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4年11月9日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星,命名为“沈括”星,为世界所公认。沈括(1031—1095)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是十一世纪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晚年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是我国古代光辉的科学巨著,被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研读科学巨著,理解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学习沈括对自然现象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结合新课标、新教材和教学实际适当加以补充、引申和探究,是极为有利的。一、学习沈括认真实验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宋代学者沈括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精湛的见解,他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绘画美学的四个重要命题,值得关注:一日“山水之法,以大观小”;二日“书画之妙,神会奥理”;三日“飞动之象,了然在目”;四日“远观山水,如睹异境”。沈括画论的这四个命题内涵丰富,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也足以使沈括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三、借鉴沈括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的,但总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为了说明月光是日光照射的结果,沈括曾做过圆球受光实验。他用一个弹丸(代表月球),一半涂粉(表示月球受太阳光的一面),这样,“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梦溪笔谈》卷七)说明了月有圆缺的道理。这里明显体现出等效的思想和替代的方法。在今天的教学中用力线描述力、用光线描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思维的扶手、想象的支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 ,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由此可见 ,观察力对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 ,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科学奥秘的方法 ,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形成以观察力为核心的富有个性的科学认知方式。针对《科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益。1 在现实情景中引发观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科学教育时,若能把实验室中的众多科学模拟迁移至生活实景,你就会发自内心的惊叹:自然和生活才是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1实景探究的理性思考这里我为大家再现一个科学教学故事。新学校刚刚建成,为了能给学生留出一块劳动实践的基地,校方在学校施工时,特意把西面角落一块绿化用地改成了学生试验田,并种上了几种蔬菜。那是一节三年级《科学》课,内容是让学生到校园观察植物,于是这块试验田成了学生观察植物,探索科学的“宝地”。在这里不但可以观察到油菜、大蒜、豌豆等植物的叶子,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全过程。在那次观察活动中,有…  相似文献   

6.
1.矛盾法。提出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例:西安事变时,在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就“杀”还是“不杀”蒋介石,提出矛盾的问题,请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说“杀”,有的学生说“不杀”。教师进一步提问:“杀”为什么?“不杀”为什么?如果杀了蒋介石,中国会出现怎样的历史局面?西安事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思考。2.反向思维法。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路导向,进  相似文献   

7.
书籍构造了一个缤纷的知识王国、生动的情感世界。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而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使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阅读是积累,是储藏,是加油站,是助推器,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精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舞前进的风。阅读,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世界对于我们是挂满无数问号的天空,边读书,边思考,边发问,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读书,…  相似文献   

8.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 ,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在 ,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 ,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 :如果没有摩擦力 ,世界会怎么样 ?同学们经过思考 ,讨论 ,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我们就不能写字 ,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有的说 :“如果没摩擦力 ,我们就无法上路 ,拿东西也非常困难。”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 ,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摩擦迸发出火花…  相似文献   

9.
经守红 《阅读》2006,(6):20-21
法国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都是问号。要我说,开启阅读大门也一样要用到“质疑”这把钥匙。质疑就是善疑好问。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发现疑点,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分析、研究来解决它。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一、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思考教育必须为未来培养人才,这是教育的目的观。教育要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同时也要为个体的未来负责。因为教育是通过为个体的未来服务而设计了人类的未来的,所以教育仅仅教会学生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尤其要注意帮助他们学会思考,为他们在未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幸福和价值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向未来,教育应培养会思考的人。这是教育的小目的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教育本质谈起。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在历史,沉淀于其中的不外乎这两样东西:一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的东西,一是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这变与不变在辩证统一,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把学生培养成会思考的人,正是对教育本质的很好回应。可以说会思考既是一种思维品质,又是一种相对不变的品质,是使一个人终身受益的“万能钥匙”。一个人一旦学会了思考,就可能使用这把“万能钥匙”去开各种各样不同的“锁”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是变...  相似文献   

11.
探究记录是科学探究的辅助手段,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中指出: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记录等,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结论的论据,有助于学生自我构建科学知识,促进更细致的观察和更认真的思考,它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入钻研的探究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以极高分考入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 ,趁导师不在的机会 ,用实验室的电话往国内打了 5 0多分钟的长途 ,和亲戚朋友闲聊。导师知道后很生气 ,强压怒火去问他昨天干了什么 ,他居然一直不承认打电话的事 ,导师忍无可忍 ,就建议校方把他开除了。有人问导师 :“这么一个高材生只因撒了一次谎 ,就把他赶走 ,不惋惜吗 ?”那位导师说 :“科学的精神是求实 ,科学的目的也是求实 ,对科学来说 ,撒谎是可怕的精神肿瘤。”这个故事给我以警示 ,作为老师 ,如果我们只提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只注…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世界观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为我们观察、分析和研究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何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如何用一套精确的现代科学语言揭示和刻划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这些宝贵思想遗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学者曾尝试用系统科学(所谓“新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突变论)来描述历史唯物论的一些概念和观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夹杂着许多“类比加思辨”的内容.看来,历史唯物论的完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发展进化历史的科学.地球是人类生息的寓所,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人类的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地质进化的思想,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芬奇等也都发表过类似的见解,但他们的看法还未成体系,也缺乏足够的科学论据.十八世纪末叶以前,“地球发展史,即地质学,还完全没有人知道.”(《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25页)  相似文献   

15.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16.
观察实验是传授自然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发展智力的先导,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途径。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课,不仅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良好品质及操作实验的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进行科学探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教好观察实验课,下面就《水的蒸发和沸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启发式教学及其内涵 “启发”二字,源于伟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启发式教学具有渊远的历史。孔子不但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其学生颜回曾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后人也曾评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所谓“愤”,是指学生内心急于想知道而又未能知道的心理状态。“悱”则是指学生想用口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行为表象。用心理学语言来说,“愤悱”就是一种欲望和动机。通俗地讲,“愤悱”状态也就是学生与教师在心灵上实现了共振,这个共振点,也就是  相似文献   

18.
一、构建“微作文训练课程”的缘由 开展小学“微作文”训练是基于三方面的思考: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习作训练需要降低难度 提起作文,师生均有“谈文色变”之感,教师怕“教”,指导时无从下手,教师怕“改”,往往是一拖再拖。学生怕“写”,常常是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真正应了那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到最后一刻,是不...  相似文献   

19.
“雷达避碰操纵示意图”是供船舶在能见度不良,仪凭雷达探测而不是视觉所见时对它船采取转向避让用的。本文认为该图具有简明、直观,易于掌握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有欠妥和不当,并就此作了探讨,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目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应着重通过阅读、思考、归纳、练习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一、阅读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独立的阅读书本知识 ,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阅读 ,应注意 :1 粗读粗读即浏览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