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培 《东南传播》2020,(8):130-132
自2018年起,新的短视频形式Vlog(视频微博)在国内逐渐兴起,通过展示作者私人领域形成"后台前置"效应受到关注。但随着Vlog行业的发展,其场景交互渐趋复杂,呈现出"前台"与"后台"的"中区"化融合,并重构梅洛维茨理论中由于"后台"不断暴露而遭祛魅的话语权威。以倍受关注的"康辉的Vlog"为例,解读其"中区"行为展示、分析其重构视频主体话语权威的过程,认为官方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变更话语方式,且在以Vlog为代表的多次创新实践中,以话语权下放为起点,最终加固了自身话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不管麦克卢汉在媒体不发达的年代里遭受过怎样的批评和嘲讽,如今他的一个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从地球村的预言到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提出再到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划分,无一不闪烁着他耀眼的思想光芒。本文试以微博为例,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集群行为又称集聚行为,由于其独特的群体心理特征和社会影响力,一直是众多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等多学科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关于集群行为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戴维·波普诺的观点,他认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发生的行为,①.  相似文献   

4.
于冬梅  王玉伟 《新闻世界》2013,(11):158-160
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是其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重要砝码。本文结合对绥化学院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了微博平台上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博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即时传播媒介,互动性强、媒介整合度高、强弱连接有力等是其特点;本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作为研究案例,从微博事件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的角度来解读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特点作系统性考察,从而正确把握微博事件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政务微博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问政渠道,要想充分发挥问政功能,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民微博为例,政务微博中存在建设热、发布热、娱乐热和群落热等几个突出特征,同时存在运用冷、听取冷、务实冷和制度冷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运用、听取、务实和制度等几个问题解决了,政务微博才能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真正有效的问政渠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网民对苏家权事件的评论文本数据为样本,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认为在此次事件中网民表现出了高参与性、高互动性、高针对性、相对扩展性、情感倾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也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新闻理念,面对新技术和新理念,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变革成为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焦点。本文着眼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融互通的产物——微博新闻,并以"@中国新闻网"为例讨论微博新闻。  相似文献   

9.
王旭  王松 《东南传播》2011,(8):144-146
在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大幅度扩展,全球文化资源得以重组和整合。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地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的深层结构中,从而使得媒介文化呈现一种新的特质。本文在研究新浪微博“风云榜”的名人微博、草根达人微博排名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榜单背后的深层含义。解析新媒体的宠儿“微博”,是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媒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蒋露 《新闻世界》2012,(11):70-72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公民新闻时代的画卷正在展开。如何界定“微新闻”的概念,如何正确地引导微新闻的发展,如何发扬传统媒体的新闻优势,成为传统新闻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结合具体的数据统计,重点分析官方媒体“微新闻”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口探讨传统媒体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和内容不断迭代,场景的建构成为短视频内容传播的重要特征。场景建构有助于受众获得多维立体的感官体验,同时有效生成用户画像。短视频的兴起也为出版业开拓了新的品牌宣传形式和图书营销渠道。图书类短视频的常见场景包括学习性场景、故事性场景、社交性场景、生活性场景。在具体的场景建构过程中,需要短视频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受众建构合适的场景,其应该包含具身体验、情感连接、文化浸润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2.
赵梦溪 《新闻世界》2010,(11):184-185
本文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首先梳理了作为新兴传播媒介的微博的传播特征;进而从传播方式的统合、传播内容的偏向两个方面重新审视这一具体媒介形态,探讨其对整个媒介环境的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振声 《新闻大学》2013,(1):119-129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兴起,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大学生微博用户为主体,通过文献梳理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微博依赖测度标准与微博使用的主要媒介需求.后期通过定量调查结,分析发现微博依赖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便捷的媒介接触促进了微博依赖的形成;微博依赖既是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  相似文献   

14.
报纸微博是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延伸,是新旧媒介融合的代表。微博对话的展开来源于"传—受"双方的互动,微博发布内容与时间的特征基于理想的传播预设,但读者基于多种原因的误读、错读使得这种理想关系破裂,因此媒体需要搭建新的对话形式,即通过把读者评论主动纳入自身文本的行为,建构起平和、理性的网络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5.
邢长远 《传媒》2018,(3):76-77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微博系统中形成了由生产、传播、消费、反馈的信息流,其中微博语录是最强大的信息流.微博舆论的形成、传播和演变有其一定的规律,做好微博舆论引导,就要把握这些规律,并据此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90后"从未成年时期开始接触互联网,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群,他们对于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十分熟练,善于通过网络进行自我表达。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90后"在新浪微博中的社交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层对于"90后"形象的认知差异,以此反映代际之间的冲突与调和过程。结论认为"90后"是构建自身社交媒介形象的主力军,代际之间的沟通与误解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17.
潘蕃 《新闻世界》2012,(11):140-141
近年来,很多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受到了以微博舆论为代表的网络民间舆论的影响,使独立、理性、公正的司法审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试从网络媒介及网络社会角度探寻“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以及规避方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的普及,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直播时代,"微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人都能成为直播者,但其具体形式和应用却是多样的。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试图探析"微直播"的形式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0):49-56
研究主要通过"大阅兵"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具体分析被传统媒介预构的"媒介事件"话语共识,在自媒体平台到底存在话语解构危机还是共识重建效能?研究发现: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构成一个不同言论相互影响的"诠释社区",但这并不影响专业媒介在"媒介事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时,这种网络围观和集体协商过程也伴随着冲突与"脱轨"的话语显现,但其中的一些"抹黑"或"破坏"性信息,只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下的边缘性存在;同时,微博评论的立场与原微博立场有较大联系,负面立场的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这警示各大传播主体应积极利用微博平台理性表达自身观点。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近几年来热门的新媒体,本文简单分析了微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并选取了一个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微博热门话题微博打拐为例进行符号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