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尺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卫亚星  王莉雯 《资源科学》2010,32(9):1783-1791
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 影响差异,即NPP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本文借鉴了多种成熟的光能利用率NPP模型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研 究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点,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的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选取 了具有空间尺度代表性的4种遥感数据作为NPP遥感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估算了4种空间分辨率的NPP模拟值, 对比分析了这4种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的变化和NP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 的降低,NPP的模拟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分辨率由30m降低为1km时,NPP模 拟值变化程度最大,增加了15.7%。  相似文献   

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模拟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理论的区域尺度遥感参数模型(C-Fix模型)估算了2003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模型输入数据包括叶面积指数数据(LAI)、中国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温数据、逐日降水数据和太阳总辐射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模型输出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均为1km2,时间步长为1天。模拟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陆地总NPP和平均NPP分别为4.37 Pg C和640.32 g C/(m2.年),NPP的主要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小;其中海南岛南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年NPP最大,在1 800g~2 500g C/(m2.年)之间;青藏高原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一般在100 g C/(m2.年)以下;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植被稀疏,植被NPP不足5 g C/(m2.年)。C-Fix模型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比如,森林、草地、农田等)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异性,以减少模型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发现:区位势差决定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方向,科技生产力的流动与生产力水平的差额呈非线性关系;利益差额是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动力,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科技生产力流动利润最大,科技生产力的流动能增加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值;科技生产力在流动过程中以科技要素为载体,呈双向、网络化流动。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及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Brusselator模型的科学转译,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的判定模型,基于2013-2017年面板统计数据,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条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并未形成,但数量在逐年上升,且当某一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某一年份出现耗散结构后,在接下来的一段周期内会保持耗散结构现象的连续性;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有序性程度和整体有序性提升潜力均表现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并未形成耗散结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全面性、灵活性、互动性和协调性四方面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促使人们使用新的理论和实验证明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食物网是调解这些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对稳定性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食物网在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生物有机体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胁迫。气温升高和降雨格局的改变使得生物有机体的性状、种间关系、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以生物有机体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进展,结合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利用现有基础研究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反馈调节的主导学术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以期全面阐明陆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7.
冯喆  高江波  马国霞  高阳  潘韬 《资源科学》2015,37(9):1700-1708
自然资源核算是全面揭示环境-经济耦合系统物质流动过程的重要方法,也是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是自然资源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最新核算体系研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经验,梳理了核算体系编制的原则;依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统计数据,设计了由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账户、平衡表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三部分所构成的区域尺度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体系;归纳了产排污系数法在区域污染实物量核算研究中的应用;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初步进行了编制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为适应区域自然资源核算的需要,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体系设计应遵循相容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行性四个原则;②在区域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中,宜使用指标体系方法综合反映环境质量,并设立实物账户核算经济活动中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处理、排放和消纳;③核算体系的运行可以使政府、居民和企业多方获益,同时该体系也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未来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的重要命题:尺度依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尺度问题的处理是亚全球土地利用情景分析中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新前缘。现有研究实现了尺度转换或尺度效应,加深了人们对土地利用驱动因素的多时空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但土地利用的信息和过程特征使得众多研究主题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实现不同尺度间土地利用数据信息的转换,理解不同尺度众多驱动因素间的作用过程,并正确描述土地利用轨迹,未来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尺度问题应注重尺度推绎:①借助高分辨率,局地数据和低分辨率,区域数据的结合获取多空间尺度数据信息,减少尺度转换过程中土地利用数据的损失;②把握土地利用不同类型和方式间的流向,识别诱导其发生演变的主导驱动变量及其相互作用;③理解土地利用效应的跨尺度相互作用对环境管理的影响,弄清局地效应放大和区域影响根植于局地的过程;④考虑土地利用政策的跨尺度交互作用,联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确定不同尺度间政策运用新问题的解决思路。这些问题以及它们间的复杂依赖性,仍然是理解土地利用及其影响间的间接和跨尺度链接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在CIS支持下,利用基于侵蚀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模型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和北部风沙区的3个典型小流域的土地生产力状况,并针对3个小流域所在区域的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和土壤特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特性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讨论,并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3个研究区域土地生产力的特点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内部不同区域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表现为风沙区16 348.59 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14 411.89 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二副区(10 065.77 kg/hm2).  相似文献   

10.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经历5年的研究,在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中国陆地样带生态系统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和结构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集成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在结题验收会上,项目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是对区域水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是对水资源系统自身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层次的综合性研究.目标是优化、改善区域水环境,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供需水平衡系统。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地区为例,进行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引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科学基金资助结构中的重要项目类型。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科技工作者根据科学基金资助范围,结合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提出基础科学问题,开展自由探索研究的一类项目。  相似文献   

14.
区域资源优势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胜利 《资源科学》2001,23(2):85-87
区域资源的优势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该文首先解释了满意度的概念,以及多因子综合评价的一般法则,随后提出了自然资源综合满意度评价模型,并以江西省的土地资源评价作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湖南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比较密集的省份,存在着对省自然科学基金需求大而基金经费投入又相对不足的矛盾。为破解这一难题,十一五以来,我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改变过去惟基金而基金的作法,提出了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培育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能力,服务地方创新战略、形成前沿技术储备和高端人才培养的能力的工作思路,加强重大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防治土地退化的区域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群 《资源科学》2004,26(6):77-82
详细考察了石洋河流域现行的与土地退化相关的水资源管理现状:(i)区域水资源利用形成了优先权, 工业供水优先于农业用水、中游地区用水优先于上游和下游地区;(ii)农业生产极大超用地下水;(iii) 解决水资源问题过分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和(iv)调配水资源大多依据经验和估算等。接着分析和评价了区域水资源政策,认为工业用水优先权虽然符合经济增长需要和资源利用效率原则但缺乏社会公平性和生态保护的合理性,土地退化进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与缺乏有效运行的补偿机制直接相关。最后提出了区域政策完善建议:(i)经济增长速度要受自然承载能力制衡; (ii)调整农业灌溉用水比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iii)建立统一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 (iv)建立和实施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机制;和 (v)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科学评价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既有利于摸清家底,为区域发展提供依据,更有利于进行区域环境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然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同时,农业生态系统又具有模糊性、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因此,评价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没有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可供借鉴。本文结合芜湖市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的方法,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本区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此外,文章还就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标准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最后,本文就芜湖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管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根据乡村产业内涵特征,运用熵值法对广东省及21个省辖市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化描述。研究发现:在政策、市场等诸多因素推动下,2015-2020年间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强劲上升态势,珠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业态类型更为丰富、农民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粤东粤北地区创新创业更为活跃;粤北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注重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设施农业占比、淘宝村和淘宝镇数量等指标市域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1998年夏秋之际的大洪水,我国政府提出了全国禁止砍伐天然林的决定,这对我国木材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禁伐天然林更加扩大了林产品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为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发外森林资源,建立自主开发的海外资源基地。本文根据国内外木材市场的供需特点和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的丰铙度,探讨了我国木材进口、林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成现实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对可持续性的评价。本文采用博塞尔?哈特缪特的“标识星(Orientor Star)”方法,对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定量评价,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文章在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者按照人类、支撑及自然3个亚系统建立了川滇藏接壤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应用标识星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在1959年、1999年和2039年该区的区域可持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