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述能岗匹配的管理理论及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能岗匹配即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相应的岗位找到相应的人。能岗匹配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位置,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对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对能岗匹配理论进行概括性介绍,希望能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培训教师有所帮助。一、能岗匹配的理论基础能岗匹配的思想,在20世纪初,就被科学管理理论的三位创始人泰罗、法约尔、韦伯提出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让不同的员工完成其能力所及的工作,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最大贡…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对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岗位印培训督导岗进行的探讨。文章首先详细地介绍培训岗位设置以及培训督导岗设置的原因、工作职责和选拔、任职条件、隶属与考核等,其次从使培训部门的岗位设置进一步完善,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加的科学两个方面介绍了设置培训督导岗的重要意义,最后列举出了设置培训督导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测A高职院校2011—2014年干部换届后的胜任能力情况发现,中层管理者知识与能力等与岗位匹配存在偏差,在于岗位类别未分类、考核内容与等次粗略和评价主体与范围模糊等因素。因此,基于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多维度多层次构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能力模型,可以实现人岗匹配和绩效评价,并运用于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论证了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浅述能岗匹配管理理论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能岗匹配即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相应的岗位找到相应的人.能岗匹配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位置,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对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对能岗匹配理论进行概括性介绍,希望能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培训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岗位与岗位规范 1、岗位研究岗位,首先对岗位要有一个明确合理的定义。笔者认为,岗位是具有确定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要求、手段的具体工作位置。这就是说,岗位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职责是岗位的第一要素,没有职责或职责不清的岗位是“虚岗”,没有设立或存在的必要。因此,确定的岗位职责是设岗定岗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这一岗位区别于其它岗位的特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6.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建设“1+X”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培训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该证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这一“X”证书等级标准所对应的21个岗位群,设计了12个职业工作领域情境和39个工作任务,并对12个职业工作领域情境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情境进行了匹配。从培训的主教材、课件资源、视频资源、课程学习平台4个方面进行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设计。实践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培训能较好地延伸现有的专业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岗证”融通,让学生比较顺利地获得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林洁 《教师》2014,(11):46-47
高职院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三种,相比较而言,管理岗上岗条件和考核细则比较难科学量化,因此管理岗岗位聘任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管理人员的决策力、执行力、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状态,完善管理岗岗位设置、聘任和考核工作,解决管理岗聘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目前岗位聘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为例,首先说明了“岗课赛证”融通下职业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岗课赛证”融通下职业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最后论述了“岗课赛证”融通下职业院校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的路径,包括岗位调研,获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赛证”融入,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岗课赛证”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多元赋能,优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语言知识,不重视培养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模拟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与他们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提早接触“岗位”,了解职业需求及知识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0.
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从计算机应用专业细分出来的一个热门专业,是融美术设计知识、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和网页设计知识为一体的学科。文章在结合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了定位并提出该专业的课程应遵循的原则;在遵循课程设置的原则下,对该专业文化基础层面、专业基础层面、专业课层面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