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迷信"文化包含传统迷信元素的网络化呈现以及与"网络锦鲤"祈愿相关的娱乐化内容,为青年的焦虑与迷茫情绪所推动,是一种以不断更迭流行的个体或某类文化为对象,以"转运"和满足情感体验为目的,具备一定祈愿色彩的网络俗信与传播行为。通过研究"网络迷信"文化的特点与产物,多角度辩证分析青年进行"网络迷信"的原因,将有助于构建网络新生态,为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如今,手机早已从最初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转变为集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双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媒体,手机用户也从单一的通讯工具使用者转变为多元的媒体参与者。在中国7.96亿的手机用户群中①,18~35岁的青年用户占90%以上②,已成为我国手机用户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赵红勋  王婉馨 《视听》2021,(5):200-202
在互联性、移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多重技术嵌入下,雨课堂钉钉智慧树腾讯会议等各类新媒介在线学习平台不断涌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青年群体作为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介的重要参与主体,积极地投身于在线学习实践.本研究以腾讯会议的青年用户为对象,通过质性的深度访谈研究方法,考察了青年在线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文化是以网络为基础、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对当代青年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当前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塑也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以相关问卷调查为基础,深入探析网络流行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思政工作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网络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体环境与移动传播语境下,信息生产与消费方式巨变,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青年的心理结构、媒介使用、政治参与角度出发,聚焦其常用、善用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文本分析和在线访谈,分析目前正能量思想传播模式与方案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影响传播效果的问题,从平台、形式、内容、路径四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与禁忌语不仅是语言现象,更反映出了社会的结构性压力对青年群体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青年群体的信息时代"网络原住民"身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资本的介入,青年群体由"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退化成注意力经济的消费者。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焦点小组访谈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属性和语义运用两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与禁忌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群体事件也陆续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面对这些新型的群体事件时,应该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和是怎样发生的;网络在这些事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互联网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发展带来变化,媒介环境早已从单一走向多元,新的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作为当前互联网的最大使用人群,青年群体视频新闻的消费特点于视频新闻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晓丹 《今传媒》2014,(7):31-32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网络舆论呈现出了区别于传统社会舆论的新特征。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对群体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大众心理学的视角,重点对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对网络舆论的形成,扩散,消失等一系列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首先分析出当下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的人际交往现状,包括这类群体人际交往的目的、内容、对象、方式以及受到的人际交往的影响;其次,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得出网络媒体从业青年人际交往的五个特点:趣缘性、内容的多样化、强连接、影响的广泛性以及交往过程中所呈现的合作性;最后,分析了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以及人际交往对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14-115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一些网络群体事件中。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我们应如何面对?应该看到在网络事件中所蕴涵的是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顺婵 《视听》2023,(3):66-69
网络广播剧与猫耳FM中深耕二次元领域的亚文化特性相结合,吸引了青年群体的关注。在他们使用猫耳FM收听网络广播剧时,形成了后现代时期青年群体以网络广播剧为链条的自由出入的流动场景、以仪式展演作为生活方式塑造文化身份、通过新式部族形塑虚拟自由文化共同体以及亚文化资本与资本合作突破次元的具有后亚文化特性的行为现象。由此,在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关注热点,促进我国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向的积极引导时,也可以探索扩大网络广播剧传播范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孟树 《东南传播》2021,(3):62-64
新时代的到来,给红色影视这一传统影视类型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空间.为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挺进影视主体受众青年群体的市场,不少红色影视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不再进行传统的说教和价值观的强势"灌输",而是扎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借助各类平台的优势,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影视创作.各类影片呈现内容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有很多值得更加精进的地方.基于此,本文通过同类题材红色影视《中国机长》和《空天猎》比较,旨在从两部新时代颇具代表性的影片中,积极了解两部影片所做的创新探索,从比较分析中发现优点借鉴经验,且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进一步探索红色影视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攀升和数字化带来的消费推动力,一个消费全面升级的时代悄然来临。伴随着数字技术成长的青年群体成为消费时代的主力军。其中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消费者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消费情况,从而催生出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的新消费市场。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设计相应调查问卷,从社交媒体广告对青年群体的消费情况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为社交媒体广告主和青年群体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无论是网络群体事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裹挟力,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敏感的神经,正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到启示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后PC时代特征,并孕育出绚丽多彩的交往工具与平台。基于网络平台构建的社会群体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即关系紧密的小型群体,与关系疏散的庞大群体。基于对新型社交群体特征的阐释,深入探讨群体交往的形成要素以及交往平台的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杨亚晶 《新闻前哨》2011,(7):116-118
中国互联网在近年迅速发展,青年网民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结合网络热点事件,对当代中国青年思想的浮躁状况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耿书新 《今传媒》2022,(10):25-27
随着“技术赋权”转向“传播赋权”,受众在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话语表达更趋多元化,青年群体则主要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表达他们的情感意见和诉求,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表达呈现出拼贴、挪用以及“土味”等特征,但是,这种戏谑化、时尚化的话语也给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较大冲击,甚至影响了新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因此,本文提出要正面引导和规范青年群体的网络话语表达,以对弘扬主流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话语空间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模因指具有高传播力、强模仿性、不定向变异的文化传播因子。本研究借用西方模因论,通过观察与分析"官宣体"的产生、传播和演变过程,探究模因与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模式。具体研究以2018年10月16日热议的"官宣"体为例,解释强势模因的成因,并通过解构个案发现模因在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作用方式与模式,经遴选后的模因含有文化培植力,具备文化在生产与扩散能力。最后,研究提出在青年网络文化的结构空间中若能部分过滤负面模因,可巧妙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年流行文化的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