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闲聊录》显示了林白创作中一些新的因素,同时也蕴涵着林白一贯的生命气息.对其进读,不仅可以深刻地把握这一重要的文本,而且可以深入到林白的整个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2.
杨小兰 《华章》2007,(4):135-135
《妇女闲聊录》,在叙事方式上有着革命性的创新,用碎片式的故事展示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坚持民间立场,达到民间语言的狂欢,这些都契合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显示了林白写作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3.
《妇女闲聊录》是林白从女性隐秘的个人化写作走向底层民间书写的转型之作。在文本中,林白自动隐去"作者"的身份,而以"记录体"的形式,将农妇木珍的闲聊内容原原本本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粗糙与鲜活的乡野话语,既充分还原了底层民间世界的存在真相,又让我们得以反思既定的"男权叙事策略"与"主流文化认同"中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林白在《妇女闲聊录》中对"记录体"的使用,一方面为实现底层真实的自我表述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一直被遮蔽的农村世界。另一方面,口述实录的方式导致文本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文学性的缺失,"记录体"可行性的疑问也显示出了文体创新在底层书写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  相似文献   

5.
王珊 《文教资料》2008,(14):14-15
<妇女闲聊录>以其时一般文学家底层描写的颠覆,对不同于主流意识的民间意识形态的展示和带有边缘化叙事态度的女性历史叙述而成为当代文坛的另类面孔.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试图通过作者角度发掘这种另类之原因.  相似文献   

6.
林白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个人言说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品如《一个人的战争》等;第二阶段以《万物花开》为起点,特点是关注底层人物,更多民间的因子由此渗入;第三阶段以《致一九七五》为开端,历史的介入使得文本在气象上更加宏大。简言之,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可归结为私语的放逐。  相似文献   

7.
林白是九十年代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从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三个层面对这一长篇小说解读分析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东阳《联句录》对于了解茶陵派的创作和互相酬唱,明中期文人集会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联句录》版本作考察,分辨源流,厘清正误。  相似文献   

9.
在林白的小说创作中,回望是她的惯用姿势,而在她的新作《致一九七五》中这个特征愈加明显。《致一九七五》中林白的"回望"具有片断性、缝隙性、非理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强化了林白"回望"的女性言说指征。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人的战争》到《万物花开》,我们可以看到林白的创作由强烈的女性意识向整个人类与自然界整体生命意识的回归,这无疑是对女性写作一种精神和实践上的超越。同时,这种超越是以林白对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生命写作立场的坚守为前提的,因此《万物花开》与林白以前的小说相比较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5):18-20
本文将林白的小说《万物花开》与其以前作品进行比较,发现有女性主人公向男性主人公的转变,个人化写作向社会现实写作的转变,都市文化视角向乡村生态文化视角的转变,进而分析《万物花开》与她以前作品的不同之处,分析林白在小说创作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林白的两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和《北去来辞》,是作者女性书写和女性表达的代表作。细读这两部创作时间相差二十年的文本,便会发现在林白一以贯之的女性主义创作原色之下,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表达存在着清晰的差别——前者呈现出内向化,是女性自我封闭下的抗争;后者显示出外向化,是女性由自我向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充溢着朦胧、飘渺的诗一般浪漫的氛围。在这部林白的代表小说中他叙述风格的散文化、诗歌化,意境氛围的诗情画意,语言的唯美飘逸一起构成了其诗化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4.
论《书剑恩仇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书剑恩仇录》冯其庸一《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他创作这部小说时,还只有30岁,恰好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纪。《书剑恩仇录》的题材是采用他家乡海宁最为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雍正使用调包计把自己的女儿换了陈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陈染以先锋姿态创作出《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作品,其内容被一些批评家认为具有"个人化"、"私人化"性质,其写作被称为"女主主义写作",作品被认作是"私小说"。在陈染及其代表作《私人生活》面临经典化的当下,不同的当代文学史对于陈染及其创作的命名并未取得一致,但其创作的"私人"性质基本上得到了确认。论文试图以90年代对陈染及当时与其写作具有相似性的林白等人创作的评论为出发点,从"私人性"的获得、"私人化"产生的异议、"个人化"的消解与"私人化"仿制等方面来探讨批评家们在90年代对于陈染等写作的不同定位及在市场化环境下"私人"性质的建立与消解。  相似文献   

16.
《致一九七五》是林白以感性的女性主义叙事方法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塑形以及对过往记忆的重构,重建了女性主义话语权,颠覆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 ,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 ,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 ,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 ,挖掘个人经验 ,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 ,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代表作家,林白一直在创作中寻求更新和超越,人们也普遍认同她在新世纪创作上的巨变,但对其蜕变所具价值却争论不休。如果从林白自身和她的创作实际以及当下文学生态考察,它不管对林白还是当代文学,意义都是重大的、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钟德祥集》第一次全面地汇录了晚清名臣南宁人钟德祥的作品。《蛰窠诗稿》中有大量记述晚清诗坛、政坛的作品,对于认识和研究近代文学和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钟德祥的词学创作在王鹏运、况周颐等人的影响下开始,进而进行词学批评和选本纂集,对于认识临桂词人群创作活动有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葛逸凡女士是生于大陆、后居台湾、1965年移民加拿大的作家,著有《欣欣向荣》(1971)、《金山华工沧桑录》(1989)、《时代.命运.人生》(2003)等小说和散文。《金山华工沧桑录》(大陆书名《他乡风雨》)是首部依据加拿大华工史而创作的中文小说,荣膺台湾海华文学奖第一名。作者还曾荣获台湾《文坛杂志》文学奖短篇小说第一名和2008年冰心文学佳作奖。本访谈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作家的书香童年;第二部分描述了作家对台湾文学的阅读和参与,以及其广阔的英文阅读面;第三部分结合加拿大少数族裔生活讲述了作家对所居城市Kelowna的深刻感受及其自传体创作;第四部分讨论了代表作《金山华工沧桑录》的内容、风格和创作过程;第五部分呈现了加拿大华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及作家与洛夫、痖弦等文学名家的交游。本访谈对于真切了解作家写作心理、华人文学和加华文学历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