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新加坡教育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坚持德育为首,明确德育目标,重视德育内容改革,加强德育实践和优化德育环境,保障了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府提倡各族在保持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并发扬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系统,以助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新加坡这一思想可以说始终贯穿在学校德育的发展中,面对多元文化的现实,新加坡中小学制定了多层次的学校德育目标,多元统一的内容及相适应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教育在多元化的碰撞中,坚持德育为首,明确德育目标,重视德育内容改革,加强德育实践和优化德育环境,保障了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琳 《文教资料》2012,(23):142-143
实效性是德育的目的和归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高职校德育实效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多元文化的新视角,分析德育受到的外部影响及其内部因素,从而探究高职校德育实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从高职德育目标与多元文化不融通,高职校园文化过度形式化、职业化、简单化,高职德育内涵与社会文化的脱节三个方面阐释了高职德育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在此基础上,从德育内容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德育环境宏观与微观的融合、德育活动与德育实践空间的拓展三个角度提出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文化德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从高职德育目标与多元文化不融通,高职校园文化过度形式化、职业化、简单化,高职德育内涵与社会文化的脱节三个方面阐释了高职德育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在此基础上,从德育内容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德育环境宏观与微观的融合、德育活动与德育实践空间的拓展三个角度提出了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文化德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剖析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其特质:即多元统一性、国家意识主导性、传统价值观创新性和东西文化融合性。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一个化呈多元件,然却没有哪一种化居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新加坡化上的这一特点,既不同于世界上各大地区的化,与东南亚诸化多元性的国家相比也有异同。本拟就新加坡化多元性的成因进行探究、以期提供理解这一亚洲小国在诸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的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德育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德育理论和德育实际结合的指导思想,走出误区,从传统德育文化、中国现代德育文化和西方德育文化中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德育文化资源,探索一条既能学习西方经验,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选择.德育作为思想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其发展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日本社会已形成多元的社会文化存在.多元文化对日本德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日本德育也体现出多元化特征.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日本德育与多元文化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1.
从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等几方面论述新加坡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全社会不同族群共同认可的“国家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中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应从强化政府行为,突出高校德育重要地位、加强德育实践,构筑立体道德教育网络和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几方面着手,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浅究科尔伯格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引导学生正确道德判断、实际践行和学生内省三个渐进途径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问,建成一套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体系。该体系形成于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独具特色。其成功与符合国情的道德价值观、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权威型”政治的保驾护航等密切相关。其成功的经验与启示,对我国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应该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因此教育的首要要素是道德教育。而现如今的学校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亲缘关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要使学校教育返回本真的教育,就要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纷繁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德育受教育者个体需要未得以满足和实现、德育目标“高大全”、忽视德育的个人享用性、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方法粗糙、德育方式简陋、德育评价扭曲等原因,高校德育实效性十分低下。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与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走“主体育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抓住特色开展德育工作更是高职德育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学生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最广泛的途径,是道德之于个体意义或价值实现的有效载体,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兴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5-10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与超越性要求更高。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显现出实质性弱化的趋势,影响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因素及家庭的影响,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的形势对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要树立德育为先、提倡渗透、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新德育理念,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雷芳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4):125-127
以德治国,在大学德育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大学德育长期低效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作一探讨,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