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8年6月1日,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主旨的《中华医药》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作为中央电视台惟一一档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健康栏目,《中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1日,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主旨的<中华医药>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面世,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界惟一一档以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健康栏目.  相似文献   

3.
缅甸与我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依,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在缅甸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关注缅甸人民健康,如何更好地在缅甸传播中医药文化成为了中医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分别从海外中心、孔子学院、友好协会、传统医药学会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医药在缅甸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中医药文化在缅甸的传播发展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4.
刘点点 《传媒》2011,(7):46-48
199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的《中华医药》是我国电视养生类节目的发端,栏目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提供权威的健康医药资讯。几年间,各地电视台创办的养生节目逾百档。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后,电视养生类节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我的健康我做主》,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天津电视台的《健康大学堂》,浙江电视台的《健  相似文献   

5.
壮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医药是壮族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壮医药,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壮族先民在治病救人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偏方、秘方和疗法是宝贵的文献史料,发掘和整理好这些文献对维护壮族文化、传播壮族医药以及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广西壮族医药文献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医药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壮医药,为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壮族先民在治病救人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偏方、秘方和疗法是宝贵的文献史料,发掘和整理好这些文献对维护壮族文化、传播壮族医药以及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业务研究     
创办于1998年的《中华医药》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来,《中华医药》始终坚持"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实效的服务内容、亲切的节目风格、精  相似文献   

8.
<正>“瞄准科技前沿,促进药械技术服务新机制,建立真正的大众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这是势在必行的道路。”中华文明有独特的文化源流,我国要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健康之路。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对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探索始终未停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韩德民认为,探索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健康之路,健康中国就有了内涵和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9.
医药健康类节目是我国广播电台中普及率很高的一种节目类型,但广播研究者对此类节目的梳理和思考并不多见。北京电台的健康节目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的诸种形态,如健康医疗知识讲座、主持人讲解播报型健康知识节目、中医药保健品或社会性医疗机构广告等。通过对这些典型节目的分析,可以观察和解析我国医药健康广播的整体样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央视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为例,阐述了健康传播作为文化与民族认同建构的主要方式及其在中西跨文化传播中推动文化自觉的可能,提出应该重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研究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11.
"信息疫情"治理、健康信息寻求、新冠风险感知,以及疫情信息传播上的媒体表现,是当前我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热点,但也存在对普通群体健康的关注还不够多元、缺乏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较少关注精神健康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特定文化中的特定健康问题,聚焦社会文化语境对健康的影响,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特色的理论与视角.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1日,恰好在"儿童节"当天,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主旨的<中华医药>栏目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呱呱坠地.栏目从一个幼稚的孩童经历了10年的成长,虽然大多数经过10岁的电视栏目,都会进入未老先衰的周期,但<中华医药>至今却依然是全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翘楚,生机依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3.
《尔玛思柏——中国羌药谱》一书从选题确定到编辑出版,历经3年多的时间。该书是我国羌族的第一本药谱,改写了"羌无药书"的历史。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羌药体系,为本民族预防和治疗疾病做出了贡献。由于历史的演变,羌族文字失传和历代战争的影响,羌族医药除零星资料外,已无详细的记载。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羌医药只能以口传拜师的方式沿袭下来。千百年来,羌医药一直沉睡在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14.
刘祎 《声屏世界》2011,(8):36-36
作为健康传播的分支,医药类健康传播侧重于医药。近些年来,一些违法、虚假、夸大的医药电视宣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人们开始注意与医药相关的电视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浪潮借助互联网的利器,催生出一个迥异于传统精英媒体人的"网络自媒体主体"。这些人具有世界性眼光,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弘扬正能量为价值旨归,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他们大都欠缺基于"文化自觉"的"交往理性",对文化传播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甚了解,这就给我国现阶段的媒体生态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鉴此,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协调的伦理责任意识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统一、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新闻出版市场体系、大力推动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出版物发行网点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西壮瑶医药文化“走出去”为导向,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以“5W”传播模式为分析框架,厘清各传播要素在壮瑶医药文化对外译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壮瑶医药文化对外译介体系,探索壮瑶医药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的可行性路径,为广西壮瑶医药文化乃至全国中医药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标题党"现象是网络媒介文化的"畸形儿"与"衍生物",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不良影响,促进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对出版性质认识的历史轨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出版性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将出版视为"政治工作",同时又明确出版属于"文化事业"、 "经济事业";到将出版看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再到重新认识到出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的历史进程.对出版性质的认识是与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相适应的.改革开放后基于对出版性质认识而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出版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不断上升,高影响力的期刊也不断涌现。医药大学学报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至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学科分类代码为D02的医药大学学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检索,对该类期刊的基本信息、主要引证指标、数据库收录情况及重要获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对其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