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雪是著名的白族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晓雪选集》,涵盖了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的主要作品,展现了晓雪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可以集中地进入这位吸纳着他故乡苍山洱海的乳汁和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代诗坛和少数民族文学界,活跃着这样一位作家,他用三副笔墨写作,主要写诗,搞文学理论批评,也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他集杰出诗人、优秀的诗歌评论家和任劳任怨的文学组织工作者于一身,可以说"三位一体".他就是大家熟悉的白族诗人晓雪.  相似文献   

3.
白族诗人晓雪出版的诗集已有&;lt;采花节&;gt;、&;lt;苍山洱海&;gt;、&;lt;爱&;gt;、&;lt;绿叶之歌&;gt;、&;lt;晓雪爱情诗选&;gt;、&;lt;晓雪诗选&;gt;等九种,其中&;lt;晓雪诗选&;gt;和长诗&;lt;大黑天神&;gt;都曾在全国获奖.他还创作有&;lt;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gt;、&;lt;新诗的春天&;gt;、&;lt;诗的美学&;gt;、&;lt;诗美断想&;gt;、&;lt;诗美的采撷&;gt;等诗论专集和多部散文集,其论文&;lt;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诗歌&;gt;也曾在全国获奖.这说明作为诗人和作为评论家的晓雪是二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存在.我认为,无论是以历史的眼光还是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其诗都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应是其诗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它说明,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个性和风格的东西,往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当夜的灯火闪亮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四周山坡和谷底的时候,首都剧场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第四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隆重开幕了。我和云南诗人晓雪受中国作家协会的委派,飞行30多个小时,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麦德林,应邀出席这届诗歌的盛会。这届诗歌节共邀请了30个国家的6O位诗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也是诗星变革的夜晚,可容纳16OO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主席台后墙为一巨幅会标,全面是用西班牙、葡萄牙、德、法、意、中、日等国文字书写的“第四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麦德林市市长特别激动,上台致欢迎词,说:“感谢各国诗人为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情思绵绵>是白族著名诗人晓雪于2005年出版的散文集,全书共收35篇散文,其中记述了作者与亲朋故旧、良师益友等40多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晓雪老师真诚厚道的人格魅力及良好的文风.   ……  相似文献   

6.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7.
约在一百五十年前,1837年2月,俄国大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决斗而死。普希金夫人形象的某些重要方面,有的为人所共知,有的则暧昧不清。因此,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有人说她是“祸水”,有人又几乎把她捧到守护天使的地位。那么,娜塔丽娅·冈察罗娃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一封臭名昭著的匿名信曾给大诗人普希金带来厄运,给俄罗斯带来空前灾难,给世界带来巨大损失。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人们尚未搞清它的作者是谁,以致某些通俗作品认为,诗人的死是“民族的悲剧……变成了庸俗的家庭争斗:丈夫、年轻漂亮的妻子及其家庭的破坏者——一位美男子,年轻的近卫重骑兵军官”。当然,导致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原因的。1836年11月4日,普希金收到了一封诽谤他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对他不贞的匿名信,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与尊严,普希金毅然决定同丹特斯进行决斗,因为丹特斯早就在追求娜塔丽娅·冈察罗娃。但是  相似文献   

9.
马雅可夫斯基是前苏联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他离开人世5年后的1935年12月17日,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对马雅可夫斯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而且现在还是我们苏维埃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但这位一生追求进步、参加过地下斗争、坐过牢、写过无数美丽诗篇、  相似文献   

10.
《大理文化》2011,(9):55-55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理文化》2011,(11):52-52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学学生座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刊编辑部一九九四年初,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向学校有关部门建议,在全校开设一门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有关部门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于九四年下半年正式布置了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来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反应十分强烈。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伟大的民族魂姜思毅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成长于本世纪初贫弱多难的祖国,发展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青少年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浸透...  相似文献   

14.
《大理文化》2010,(3):58-58
经大理电视台、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大理文化杂志社共同商议,决定联合举办"2010首届‘魅力大理.精神家园’诗歌大赛"征文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省内外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征文将通过刊发"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诗作,以诗歌独有的艺  相似文献   

15.
周锦国 《大理文化》2010,(10):103-112
一大理"赵氏诗人之家"是清代中后期太和县(今大理)以赵廷玉为主形成的白族诗人家庭。赵廷玉和周馥夫妻俩是诗人、和赵廷枢是兄弟诗人、和长子赵懿、三子杨载彤是父子诗人、和祖父  相似文献   

16.
李冬梅 《世界文化》2007,(10):24-26
19世纪的伟大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以其不朽名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舻朗波》等现代小说闻名,亦以其书信闻名。福楼拜一生书信往来频繁,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文献价值,其中的真知灼见惠及后世众多文坛巨匠。由馒信集》我们获知,福楼拜的主要通信对象是他的情妇,路易丝·科莱。她的身份是艺术家们的“缪斯女神”,巴黎女诗人。然而,时至今日,她的诗人身份已是鲜为人知,她的诗作亦无人问津。英国优秀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是一部获1984年布克奖提名的传记小说。  相似文献   

17.
朝鲜高丽时期著名诗人李奎报(1169—1241),是朝鲜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描写民间疾苦的诗人。作为朝鲜四大汉诗人之一,李奎报在朝鲜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朝鲜的李太白”。他一生热爱和向往中国,尤醉心于向中国优秀汉诗传统学习,从而在自己的创作中深受其影响。年轻时代,李奎报便热衷熟读中国经史百家佛老之书,终逐渐达到精通程度。同时,李奎报还曾与“海左七贤”派诗人交游,经常参与他们诗会的活动。他故乡的这七位年长的文人,标榜中国晋代  相似文献   

18.
纪行类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源远流长。纪行诗自然会写到山川风物,但其重心在"行"上。宋室南渡后,大多数文人都经历了流亡奔波,在羁旅辗转中将所见所感行诸篇什,诗坛出现纪行诗创作的高峰,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或为轻松活泼的绝句,或为悲慨沉郁的律诗,也不乏一些长篇之什。纪行诗是南渡诗人心灵的调适,对已有理学修养的诗人来讲,它又是心性体悟的试验场,饱含着理学的浸润。  相似文献   

19.
《大理文化》2012,(1):48-48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2,(3):75-75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