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食类短视频作为新信息的传播方式,对全民社交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同时也对自媒体内容发展方向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UGC模式下美食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UGC走向PUGC模式下美食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变化,最后探讨了美食类短视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取得长久的发展策略,以应对新媒介环境下美食类短视频行业的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媒介多样性的催化作用下,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美食博主成为短视频领域“现象级”的存在,自2014年由韩国传入中国以来,受众需求的助推和官方的纠偏使得铺张浪费、暴饮暴食的不良风气扭转,美食类视频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并以其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添砖加瓦。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受众、营销的角度切入,分析短视频平台部分高认知度美食短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而反思短视频平台美食板块的现实构塑意义。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虽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营销手段,但其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文章通过对抖音平台图书馆视频号的调查分析,发现内容营销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的核心,能够以内容为纽带提升用户关注度与黏性,从而实现营销目标。文章认为,图书馆短视频服务应加强内容营销理论应用,通过重视营销理论应用、有价值内容创建、内容场景化表达、重视数据分析、利用平台规则等营销策略,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增强图书馆短视频服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遵循整合营销理论的内容型营销、全渠道营销、参与式营销思路,在分析教学科研支持视角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类短视频推广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构建了以内容推广、渠道推广、全员推广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类短视频推广策略:创新知识类短视频内容生产模式与叙事方法,增加知识类短视频关注度;构建动态匹配师生教学科研情境的知识类短视频推广矩阵,强化知识类短视频传播力;打造线上线下用户互动式参与知识类短视频推广的场景生态,提高知识类短视频渗透率。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样式,在媒体融合中展现了强劲发展势头。信息时报社推出《烟火广州》系列短视频,以视角独特、内容生动、制作精良的美食节目传递出市民生活的“烟火气”,从街头巷尾的平凡场景中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发展活力,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6.
短视频是一种极具多媒介特色的视听产品,为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交流空间。“苗家阿美”账号具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特点,将其作为个案,从建构符号化场景、文化交融、情感展演等方面研究苗族文化在短视频中的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内容特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视频内容呈现的不足,以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在短视频中传播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以及实现民族文化融合提出建议,如加深场景的符号化、增强内容的文化传播价值以及推动文化融合增强认同感等。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短视频跳出传统长视频的桎梏,在兴起与求变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就美食短视频突破了印刷场景的局限后,在电子场景中体现的具象化、风格化、便捷化进行讨论,提出美食短视频的发展新趋势:乡土文化与新媒体的互相浸润。而乡村美食短视频场域的逐渐成熟,也让乡村景象得到合理呈现,乡村文化得到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和内容不断迭代,场景的建构成为短视频内容传播的重要特征。场景建构有助于受众获得多维立体的感官体验,同时有效生成用户画像。短视频的兴起也为出版业开拓了新的品牌宣传形式和图书营销渠道。图书类短视频的常见场景包括学习性场景、故事性场景、社交性场景、生活性场景。在具体的场景建构过程中,需要短视频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受众建构合适的场景,其应该包含具身体验、情感连接、文化浸润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1.
视频媒体不断出新,电视剧作为视频市场的中坚力量其广告营销手段出现新的方式。视频媒体为新媒体广告创造出新的传播形式,它不仅创新了品牌的传播方式,也重新定义了品牌的内容营销。众多电视剧制作人在品牌广告方面的创新,让内容营销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本文结合当下备受瞩目的《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等电视剧中的广告形式进行分析,以探究各品牌的视频媒体广告新形式所引起的内容营销产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作为一种移动化、碎片化、通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正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近年来,以河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主流媒体开始利用微信视频号的超强社交属性和传播势能,让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推广和多元传播呈现裂变之势,富有时代性地创新探索与全新尝试。以河南卫视微信视频号为例,具体分析我国省级主流媒体微信视频号的创新传播策略,即打造独特定位与优质内容,引导社会主流价值回归;塑造平台型媒体架构,达成传播效果最大化;以内容为圈层媒介,培育用户关系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升级的可行性策略,以期达到提高短视频的播放量和增强自媒体竞争力的效果。【方法】通过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现阶段自媒体短视频的主要类型有新闻资讯类、娱乐搞笑类、生活记录类等。【结果】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自媒体短视频类型多样,但是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问题,进行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升级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打造优质自媒体团队、提高短视频制作水平、推行“短视频+电商”和“短视频+文旅”等跨界合作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短视频内容升级的具体方法,保证了自媒体能够稳定输出优质作品。  相似文献   

14.
田维钢  刘倩 《当代传播》2022,(6):90-94+107
复杂适应性理论是第三代系统理论的代表,自媒体短视频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呈现出计算不可化约性、非遍历性、涌现现象和根本不确定性四个复杂性特征。短视频中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公开传播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严重危害网络空间生态环境。针对自媒体短视频复杂系统中不良内容监管的困点和难点,亟待讨论其产生的深层逻辑,提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监管机制。在复杂适应性视域下的短视频监管路径要以政府机关为主导,从行业协会进行垂直把关,对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生态的分层级把控,对用户进行合理引导,内容生产者要把握住创作的责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化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家东 《青年记者》2017,(11):72-73
近两年,在短视频行业发展呈井喷之势的情况下,自媒体开始发力于短视频,壹读视频、一条视频、Papi酱短视频、陈翔六点半等自媒体短视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获得商业资本的青睐.短视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流量,相比图片、GIF动画,短视频的流量需求更大.4G技术的发展,为短视频的兴起提供了技术支持.有了智能手机,人人都能成为内容生产者,推动了短视频的繁荣.而在所有的短视频中,自媒体短视频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与形态特征.对自媒体短视频的观照最能解释短视频兴起与移动互联时代之间的关系,笔者以自媒体壹读视频为例,探讨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短视频的兴起与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短视频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主流媒体的视频号起到了引领作用,自媒体亲历式短视频在微观层面进行信息传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从传播渠道、内容生产、用户互动等层面对抗疫短视频进行分析,探讨抗疫短视频得以优势传播的原因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晨 《传媒》2021,(22):67-69
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形态表现出独特结构,比如,以移动为场景的内容建构、以数据为架构的精准推送、以人际为纽带的交互推广、以情感为内核的受众融合.然而,主流媒体也面临题材内容受限、传播语态转变、商业变现困难、同质化程度高等传播壁垒.对此本文认为,主流媒体要扬长避短发挥专业优势,加速品牌年轻化转型,积极开辟垂直领域,拓宽跨界合作模式,通过提高价值引导力推进媒体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行业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文字走向短视频,短视频自媒体蔚然成风。新的阶段,具有专业创作团队、优质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的短视频,才能形成竞争力。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研究线索,结合二更视频的实际案例,分析短视频自媒体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佩佩 《青年记者》2017,(32):98-99
“日食记”用户心理需求分析 “日食记”为上海罐头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美食类自媒体品牌,自2013年年末起以美食与猫的治愈系短视频走红网络.目前微博粉丝839万,微信粉丝近百万,在优酷、爱奇艺、芒果TV等门户网站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过亿.在千万自媒体中,凭借着优质的内容输出和粉丝影响力,“日食记”有其独特的魅力.为调查用户心理,笔者通过问卷星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22份.在122份问卷中,有37.7%即46个人看过“日食记”,也就是平均10个人有3.7个人关注过“日食记”.笔者结合问卷,分析了“日食记”用户的心理需求如下: 1.接近性心理需求.在中国,吃是永恒的话题.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美食社交是人们社会互动和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美食分享推荐和美食APP的火热提供给网民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庄雯雯  杨颖 《东南传播》2021,(4):123-125
同网络媒体的平台优势相比,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方面.在台网融合的趋势之下,电视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挥内容生产所长,寻求网络平台合作.本文以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探讨电视媒体如何在坚持"内容为王"理念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汲取短视频的微叙事模式、探店"Vlog"和网络综艺等网络化制作与传播经验,借鉴平台宣传策略和分季播出模式对纪录片进行内容运营,以最大程度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