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雪  刘娜 《编辑学刊》2021,(2):37-43
文章从产业、政策和技术三个层面,锚定现阶段我国网络剧的发展状况.在新需求、新政策、新技术的影响下,网络剧的精品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网络剧的精品化发展有其独特的逻辑,商业属性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内容与服务相协调、生产与推荐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和多元的视频形态、多样的视频平台、传统影视模式与互联网原生文化“和而不同”的共生趋势,共同构成了当前网络剧精品化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2.
梁福春 《传媒》2019,(2):53-56
自优酷首部网络剧《嘻哈四重奏》出品以来,国产网络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崭露头角”到“遍地开花”的发展嬗变,“互联网+网络剧”产业融合发展局面应运而生。随着“BAT入局”,网络剧政策红利支持,传统影视公司大举进军国产网络剧产业,以《太子妃升职记》《白夜追凶》《延禧攻略》《双世宠妃》为代表的国产网络剧及以《如懿传》为代表的电视发行转网络发行,纷纷取得了成功,市场与口碑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邓思思 《视听》2016,(7):13-14
近年来,网络剧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在市场及政策的双重支持与驱动下,逐渐成为"互联网+"大潮中的佼佼者。依托互联网平台,网络剧发挥其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商业模式不断发展、优化。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中国网络剧商业模式新特征进行研究,为网络剧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初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自治区首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新疆日报》维文版、新疆广播电视厅等新闻单位,因其在维吾尔语言文字改革中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被评为推动民族语言规范化文字改革先  相似文献   

5.
网络剧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产生的,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网络剧的出现给人们的影视休闲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人们可以在网站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剧集进行观看,网络剧类型化也给人们看剧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由于近年来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平台的多样化,网络剧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影视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从电视转向互联网,网络剧的探索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内容题材和类型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以网络剧《薛定谔的猫》为例看网络剧类型化的创新策略,从而为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剧的未来发展实践寻找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剧:广电系统网站发展之利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骏 《东南传播》2010,(2):48-50
本文介绍了网络剧的出现,特点和影响,分析了广电系统网站发展网络剧的优势,参考广电系统如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等摄制电视短剧的经验,探讨了湘湖网发展网络剧的情况,最后展望了网络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剧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网络剧产生适应了新时代网民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迎合了新时期受众的口味.研究网络剧,以及网络剧受欢迎的原因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分析网络剧的文化意义也变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8.
王岚  吴占永 《传媒》2018,(6):91-93
近年来,网络剧在市场、演员、资本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在观念、制作、播放等层面却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认为,要更好地推动网络剧市场发展,应在网络剧的监管、制作、播放环节上加强规范化管理,还需建立起以受众口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依据的多重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范小玲 《传媒》2022,(3):60-61,63
近年来有关京剧的电视节目引发受众追捧,并生发出相关网络综艺、网络剧等新的表现形态.网络综艺《瑜你台上见》以京剧脱口秀的形式与网络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彼此辉映,不同的节目形态与诉求相互交融,在提升网络文化节目内容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戏剧与影视的共赢,拓展戏曲传播的新路径,开辟了网络剧与网络综艺跨类型互动融合的新范式.这种相同题材下不同节目形态的相互交融是一种新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网络剧创作者有意识地通过跨媒介叙事建构独特的故事世界。包括网络剧在内的多媒介版本可通过对同一个文本的讲述形成多层异构的互文空间,共同构造起复调式的故事世界。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参与式创作,为这一互文空间的后续生长提供了持续动力,网络剧的生产者则通过有意识的互文空间召唤叙事实现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传播,并将之开拓为新的营销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1.
5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语编辑部开工奠基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央台维吾尔语广播现已成为集传统广播、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民族语言传媒。据了解,建成后的中央台新疆维  相似文献   

12.
网络剧的产生和发展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密切相关,互联网技术将草根舞台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原始的非艺术产品向着艺术产品转化。随着社会公众的审美观念转化,对网络剧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网络剧的创作者具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学会利用互联网中的一些特点,发散性地创作。本文重点探讨网络剧在互联网思维下的艺术生产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网络剧作为新兴的综合艺术,已深深融入大众的生活.它以其制作快、观看随性、接地气、网站自制等特点而风靡视频领域,尽管如此,网络剧在审核政策与制作质量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网络剧何以调整与权衡利弊,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剧因历史较短未形成成熟的创作范式,创作上多借鉴电视剧,但又不拘泥于电视剧.由于网络监管的有限性,多数网络剧在创作上尺度大开,不但没有给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范本,而且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观众心灵的污染和精神的施暴.某些网络剧编导因追名逐利或个人创作偏好,在不顾网络规范、公然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创作作品,并给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即网络剧创作的失德现象.  相似文献   

15.
资本投入是影响网络剧竞争力的关键资源,随着制作成本的攀升和风控意识的兴起,联合出品国产网络剧开始成为风尚,出品方在网络剧生产场域中的角色逐渐突出。文章以出品方为行动主体,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考察国产网络剧的资本结构,探究国产网络剧出品方的权力位置以及出品场域资本结构与播放量的关系。研究发现,BAT出品方是当前国产网络剧出品场域的优势力量,网络剧播放量与出品方在场域中的位置具有显著相关性,BAT出品方的网络剧播放量普遍较高;不同类型出品方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BAT出品方凭借其平台优势和资本优势,与其他影视制作公司合纵连横,稳固其在市场中的位置,而非BAT出品方则依靠其内容优势和牌照优势,基于单部超级大剧走精细化制作路线,建立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剧以全新的特征引起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热捧.文章对于这种新的影视艺术形式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存在问题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就其互动性、娱乐性、草根性、短小性等特点展开分析,同时探讨当前环境下中国网络剧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原创性不足、植入广告泛滥、质量较为粗糙等,从而对其未来发展及价值空间提升给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0,(10):24-24
5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语编辑部开工奠基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央台维吾尔语广播现已成为集传统广播、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民族语言传媒。  相似文献   

18.
陶冶 《编辑之友》2020,(6):68-74
当前网络剧和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历经单向内容生产和与之配套的广播式传播机制之后,进入以利基内容生产和社群传播为表现形式的二阶形态。而此阶段算法推荐的进一步完善伴随着物联网水平的提高,使得网络剧和网络综艺内容生产、传播、变现实现了完整的闭环。根据这一技术演进路线,文章构想了未来的网络剧和网络综艺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三阶形态,这将会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的产推一体模式,硬件壁垒的打破和人力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内容生产者可以为用户进行即时的个人定制生产,传播与生产也在消费过程中随时交互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杨锐冰 《视听》2022,(2):57-59
近年来,悬疑网络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一度占据了类型化网络剧的头部地位,赢得大量观众喜爱.但其在尺度把控、社会价值引导、专业严谨性方面存在责任缺失,且依附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对以青少年为代表的年轻受众的社会认知、价值观树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形成涵化效果.直到2020年,现实主义题材的悬疑网络剧口碑与品质双丰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张晗  李凌好 《传媒》2023,(22):91-93
自2014年网络剧“元年”以来,中国网络剧迈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网络剧的研究也开始逐渐走向多元。本文使用Citespace这一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国网络剧研究(2014—2023)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来源,直观地展示出学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