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调查目的:我国中学生的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性知识掌握、性行为表现以及性意识形成,常常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前几年我们曾有过一些零星的调查,但不够系统,因此在制订教育决策时把握不准。此次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的、定量的调  相似文献   

2.
一、山西省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性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目的对成长中的一代在青春发育期的性生理心理发展的调查研究,长时期以来一向是我国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大量传播,中学生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性意识过早觉醒、早恋、传抄淫秽手抄本和性罪错等现象.对中学生的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性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性教育方案,就成为我国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社会学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把《青春期教育研究》列为"七五"期间国家教委级重点科研项目,成立了以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现状调查,探讨其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为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叛逆心理量表》,对桂林市131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叛逆心理更多地表现在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相对较少;男生的叛逆心理较女生更明显,高一学生的叛逆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的叛逆心理越明显;独生子女在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和城市学生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表现明显;学习表现越差的学生,其叛逆心理表现越明显.结论:内心的叛逆是中学生的一种成长经历,是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完善、形成的关键时期,自尊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和高级心理需要。因此,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自尊心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学生自尊心理发展现状的调查 所谓自尊心,是自我尊重并要求别人承认、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一种道德情感,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由幼稚渐趋成熟的时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正呈蒸蒸日上之势,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探讨了心理教育与中学生心理问题,对比了心理教育课程与学校心理咨询的特点,并以模块的形式来突出对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全面分析中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引导、互动,达到预的心理教育课程目标.心理教育课程要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心理发展和完善的信息,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一、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  相似文献   

7.
用“规范”导行,争做文明人──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体会银川二中朱鸿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总结了几十年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经验,并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及思想发展情况制订的,贯彻《规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人民优良的道德传...  相似文献   

8.
所谓心理教育,是指学校采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呢?首先,进行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学生早恋,即是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又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有严重影响,对中学生的身心位康亦十分不利.对此家长操心,学校着急,但苦于没有良策,教育效果不理想。如果能在中学生中认认真真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学生在政治、品德、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行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发展,成为最好的公民.  相似文献   

10.
调查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据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约2/3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和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具有现实性、迫切性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近两年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学时代是人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中敏感与困惑、理智与思考、自信与怀疑、进取与冲动等心理现象交错出现的时期。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也不断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学生性生理的发展,随之也出现一系列性心理的变化,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性心理的朦胧性、神秘感和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等.对中学生性心理的调查分析,能使我们了解他们在进入青春期和第二性征出现后的心理状况,就如何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性道德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心理素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和心理学界的重视.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的研究[1][2]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对青少年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还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专门的心理素质研究.目前,我国对心理素质的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传统主题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与测试工具的编制和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分析等.文献检索尚未发现以中原地区中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区中学生为对象,集中研究不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差异,以期为发展中原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绿色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教育、人际交往心理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系统绿色教育.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处理不好.往往容易导致各种矛盾和心理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绿色教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严重影响我国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将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以及心理教育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特质,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同伴关系是指中学生之间在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完善人格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教师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同伴关系对处于青少年期这一发展阶段之中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正确对待,因势利导,做好教育与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中学生焦虑量表和中国中学生抑郁量表对新世纪高中学生进行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中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对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二千余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实际调查中,分析了影响动机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培养与激发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良好动机的心理依据和有效途径,提出了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供中学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近年来,有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有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