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下面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下面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更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但我们不能曲解和硬套。下面就数学知识生活化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好教材,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趣味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即“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一目标。下面谈一些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7.
题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华罗庚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生传统的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当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对"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人类“结绳计数”告诉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努力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数学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数学体验对于防止学生简单地接受数学结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数学体验如果忽视了学生思维的阶段性、载体的匹配性、引导的有效性、活动的目的性等方面,就会干扰学生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从课堂教学入手。实施“数学知识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吴云花 《成才之路》2011,(6):92-I002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要解决数学知识生活化与日常生活数学化的问题,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数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生活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引出数每,在研究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相似文献   

18.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为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之一,数学教学“生活化”,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忽视了“生活数学”的狭窄性和局限性,错误地将“生活数学”等同于“学校数学”,出现了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要克服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要克服“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并且娇生惯养,因而很少有实际生活经验。另外,他们常常因经验不足,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而产生死记硬背现象,这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继续学习,让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知识.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