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荆山楚源》音乐舞蹈诗创作经历为例,提出四种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音乐舞蹈创作的方式。即保留“非遗”中名人典故,提升人文精神;保留“非遗”元素的文化载体,凝练艺术特色;保留“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触及观众情感;保留“非遗”文化的核心元素,激励艺术创作。从而分析评述“非遗”元素在音乐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通过相关文献及资料的研究,了解“非遗”舞蹈定义、“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意义和“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现状。“非遗”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路径可以是增强高校师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非遗”舞蹈与高校舞蹈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学生舞蹈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感知“非遗”舞蹈的魅力和神奇之处,从而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对“非遗”舞蹈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终身教育不应割裂、断层,应在各自研究范畴中寻求彼此之间通联关系的互融互通。正如终身教育的教育目标一样,“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终身教育重在强调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探讨“音乐类”非遗的学识与能力。文章对终身教育与“音乐类”非遗的通联关系进行思考,对“音乐类”非遗传承的特点做进一步分析,审视“音乐类”非遗传承关系中终身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终身教育背景“音乐类”非遗传承模式的具体路径,为终身教育背景下“音乐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某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构境视角描述笔者全程参与的非遗纪录片《阿诗玛》摄制过程,分析片中人物访谈特色,以期为非遗影像传播提供新思维与理论依据。构境是通过一种情景剧般的话语建构,将没有被看到的遭遇呈现出来,使其意蕴向公众展开,并被理解。非遗影像是对非遗的一种构境,是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被看见”。非遗影像通过呈现与展开“非遗人”的日常世界来构境非遗。而“非遗人”日常世界的展开主要通过人物的深度访谈实现。《阿诗玛》人物访谈具备这些特点:选择以代表性传承人为圆心而辐射出的差序格局式关系网上的系列“非遗人”为访谈对象,构境非遗在现代的断裂、承续、接洽与延展遭遇;实现人物访谈的情境化,进入“非遗人”的日常世界,与“非遗人”主体间性共在;深度访谈的提问有道、先虚后实、迎刃不避、且问且听和留白盈之,也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5.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传承、传播非遗作为关键抓手,依托“重庆市创新创业研究基地”,构建思想引动、课程推动、平台带动、资源助动的“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意开发、非遗产品制作开展创新创业,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资源的研究和运用,是中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把当地“非遗”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有利于拓宽中小学生的思路,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查表明,在德州“非遗”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与地方“非遗”没有相互贯通、融合教学内容复杂、创新性低、“非遗”活动的创设形式单一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部编版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教学工作者对“非遗”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不够、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思维方式仍占主导等三个因素。为此,教师应确定“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定位,立足教材,推动课堂理论研究,扩充实践活动形式,以促进“非遗”项目更多地融入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非遗是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与载体,其英语译介有助于推动陕西省文化精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推陕西省非遗在国际范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为陕西省非遗介绍性文本的英译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可以有效解决非遗介绍性文本中流水句、文化专有项以及非遗项目名称等翻译难点。在翻译流水句时,译者应重点关注语言维的转换,使用分译法,实现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自然转换;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译者应重点关注文化维的转换,使用内容层面异化、语言层面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在翻译非遗项目名称时,译者应重点关注交际维的转换,得“意”忘形,准确传达非遗名称的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娱乐性、教育性、文化性、运动性,将其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提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生长力,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区域内体育课程体系,传承“非遗”文化、创新多元教学方式,缩短“非遗”文化与学生的距离、提供充足的物力保障,确保“非遗”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实现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文章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以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倡导,在对国家级非遗“赶茶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和民众生活的强关联性,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自主选择以及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战略为文化传承与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以创造和创新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提高文化传承的水平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两创”视角,非遗教育面临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造创新方式不明、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创新型专业师资匮乏和数字化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其优化路径主要包括:以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等方式明确“两创”非遗教育的文化选择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和教学评价细则制订等方面纳入“两创”维度以优化“两创”非遗教育的教学设计;通过打造核心课程与示范课程、开发在线课程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来提升“两创”非遗教育的课程建设能力;通过师范教育改革、地方与校本师资培训和非遗传承人申请教师资格等加强“两创”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两创”非遗教育。  相似文献   

11.
“非遗”翻译具有理据性、系统性、实用性及服务性等特点,要求译者具备基本能力、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素养、语言生态意识以及信息素养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在拉斯韦尔的5W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基于海派花丝镶嵌技艺的文本英译实践,构建了传统技艺类“非遗”翻译能力模型,是提高“非遗”的外译水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APP功能齐全、信息量大、交互方式简单、用户群体广泛,对非遗传播有明显优势。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手机APP”的融合势在必行。借助手机APP进行建档方式灵活,可持续记录、随时完善和保存非遗信息,还可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为非遗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非遗+手机APP”的融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手机APP运营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手机APP功能,增加非遗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政策导引下,全社会普遍开始重视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城市江阴,同样认识到了“非遗”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也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做着不懈的努力工作.本文试图就“非遗”中手工技艺类项目的现状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和研究,来为我们的“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个前期的铺垫.  相似文献   

14.
傅昕月  金晶  张华 《文教资料》2013,(36):60-62
“非遗”保护的最佳方式在于推广,而“非遗”的推广不应仅理解为政府对“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介绍,关键在于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让群众了解、熟悉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微博的广泛使用,微时代的来临,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形式与行为模式.本文紧密结合徐州地方文化与非遗资源的互动关系,尝试论述了在微博环境中,徐州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进校园具有文化和教育的双重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进校园的路径进行梳理,得出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文化艺术节、技能竞赛、学校社团等路径来实现。提出加强认知,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参与机制;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推进美术非遗“三进”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立足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寻求最优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赐莲  申民兵 《教师》2019,(5):84-85
宝庆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凸显职业教育本土化,湖南省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秉承职业教育和“非遗”传承保护为一体的理念,即以“非遗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和实施适合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精神元素,以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学校发展方式由“外显”转变为“内涵”的目标,最终实现开发和实施学校“非遗”传承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策略体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非遗+研学”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湖北大别山区域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但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不足。文章以需求调查为切入点,从研学旅行认知、非遗研学意愿、非遗研学目的、购买行为偏好4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政府、校方、供方3个维度提出了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对策,最后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为例,进行了非遗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
  ●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核心要素是“人”。社会历史中的人既是非遗各种实践的主体,也是非遗产生影响的客体
  ●保存和持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继承、转换、融合传统文化要素,构建以未来为导向、以传统为基础、以文化的不断再生为核心的现代文化
  ●我们看到的是古琴,而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
  ●近年来从非遗生成的特性出发提出的“生产性保护”,成为重要的“中国经验”。对于这一经验,我们仍然需要深化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戴远丝 《师道》2023,(9):36-37
<正>广东省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雷州半岛,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早在公元前就有古书记载的“干鱼传统技艺”流传至今。从教育视角研究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的问题成为当前非遗传承的新着眼点,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探讨非遗技艺与小学社团教育融合的适切性,为“非遗课程进校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带有特定地域惯习的文化印记。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有不同的地域所属、民族所依,但作为各地区民族精神特质与心理结构的承载体,它们都兼具特定地域的民俗性、民间审美的艺术性与道德信仰的规约性。民俗性指向非遗的特定地域归属,艺术性规定了非遗的外现表达形式与特定地域的民族审美,规约性折射出特定地域民族浓郁的乡土文明。站在“文化复兴铸魂民族复兴”的历史高点,应推进各地“文化记忆”整理及数字化工程,强化地域民俗挖掘与保护;建构“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机制与非遗再生机制,推动非遗“文化力”向“市场力”的转变;建立传统村落归档机制,守护乡土规约、留住乡土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