中国经济被NHK纪录片重塑的过程及其呈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进而讨论日本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话语策略和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欢 《青年记者》2016,(32):79-80
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交流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各国媒体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中国.继2013年德法公共电视台播出《中国,新超级大国》,2015年韩国KBS电视台播出《超级中国》后,2016年英国BBC电视台制作播出了6集历史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以异域的眼光描述和展现了古老中国的发展变迁.笔者通过对《中华的故事》内容和话语的研究,解析BBC在中国崛起的现实背景下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建构背后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涉及不同信息来源的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香港媒体对于中国大陆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也有着自己的视角与特点。本文通过对三份香港地区的商业报纸《明报》、《星岛日报》和《苹果日报》在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来了解香港报纸对于中国形象报道的整体表现和差异性特点,从而检视由媒介呈现的中国形象及其话语策略。研究发现,在社会大系统的影响下,香港媒体在报道中运用了强调、弱化、非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置换及策略性仪式等话语策略,来应对权力场的转换并与权力中心进行互动,从而影响到中国报道的主题取舍、立场选择以及情感倾向,也使得由香港媒体所建构的中国大陆形象多元而复杂。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媒介生态和业态环境下,纪录片中的媒介仪式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之一.《行进中的中国》是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纪录中国"传播工程的重大外宣项目,该片以媒介时间的组织、媒介空间的搭建和媒介参与者的引导,建构了一场媒介仪式,最终强化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情感.因此,《行进中的中国》的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9.
聂丹  周丽 《今传媒》2016,(5):158-159
对外传播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对外传播,有效地打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围绕构成国家形象的要素,通过历史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这三个维度,分析新疆电视台在吉尔吉斯斯坦播出的纪录片《走遍中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阈限阶段是处于分离仪式和结合仪式之间的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是国家体制与媒介体制、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媒体组织的限定、从业者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天津科教频道《中国人》栏目为研究案例,探究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场域中创作者意志、内部制度与外部政策、市场的博弈。在政治和商业逻辑的侵蚀下,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场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场或政治场,电视纪录片人存在于"纪录片人"与"电视人"之间的阈限空间内,并在各种政治、商业的张力中进行纪录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