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DVD碟报局     
有不少读者询问为什幺我们不用像《钢之炼金术士》之类的热门动画作为主打,这就要提到办这个栏目的宗旨,我们希望在主打中使用优秀的但是并没有被大多数人发现的动画,而不是使用早已经耳熟能详的作品。当然,也不排除以前简略介绍过的作品当作主打重新介绍。  相似文献   

2.
热衷社会实践的少年最初,侯晓晨给我打电话,因为他要给杂志做一个栏目—— 拾贝·个性英文,正好高考结束了。电话里,他是个非常热情而健谈的学生,他说他还在设计其他栏目,对我们的杂志也有一些想法 ;他说他很希望能考上北大,他考试成绩不错。只要稍加询问,他就会尽吐衷肠。作为一个离开校园好几年的老学生,我被晓晨的纯真感动。总觉得,这是一个没有经过什么挫折,也没有什么心计的好孩子。后来,晓晨来杂志社找我。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和这个大楼里好多家杂志的编辑都很熟。一打听,他高中三年居然在好几家杂志发过稿子,而且是什么热门写什…  相似文献   

3.
回音壁     
能够成为《中文自修》杂志“为你圆梦”栏目第一个“梦圆者”,我觉得非常幸运。有机会和曹鹏老师再次见面并合影,这个愿望在我心中珍藏了7年。感谢《中文自修》编辑部的各位老师,是你们的帮助,使这个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这里,我要说:谢谢你们。作为一个文学爱垂子者,我认为在我们平时学习中,一张好的报纸,一份好的杂志,一本好书对我们的读写是很有帮助的。《中文自修》是我们的新朋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又是我们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常有小朋友问我:“什幺是‘专业作家’?”我笑道:“‘作文专业户’呗!”确实,我如今天天都要写“作文”,而且常常写“命题作文”——编辑部出题要我写。就连这篇文章,也是《中学生读写》杂志出了题目要我写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名著9种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若干年前,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曾用高尔基的这句话来勉励自己。那时一本好书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我不知道现在的你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图书的,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向你们推荐适合你们的好书、新书。也欢迎你们写信告诉我,你们希望我介绍什么样的书。我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来信请寄:杭州市庆春路219号602室《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好书一箩筐”栏目收(邮编310003)。但愿你们知道,青葱岁月,有我陪你们一起走过。本栏目对全国出版社开放,欢迎出版单位推荐优秀图书,除惠寄样书外,本刊免收宣传费。  相似文献   

6.
觉晓 《留学生》2009,(2):54-55
一见面,他就用中文问我,我们说中文还是英文?我像电影《非诚勿扰》里的范先生一样幽默地说.“还是说母语吧,Nice to meet you”  相似文献   

7.
你问我答     
编者语最近我们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或对我们杂志提出指正意见、或给予鼓励、或向我们咨询与高考有关的事宜。这一封封凝聚着广大读者对我们杂志的关爱及信任的来信,使我们倍感欣慰与感激。同时读者也提出我们原来的“咨询平台”栏目所占的篇幅实在太有限了,不足以在最大程度上与他们作互动的交流与沟通。于是我们决定从这期开始,将“咨询平台”改为“你问我答”,并扩大内容量,希望能够为更多的读者答疑解难。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继续支持我们的杂志和这个栏目。我们期待着你们的来信或采电。地址:(610021)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81号中电大厦8楼B 座中国《高校招生》杂志社“你问我答”栏目收。  相似文献   

8.
曾 :余先生 ,我曾听过您做的题为《中文·英文》的演讲 ,其中有一个提法引起了我的兴趣。这就是您说的“中文的体质”问题。您长期以来“白天教英文 ,晚上写中文” ,却没有损害中文的韵味 ,正得力于您中文体质的强壮。那么 ,您是如何把中文练得这样棒的 ?余 :这跟我们那一代人有关系。我读中学的时代是在抗战的时期 ,从 1 937年到 1 945年 ,那个时候 ,还没有电视、电影 ,课外的娱乐就是看旧小说、新文学及中文译文小说 ,其中旧小说尤其多。旧小说情节很有趣 ,语言又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 ,这样看多了 ,语文就通了。当然这种通并不是那种大通 ,…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亲爱的老编们:你们好!我是东方少年的超级FANS,我喜欢看《东方少年》杂志,也喜欢看封底你们推荐给大家的书。不过,你们应该标上这些图书的价格,让我们买书时方便一些。我最喜欢杂志中的“一本正经”、“开心BABY”和“男生日记”栏目,如果你们再开设一个“女生日记”栏目就好了  相似文献   

10.
新书馆     
经过了那么久的蛰伏,风水轮流转,新书馆也到了改头换面的时候。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会在介绍中附上内容画面,无论是四拼一还是一拼一,甭管评论人士将它骂得一文不值还是捧上天,自己亲眼看看里面的内容总是会觉得更踏实……对吧? 今次新书馆里特别推荐的《KERORO军曹》在编辑部掀起了一阵狂湖。这套书被所有编辑传阅一圈的结果就再也没有人会好好说话……都开始满嘴的“是也,是也”。再然后可怜的我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新“昵称”,至于是什幺嘛……严格保密!!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孩子天地》已经整整四年了。她是我的第一位班主任推荐的。记得在一次班会上,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孩子天地》。我们一下子就被那优美的封面和精彩丰富的内容迷住了。读过后,许多栏目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吉祥兔游神州”  相似文献   

12.
标准答案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脑筋急转弯,觉得挺好玩儿,回家时就想考考儿子。吃晚饭时,我问儿子:“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幺没有脚印?”  相似文献   

13.
眼下,到处都在办什幺速成班。某君书架上摆满了一架一架成功指南,有给学生读的,也有给成年人读的。这些成功类书籍的作者或者从事成功行业的人,其实本身并没有成功“前科”,甚至连正当职  相似文献   

14.
看了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上海卷,有面目一新的感觉。新在哪里,并不是说题型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大的变化,也并不是说内容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的“花样”。新,指的是按照考纲的要求,更突出了基础,更突出了应用。换言之,即更注重了对于学生素质的检测。这里,我想以小作文《推荐一部电影》和大作文《我看课外阅读》为例谈谈我的认识。对中学生来说,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总应该能讲出它的优点(或缺点),给予一定的评价。推荐,不是一般的内容介绍,要求用250字左右“突出作品的特色”。这是  相似文献   

15.
读来读往     
唐玉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一(1)班“快乐邮”的会员有什么义务吗?如果推荐名篇名作,要写明出处吗?假如我将自己画的画寄给你们当作投稿,请问有稿费或礼品吗?小编:“快乐邮”的会员义务就是只要在入会时寄10元入会费就可以了!其他的义务就是每月都将定期收到我们给你寄的“快乐邮”会刊。至于推荐名作,当然请注明出处。另外,对于画作,我们也是有稿费的,欢迎来稿哦。推荐投稿栏目:重庆市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14楼《课堂内外·初中版》“女生王国”栏目,画稿点评。咨询台程爱洁湖北兴化市竹泓镇竹泓高中高一(4)班我记得初三时我订的《课堂内外》每一期…  相似文献   

16.
和往年一样,我们将杂志的七、八两期合刊,并且在这一期,推出暑期特别的栏目:以“暑期新书架”的形式,精选一部分新书给同学们。今年不同的是,除了推介10本新书,我们还推介了10部电影。  相似文献   

17.
“十一”长假后,我看到了一篇题为《我爱床》的作文,全文如下:“放假了,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我爱……》的作文,我爱什幺呢?我觉得我最爱床。我终于可以不做作业了,我可以在床上睡觉、在床上打滚,想睡多长时间就睡多长时间,谁也不管我。我还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电脑,打累了就再睡。所以,我觉得,我最爱床。”  相似文献   

18.
一.中文句子:他因为现现优越,所以被提升了。此句的含义是:“表现优越”是“因”,“被提升”是“果”。在中文句子里,“因为”与“所以”必须并用,但是,在英文中却没有这个必要。要把上列句子译成英文,我们可用下述两种方式。(甲)用“副词短语”(adverbial phrase)来表示“因”: 在此译句中,“for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为副词短语,修饰动词“was promoted”。在用法上,此短语一般置于句尾。此外,我们也可用“because of”,“on the score of”, “on account of”或“owing to”来取代“for”,意思及作用不变。例如: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小时”创刊的时候,我在杭州市东园小学工作,刚满25岁的我已经是教了7年语文的“老”教师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学生时代》,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寄小读者”、“名人小时候”、“太阳花”、“西子姐姐”……这些栏目名称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杂志,便推荐班里的学生订阅。我记得当年《小学生时代》每期是O.65元,全年12期,共7.8元,对于那时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7块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在我的大力推荐下,全班同学都订了《小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地球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已成E时代不绝于耳的词汇。然而,“地球村”是什么?“因特网”如何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概念?想必许多教师和我一样心存疑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地球村是什幺地球村是一位叫艾尔·戈尔的美国人于1991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全球村的基础结构》论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概念。这些概念后来进一步演化成“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II),可称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GII一旦建成,世界便真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