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当主考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从小就是一个被考的料,考好了罢了,要是考不好呀,大到棍子炒“馒头”,小到也要被“冰雹”、“暴雨”吞没。所以我总想当回主考官,尝一下考别人的滋味儿。为此我在暗地里精心设计,做好了一切准备。  相似文献   

2.
[考试要求]自93年以来,数学高考稳步地加大了考应用的力度,在短短的四年中,就发生了两个飞跃:一是从“考小题”转为“考大题”,二是从“考传统应用”转为“考数学建模”。谨慎地指向了未来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考场奇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试看考试来临时,各位“武林高手”为想保住“命根”又会使出怎样的绝招,在考场大显神通呢?  相似文献   

4.
陈威 《现代教学》2010,(5):69-69
“以考代练、以练促考”是二轮复习中“讲”“练”结合模式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在二轮复习中贯穿新课程理念,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实际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二轮复习繁杂的“考与练”中乐于学习,享受解题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教师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考与练”中选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励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高职课程教学中进行考试改革,采取“过程化”考试方式和“模块化”考试方式,并取得“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促教”的效果,促进高职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不可避免地摆到人们的面前。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在于考什么,怎样考。因此,我们要在深刻反思考试制度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大“为什么要考”“考什么”“怎样考”和“怎样处理考试结果”等问题的研究,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机制,让考试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和快乐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7.
我看,高考考学生的语文水平,无非是考两种能力:一是“读力”,二是“写力”(过去考师范还需考说话能力)。纵观历来大学入学考试的语文试题,可以说没有离开过“读”和“写”。前几年,考缩写,考改写,岂不是考“写力”?不过,这几种形  相似文献   

8.
会考与高考之间是考全面与考倾向的关系 ,推行“3+X模式” ,必须以强有力的会考作保证 ,既要保证会考质量但又不能赋予会考以筛选功能。建立在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要处理好考综合与考特长的关系。用“3+文 /理综合 +1”模式取代“3+X” ,不考“文理大综合” ;特长学科应开考全部 9门课 ,供学生自由选择 ;“1”应赋予较大权重 ,其选择权应该真正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从教育规律本身的角度来论述“教、学、考”的关系,在揭示“教考分离”所造成弊端的同时,指出“教、学、考”合一是现代教育的基石,主张“考与教,以教为依据;教与学,以学为中心”,继而论证了远距离教育是为建立这种“教、学、考”的新型关系提供了必要条件,并据此提出了变电大教学体系的“五统一”为“六统一”的运作构想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系统阐述了“一核”“四层”“四翼”,集中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关键问题[1]。换句话说,新时代高考内容始终贯穿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即呈现多种命题形式,增强真实情境问题设计来引导“为什么考”的育人价值性;其次,通过“考什么”体现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高阶思维能力则是一直强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水平测试缺乏实证性的研究,阅读测试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套路:选用一两篇文章,从字词句篇、标点符号、语法、修辞、理解、感悟等方面命题。测试结果也仅仅是算一下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至于测试题目的效度、信度,乃至区分度.则很少有人去作统计分析,更少去作学理的考查。阅读测试命题随意性大,缺少科学的测试标准与命题规则,想考什么就考什么,想难一点就难一点,与实际的教学越来越远。“教学”与“考试”的背离就像“猫捉老鼠”.“教的”在猜“考的”,“考的”在躲“教的”,往往出现“教的没考。考的没教”,  相似文献   

12.
我校从2002年开始至今,逐步推行教学与考试两条线双轨运行的“教考分离”机制。这里所说的“教考分离”,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从基本内涵上讲,是指各学科任课教师平时的“教”与学生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考”实行背靠背分离式考核评价的一种方法,主要以《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学科考试大纲》为载体“双轨”运行;从“教考分离”扩大的外延上讲,是指我校还通过其它几种渠道的探索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做大了“教考分离”这个题目。我校之所以推行“教考分离”,其动因和指导思想有二:一是针对近几年我校招生人数增加幅度较大,而专职教…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是我国在中小学教师中实行《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以下简称“专考”)的第一年。总结好1988年的考试工作,认识并解决“专考”中的问题,对于搞好后的“专考”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8年的“专考”,保定地区中小学教师共报考8852科次,实参加5200科次,实考占报考的58.7%,显然缺考率是大的。为搞清缺考的原因,提高“专考”的总体效益和实考率,我们对  相似文献   

14.
“教”与“考”之间的关系颇值得研究。“教”必须依照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能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本,即必须考虑教材体系和编者意图。“考”必须依“本”,即试题设计要从课本的导读系统出发,但又不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教”必须有“本”与“考”必须依“本”绝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要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考的关系、考综合与考特长的关系处理好。“3+文综/理综”和“3+文理大综合+1”均有不足,唯“3+文综/理综+1”为最佳模式;应考“小综合”而不考“文理大综合”,应开考全部9门课供学生选择“1”,并赋以较大权重。高考决策者应“以学生为本”,多为学生着想,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减负”与“应试”的博弈,症结不在于纠结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为学生“减负”,而应该明确,中高考最终为了导向什么、“增强”哪些方面的素养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考试改革为学生“减负”,但在实际中却不断遭遇“应试”反弹,一考就重视、一放就丢弃,这让教育部门无奈。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是介质”的本体论角度出发,从语用实践方面考量,语言能力的核心在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生成能力,因此,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着力点应在于文质相称的职业“言意体”的生成能力。职业“言意体”的生成不仅关乎语言“形式”,而且关乎语言“内容”,关乎职业知识。职业“言意体”的优劣不仅表现在是否“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也表现在“立意构思”的高下方面。国家职业汉语能力不应只考语言的“形式”而不考“内容”,只考“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而不考“立意构思”。科学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应紧密联系职业知识,构建模块组合体系,创设职业工作语境,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相似文献   

18.
林卫萍 《教育》2009,(5):5-5
近日,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异地借考”做出了新的条件限制:要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并满足其他相关条件方可申请借考。从必须回原地参加高考到可以“异地借考”,是一大进步,但从现实来看,“异地借考”并未带来多少预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小学校教师随学生一起参加考试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专门制定出相应制度以规范这一措施,于是就有了“随考制”的产生。究竟为何会产生“随考制”,“随考制”是否可取等一系列问题便成为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全局出发对“随考制”进行扫描,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然后总结现有"随考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进“随考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画说青春     
考不“烤”不成器,“考”了就有“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