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台新咏》与《文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讨论了《玉台新咏》与《文选》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体例及著录作家作品、文学观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徐陵秉承萧纲意旨所作《玉台新咏》有意与萧统立异的事实。二书产生的时期,前后相连,与萧统、萧纲做太子的前后相承相符,显示出梁朝在两位太子主持文事的不同阶段所代表的不同文风和文学观。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同时期人对历史材料的不同处理态度,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文学史的原发事实。《文选》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它本身的价值有关,《玉台新咏》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乐 《今传媒》2020,28(1):5-7
《新闻理论》课程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观念学习和教育,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进行教学优化。在教学内容上,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体地位;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在文献阅读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与当下的社会实践和新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坚持效果导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多种日记与档案中戏曲史料的比对分析,认为《王文韶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记录可在观众人数、座次、礼仪等方面弥补清宫升平署档案之不足;二是其中的官府演剧不仅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礼乐性质,而且绝少见诸其他文献,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从作者的戏曲活动与观剧感受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戏曲态度。  相似文献   

4.
《文学季刊》和《水星》是30年代北平文坛上重要的文学刊物。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期刊史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两刊诞生后在当时复杂的文坛上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支持左联却并不多为人知。本文将从两刊与左联机关刊物的关系、编辑的左倾、有意为之的京派味及茅盾对于两刊超乎寻常的关注等方面分析《文学季刊》、《水星》与左翼的办刊倾向。  相似文献   

5.
高田 《东南传播》2021,(4):54-5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信息的传播、宣传、创作的新闻观念,是被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时代的新闻论述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智慧.从新闻的发源出发,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概念,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以《新莱茵报》的编译出版成果为依托从使命责任观念、人民中心观念、党性原则观念、宏观视野观念、客观规律观念等五个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为新闻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对新时期新闻工作的宏观范式、人员素质和未来发展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促进作用,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6.
张莉 《兰台世界》2016,(16):132-134
《新青年》关注最久的话题之一就是妇女解放,并在新文化运动中引领了妇女解放思想的舆论导向。经历了贞操问题和易卜生主义的舆论高潮后,《新青年》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缘于自由主义妇女观的瓶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工人阶级妇女的崛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将《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解成理论宣传阶段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建辉的出版研究大致可作三方面的划分:一为书评研究,二为编辑出版理论研究,三为近代出版史研究。三方面相互关联、递进。他的新《新出版观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触及我国编辑出版理论界近十几年的学术兴奋点,既不失现实指导价值,还具有某种出版学术史方面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瑚 《中国记者》2015,(2):29-30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案例教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付梓出版。作为主要编撰人之一的笔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今中国新闻教育中的重量具有深切的体味,认定该教材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国新闻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的中国,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已被彻底改变,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10.
正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其恋爱经历如同他的文学名篇一样,焕发着迷人光彩。1927年,郁达夫在沪上邂逅杭州美女王映霞,一见倾心,为赢得芳心,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1928年两人结秦晋之好,成为"富春江上神仙侣"。然而由于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间渐行渐远,终以"协议离婚"分道扬镳。两人恋情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2):123-128
耿文光《目录学》一书有九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前者为刻本,后者为稿本,二者在内容上都与《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九卷本《目录学》与它在整体上体现为相互补充、彼此呼应的关系,所以读一书需要两本书互相参照方可见得全貌。而二十卷本与它则体现为互相融合的关系,即前者已经将内容基本融入了后者,所以观一书只要看后者便可。  相似文献   

12.
浅论当代日本青年的电视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张志在多种信息媒介复合并存、激烈竞争的当代日本,年轻人(从广义来讲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30岁以下的人)的电视观和视听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日本社会整体视听的发展趋向,因而这方面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为...  相似文献   

13.
《纸牌屋》第二季又火了.新一季同样13集一气放出,延续第一季的话题效应,第二季上载第一天,观剧人数就是第一季的八倍,其中不少人在周末一口气看完该季13集。面对这种“全民观剧”态势,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忍不住发推特专门“恳求”,先睹为快的人不要剧透。  相似文献   

14.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者、继承者,也是其丰富者、创新者。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自己运用报刊指导战争、指导政权建设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发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等方面的经验,用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并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人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新闻思想中。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5.
张婧 《青年记者》2017,(32):79-80
传播仪式观理论 詹姆斯·凯瑞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传播仪式观理论的提出,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传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而不是传递或运输.①自此,传播仪式观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与传播传递观简单描述为对信息的传递和运输不同,相比之下,凯瑞的仪式观理论把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② “窦”式《圆桌派》的移植与创新 《圆桌派》由优酷视频推出、窦文涛主持.嘉宾构成从“锵锵三人”变成了圆桌席上的四人,同样针对热点话题进行聊天式品谈.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如懿传》,还是好评如潮的《延禧攻略》,都能够先后引发观众追剧热潮。本文研究认为,这两部同题材、不同叙事视角的宫斗剧热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内容制作上精美绝伦,不仅都有实力演员和自带IP流量,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共鸣;二是宣发渠道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三是迎合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人们在观剧过程中或喜或悲地看见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黄丽娟 《大观周刊》2011,(33):37-37,23
《理想国》是第一本系统地阐述正义观的西方著作,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书中的正义观是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正义观是什么,实现正义的方式及对柏拉图所持正义观的评述三方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8.
董啸  薛可 《新闻世界》2013,(12):122-124
本研究从海峡两岸各选了一份代表性报纸,从篇幅、标题、题材类型、题材来源、评论类型、语言风格等六个方面,对两报在同一时期的社论进行内容分析,以探查两岸报纸在言论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两报在议题重点和题材来源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各自的操作模式也都比较稳定;但在子议题侧重点和操作多样性等方面,两报又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可望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9.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7,(12):75-76
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六个热线节目中,交通广播的《交通新闻热线》独具特色。在内容上,具有专业特色:专门反映交通领域的问题,为百姓呼吁和解决的也都是交通方面的问题;在节目形态和风格上,以百姓视角看问题,注重现场调查,追踪到底。所以,听这个节目,给人的感觉是:完整、痛快,不留遗憾。这是一个关注民生的好节目。  相似文献   

20.
梁思成发表英文版专著《中国建筑史图释》,旨在对外宣传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古老建筑,同时他的专著也诠释了他的建筑思想观,即建筑民族观、中西建筑融合观、建筑创新观、建筑保护观、建筑实践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