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所刻意追寻的独特生命形式,追忆使他们自己的生命得以拯救、延续乃至永恒;两部作品都善于通过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角,以混沌、感性的复杂笔触穿行于过去与现在、童年与成年之间,营造出开放的网状式结构;并用充满儿童情趣与个体生命体验的语言表现了本真、美好、自然的童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这么说来 ,阿尔贝蒂娜单独一人 ,自由自在的时间长达七小时之久。我很清楚 ,出租马车确实不单单是一种摆脱司机监视的权宜之计。阿尔贝蒂娜喜欢在城里坐出租马车闲逛 ,她说这样看得更清楚 ,气氛也更加松驰。尽管如此 ,我对她度过的七个小时永远一无所知。而且我不敢想象她打发这七个小时的方式。我觉得司机十分笨拙 ,但是我从此对他完全信任放心。因为假使他与阿尔贝蒂娜有丝毫的串通 ,那他就决不会向我承认他曾经让阿尔贝蒂娜从上午十一点至晚上六点逍遥自在。司机的这个招供看来只有另一种而且是荒唐的解释。那就是他与阿尔贝蒂娜的不知使…  相似文献   

3.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发展了第一人称写法:叙述者不等于作者,他的经历与作者的生平不同:叙述者不仅叙述自己的经历,还转述听到的早于自己出生的事和将来得知的事。用事件见证人的视角代替叙述者的视角,或插入括号来表达他人的心理活动。有时作家也插入进来,以自己的观察代替人物的观察。以自己的感情表达人物的感情,或让叙述者不断变换地点来叙述。整部小说是一个连续的多声部演奏的长篇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4.
祝燕燕 《高中生》2008,(23):2-2
亲爱的,那幸福的点滴仿佛发生在昨天,发生在我们温暖的小屋里。你的一言一语,你孩子般的笑声,仍在我耳边萦绕,绵绵不绝。亲爱的,我知道你太累了,我应该让你好好休息。可这尘世间没有了你,我满腔的思念向谁倾诉?我形单影只的寂寥又有谁能够知晓?  相似文献   

5.
《追忆似水年华》是对过去生命的梳理和总结,但是作者力图带给我们的却是那种体验生命的奇妙而又美好的感觉。这是一部永远都值得怀念的伟大作品,因为作品本身就是在追寻那些永远的怀念。为此本文对作品的文学价值、生命价值、内心体验等做了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一阵夏季似有若无的微风,卷着微热的夏意,氤氲着一缕难得的清凉擦过耳畔,留下一声玄妙悦耳的绝响,流连反复。 这,便是《追忆似水年华》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各种随意而不显凌乱的思绪的穿插,时间可以做无限的铺陈,自然也可以随意压缩,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在意识流中颠倒、交叠、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7.
8.
法国现代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无论从主题到写作手法都与"时间"有关.在作者的心中,这个"时间"有着独特的哲理内涵,它是生命本身,是感知存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项脊轩志》,古人的评价已不少了,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10.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创新之作,它的结构和传统小说不同,只有回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人物塑造上,普鲁斯特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映象来刻画人物复杂和丰富多彩的性格,由读者自己通过自始至终的各种印象来形成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这使得《追忆似水年华》中人物的心理、性格都具有开放性。从结构与人物的描写可以分析出《追忆似水年华》“道法自然”的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似水年华。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个下午。钢琴。旋律悠长细腻。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打在地上有斑驳的痕迹。忽然就想起了那么多在我生命里出现的人,贯穿我的过去和现在,不断地得到,失去,放弃;再得到,再失去,再放弃,一直继续。  相似文献   

12.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以创新著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 ,普鲁斯特突破了传统的小说理论 ,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 ,运用印象迭加的方法 ,在情节流动中来塑造人物 ,用幽默这一艺术技巧冲淡在时间中流逝的人给读者带来的忧伤。这种全新的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与传统小说截然不同 ,为现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典范 ,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3.
《追忆似水年华》文学作品里,作者将这种"无意识的回忆"确认为追回真实时光的唯一方法,而这一确认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作者探索和追寻艺术的真实过程,因为"无意识的回忆"方式较比于刻意的回忆方式更具真实性,是以某种突如其来的真实的具体印象作为回忆的切入点,反应一种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本文以分析艺术的真实性与"无意识回忆"之间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延伸的必然性联系,并最终将其定格为时间流逝之中永恒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4.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方式重现了往日时光,但在回忆的形式上,作者由刻意的回忆过度到"无意识回忆",由此确认了"无意识回忆"是追回真实时光的唯一方法。这一确认的过程也是作者认识艺术真实的过程,"无意识回忆"正是以其突如其来的具体印象作为艺术真实性的保证。文章"无意识回忆"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延伸,最终得以在时间中升华为永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费香娟 《江苏教育》2012,(Z1):15-16
那些书,静立于书架中,因为工作和生活,被挤出主人的视线,寂寞地站立在那里,一站竟是多年。那些书,曾经是学生时代省吃俭用从大小城市的书店、地摊精挑细选来的,也曾是爱不释手、秉烛夜读的,或者是辗转索求、失而复得的,现在虽说没有被抛弃,却被遗忘在角落里,像昔日的那些朋友,只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再也没去联系过。某天下午打扫书房,随意从书架抽出一本:《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斯万家那边》,1989年6月第1版,马塞尔·普鲁斯特著。翻开书,扉页上是大学密友的临别赠言。这个当年长发飘飘、能纤手  相似文献   

16.
李英 《留学生》2012,(8):60-61
看到“纪念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的征稿启事,我的心被触动了,眼光迅速撇向书架上一本厚厚的精装书《旅德追忆——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留德学者回忆录》。对我来说,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凝聚着一段我在欧美同学会的最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18.
《追忆似水年华》长期占据“买来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三甲。怎样才能不厌倦、不放弃地读下去呢?  相似文献   

19.
<正>译林出版社这绝不是一部可供消遣娱乐的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琐碎的日常事务常常让人看着看着就走了神,但这些细处描摹的地方总有那么一处会牵动读者的心,青春期特有的敏感、情窦初开时不可言说的心事,谁会没有在那个时候经历过呢?我强烈地体会到若能成为她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作家马塞尔·布鲁斯特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对世界文坛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普鲁斯特使用普通的笔记本,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并在笔记本手稿上不断进行添加和修改。作家在笔记本右面断断续续地写着原稿,之后又在笔记本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