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璐 《传媒》2021,(2):94-96
数字技术发展促使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形式,数字叙事、互动叙事成为电影叙事学新的关注点.VR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在感官体验上使电影呈现出前所未用的奇观景象,继而激发起对VR影像叙事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对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入手,对比VR影像与传统电影在叙述机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叙述和演示的关系为切入点,寻求建构一种VR影像叙述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电影导演帕索里尼曾说过:"电影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电影的"语言"即指叙事的方式方法。所谓叙事学并非是片面的文化作品内容的研究,而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分析。在后结构主义时代的今天,叙事研究依然是讨论多种电影语言与文化事实的基础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谢培 《东南传播》2013,(6):92-93
电影中的叙事是电影和观众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叙事不单单是影片情节的介绍,其中隐含了很多的信息,这些隐性的存在是一种现实的细节,也是电影人物形象饱满之所在。电影叙事学中的某种内在的东西在《听风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乏一种局限和过激,电影中存在的一致性和复杂性都于无形之中穿插在各种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影像现实与歌舞虚拟交替相融的叙事形态和了无痕迹的交叉剪辑,好莱坞歌舞片成功建构了歌舞类型电影叙事复调化新语态。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出发,将歌舞片置于电影历史沿革中探寻其叙事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逐步呈现复调化现象的过程,探析其平面、立体、多线条、多维度的复调思维叙事方式在电影中的运用,试图诠释歌舞叙事系统的构建,窥探典型歌舞类电影的特点,力求总结出好莱坞歌舞片影像叙事复调化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的战争史诗大片《金陵十三钗》从学生书娟这位女性的视角出发,用追忆式的旁白讲述故事的始末,堪称南京抗战题材电影叙事的典范.文章首先梳理了以南京为题材的系列电影以及张艺谋系列电影的叙事,试图探讨影片《金陵十三钗》叙事的典范性.接下来主要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对影片展开研究,详细剖析女性视角的叙事方式在影片中的展现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叙事理论与电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视图像叙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的强势 ,使电视叙事方式成为当下叙事学研究的主题。叙事学不仅为电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而且为学术争鸣提供了新的整合渠道。本文在深化电视叙事理论研究意义的同时 ,探讨了其体系建构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和普罗普民间故事分析的影响,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叙事学。顾名思义,叙事学就是研究叙事的文学,叙事则是对故事进行叙述。而新闻,众所周知其定义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是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因此新闻也是一种叙事。本文将从叙事学视角,对新闻写作视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和江苏卫视《人间》均是大众类谈话节目,话题平民化、情感化、生活化,讲述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声画兼备的音影叙事文本,运用话语、画面、文字、音响和音乐作为叙事载体,因此,可以借用电影叙事学的关于叙事者的理论对谈话节目进行分析。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中,叙事的主体被分为暗隐的“大叙述者”和明现的“次叙述者”。  相似文献   

9.
巩攀 《今传媒》2011,19(1):87-88
2008年,宝莱坞影片《未知死亡》横空出世,创造了印度电影新的票房奇迹。本文试以电影叙事学理论,对《未知死亡》的叙事结构、时序排列、关键点和悬念的设置、叙事层次的过渡和衔接等电影叙事学的基本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本片全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电影《地久天长》为蓝本,从身体叙事学理论入手,深度挖掘该片中身体叙事中的隐喻表达与创伤记忆、身体叙事中的情感化审美阐释和身体叙事中的生存哲学三个维度的文本逻辑,极尽勾勒了中国平民史诗的生活图谱和记忆景观,并最终呈现出电影作者王小帅对时代悲情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意旨。  相似文献   

11.
华进 《当代传播》2013,(2):27-29
媒介不仅是叙事的手段,影响叙事的方式,左右叙事的观念。网络媒介有着区别于传统媒介的鲜明特征,这种特性深刻地影响了新闻叙事的方方面面,甚至对传统叙事学观念进行了重构。与此同时,叙事学也在媒介变革的大背景下不断转换范式,并最终孕育了后经典叙事学的分支———数码叙事学。以数码叙事学为指导,探讨数字时代新闻叙事的转型与观念重构,对新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小说理论相比,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西方经典叙事学从文本外部转向内部,致力于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研究。鉴于这种片面关注叙事作品形式而忽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的倾向,8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意识形态研究。但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轻视作品艺术规律和特征的做法也会使文学研究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人们开始再度重视叙事结构和形式的研究,并认为叙事作品的形式审美研究与历史语境的研究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这就是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促成了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在后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有的学者关注一般结构形式,有的学者关注具体作品分析,但构成后经典叙事学主体的则是“理论十批评”,即借鉴、改造和新建叙事结构模式.将之用于叙事批评,而在这种批评中人们也有意识地将结构形式研究与意识形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学好新闻叙事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挺 《军事记者》2003,(1):28-29
在新闻改革浪潮不断冲击传统新闻理论大堤的情况下,新闻学界需要有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探索新的采写方式,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闻叙事学就值得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好好探索和研究。新闻叙事的本质新闻叙事学是研究新闻叙事的本质、属性、功能和形式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切新闻叙事作品和新闻叙事行为。特别是承载一定信息的符号如何更好地表现传者的认知态度、意图等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何为新闻叙事。新闻叙事的本质是新闻信息的传递,它研究的是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如何流动,以及这一信息所产生的认识和情感信息如何流动。新…  相似文献   

14.
易平 《大观周刊》2012,(17):19-20
苏珊· S· 兰瑟所建构的女性主义叙事学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依据,从女性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文本进行阐释,将叙事行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式研究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就苏珊· S· 兰瑟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一文,旨在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研究案例,结合电影叙事学和休闲学理论,从叙事元素、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三个角度探析该电影的休闲叙事策略,从基层的感性娱乐,中层的审美意境,顶层的诗意生活三方面提取休闲叙事成功因子,以期为同类型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叙事学角度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进行了分析。影片一系列对立冲突的符号和声音,深层叙事的平行对位,构成了复调叙事,形成了内在意义的生成方式。外层叙事的解构和权威叙事者的缺席,留下了大量的阐释空白,形成多元阐释。因为影片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研究影片的叙事特点,认识影片的隐蔽的意义结构就具有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电影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认知电影理论”创始人大卫.波德维尔对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是缜密而周全的。在此,笔者将在大卫.波德维尔对电影形式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优秀影片分析,探析电影“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期待”“形式”与“意义”的内在叙事逻辑。一方面论证形式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帮助读者从过往直觉方式的观影惯性中跳脱出来,实现多维分析、理解创作者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国内家庭伦理题材电影频频现身荧屏,影片在再现现代人的生活、家庭关系及情感问题的同时,也拟态建构了家庭伦理道德镜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文章采用叙事学研究,从叙事内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剖析当下家庭伦理题材电影对婚恋观的建构,研究发现家庭伦理电影虽然在第三者形象的塑造方面符合传统道德谴责的特质,但叙事者角色发生重大转变,男主人公与第三者成为主要的叙述者,影片已经打破传统"家"的统一观念。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非虚构的叙事文本,人物类新闻作品是研究新闻叙事学的重要范本。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文本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剖析深度报道作品的叙事规律,探讨叙事学策略对于新闻作品内容建构的可能性功能以及叙事学理论对新闻业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斌斌 《新闻世界》2014,(8):286-288
本文对电影《美国往事》中的暴力内容进行分析,以内容分析法对该片中的暴力内容的场景、形式、性质等做具体的分析,从叙事的角度分析该片中暴力内容对电影的主题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