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希 《内江科技》2010,31(2):23-23,59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明显的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对其人文价值进行探索分析。坚持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使科技与人文进行良性的互动,高科技与人类社会共同和谐发展,人类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学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贡献的工程学科之一。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建造的建筑物和结构物反映了该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面貌,见证了社会历史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麻超 《科技风》2013,(7):1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的应用也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运用必须得到充分开发。此外,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对其应用于社会进行思考,以便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徐治立  殷优优 《科学学研究》2006,24(Z2):371-376
航天科学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使人类进入空间新环境,直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成为可能,而且提供了科学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航天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存方式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同时,航天科技的负面效应是显要的,其未来发展目标必须合理设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信息资源的逐步认识,信息资源的利用已从远古时期的从属地位上升到现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信息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通过指尖按键实现与世界各地人们的信息交流,共享全球的信息资源,是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80年代发端于美国,目前已几近覆盖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浪潮此起彼伏,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许多领域将出现重大创新和飞跃,这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打开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社会从原来的以石器摩擦取火演变到现在的利用天然气取火,同时人们对于能源的依赖也是在不断的增强。按照目前的人类的能源需求欲望扩张速度,无论地球上还留有多少的能源都会被贪婪的人类掠夺一空。中国目前正值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不管中国怎么的地大物博,资源富饶,都不能够跟上中国经济日益加快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正>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人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时期。综观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这部名著中,根据美国进步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关于历史的分期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他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依据,指出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而文明时代则是以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为基本特征,它的根本标  相似文献   

9.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农业资源。而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相关利用状况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却非常少。因此,必须对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进行合理评价,为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与社会资源状况息息相关。人类对不同资源的选择与依赖,反映出不同的文明特点,是文明变迁的一种内在依据,也是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每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都依存于一定的资源基础,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在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土地成为了农业文明的主要资源。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能源资源的作用显现出来,使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矿物资源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核心资源。第二…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法修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把科技进步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科技进步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从定性与定量的明确界定、权力与责任的明晰确认以及如何扭转科技进步法的尴尬地位等几个方面对现行科技进步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娴  朱雯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71-1481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科研—科普”链条、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通过整合和再开发科技资源,促使知识从在共同体内部流动转变为向全社会外溢,以提升全社会创新效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研科普转化的政策,但落到具体实践仍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科技资源科普化开展全过程梳理,发现我国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困境主要出现在机制设计、能力建设、转化路径和场景布局4个环节,并由此探讨科技资源科普化在我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强  张林祥 《软科学》2005,19(2):63-65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争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提出了科技人才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探索了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回顾国内外科技旅游研究文献,并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实践,重新界定科技旅游资源不应包含自然类属性资源,而主要指人文类属性资源,其核心吸引力在于科技成果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前后向衍伸的精神感召力和震撼力,这种吸引力的内在形式是某个科技领域无休止的创新发展历程,而外现载体是由对应科技领域内的资源要素所整合而成的科技旅游平台。因此,科技旅游开发应围绕某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循环过程,并针对旅游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与伴生需求,着重体现科技成果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既整合区域资源又遵循市场导向的科学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PEST模型即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4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多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1.0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对比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从而对青岛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提出优化青岛市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研合作对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汇聚、培养和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如何避免身陷科研合作的“盘丝洞”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聚焦微观层面高校学者的科研合作,以中介、调节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合作范围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位置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三种网络嵌入的调节作用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中介作用,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以上海市8所研究型大学被SCIE收录的2018-2020年Web of Science类别为“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的4365篇合作论文中1292位作者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合作更有利于学者提升科研产出;(2)国家级基金资助在合作范围与科研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嵌入调节合作范围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当学者网络嵌入处于较高水平时,强化了合作范围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其中位置嵌入、结构嵌入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国家级基金资助的中介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分析黄埔区引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广州黄埔区政府主导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提出进一步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迅速凸显,通过科技人力资源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Super-SBM系统分析中国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结构,通过环境规制视角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了科技人力资源对于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粗放与集约发展并存,且存在显著异质性,其转型过程呈现明显波动特征。有趣的是,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对于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程度的环境规制水平并不利于科技人力资源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而随着产业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并超过“临界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不利影响,进而推动了科技人力资源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许军林 《软科学》2001,15(4):45-47
本文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综合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问题,在论述青年人才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青年人才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创新的最佳年龄区、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青年人才的潜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资源科学的内涵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霍明远 《资源科学》1998,20(2):11-16
从资源定义的延展出发,资源科学的内涵正在迅速扩大,逐步形成一个巨系统密网络的大科学。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农业社会里,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资源;在工业社会里,它侧重研究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在知识社会里,它将致力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知识资源相结合地进行高效配置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