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婷 《学周刊C版》2024,(9):25-27
“:双创”视域下,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问题展开分析,发现“双创”和专业教学两张皮、会计专业教学缺少“双创”实践等问题的发生,与中职院校未能设立统一教育发展目标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原因有关。通过探究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路径,围绕“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最终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能够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充分体现“双创”与会计专业融合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要求,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应体现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融合,教、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与理实一体等特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依托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联盟,以职技高师院校、企业、中职学校为主体,三方在明确“双师型”职教师资内涵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三平台、四层次、五证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性、师范性、技术性”的办学特色,强化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的一线提供技能劳动人才。中职会计专业应当注重学生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实务教学中,推行"课岗融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对地方行业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面向产业需求,以产出为目标,构建了“一体两翼三拓展四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育人,贯通了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持续合作3个通道,形成了课程思政引领化、教学过程项目化、实践创新特色化、师资建设工程化“四化牵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外部驱动,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推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表明,双驱动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合理,育人成效更显著,专业建设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梧州学院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遵循理论到实践、又回归理论的思路,主要依托工商管理系的代理记账公司与学校大学生发展中心的小微企业这两个实践平台,采取理论认知-会计实验-会计实践-理论反思“四级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能将会计专业知识与会计岗位的实践很好地融为一体,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对接从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用,用多轮实践来锤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形成独特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中职院校带来新的挑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但是,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本文在分析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英 《考试周刊》2010,(20):224-224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地区没有将中职教育办成“产、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教育。教育部曾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实训与实习。实习通常是流于形式,实训则是学校利用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专业动手能力的训练。可见,搞好实践教学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亟需供给侧改革。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根本遵循,厘清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变革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个体发展的逻辑关系;面向建筑全产业链的“智慧施工”“智慧管理”“智慧运维”三大链环,构建“双层融合、三阶递进、四化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通过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锻造卓越教师团队等四项举措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现培养路径双元化、教学实施项目化、实验实训生产化、师资队伍结构化,有效提升智慧建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能推广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职会计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会计专业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会计技能不能满足现阶段中小微企业现代会计及与会计相关岗位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茹茹 《成才之路》2022,(12):70-72
在中职人才培养中进行跨界融合,能够带来丰富的资源,提升学生技能,优化育人目标,推动中职会计专业学科建设.但部分中职院校依然存在缺乏跨界融合知识体系、跨界融合类实践锻炼不足、考核机制没有突出跨界融合特点等问题.文章从跨界融合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存在问题、优化路径、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重点从跨界融合背...  相似文献   

11.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能力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反映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局限性。后续实践教学以学生上岗就业作为实践教学的第二起点,将就业阶段纳入教学范畴,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远程教学支持。这一理念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局限,使实践教学有了后续的、高效的衔接,最终达到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会计专业则是中职学校较为关键的学科。因此,探讨其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其次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足、师资力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合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等方面深入分析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就业能力培养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强化校企合作关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就业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力量培育,提升教学质萱”等措施来改善中职生就业能力的会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结合问题提出了基于"岗证赛"融合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进而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执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基础的结合专业知识、会计理论和工作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
粟卫红 《广西教育》2022,(9):110-113
本文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训内容不够全面、实训流程与专业岗位的关联性不强、实训情境与真实会计工作情境存在差距等问题,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智慧会计工厂”式实践教学为例,论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共同推进会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智慧会计工厂”产教融合基地,搭建“互联网+人工智能”共享实践平台;行企校三元联动、岗课证赛融通,构建基于“智慧会计工厂”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和企业文化育人,开展“智慧会计工厂”实践教学等策略,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模式的对接融合,一要校准“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模式对接融合的价值取向;二要筹划“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模式对接融合的战略对策;三要研究“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对接融合的基本策略;四要探讨“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对接融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教学迎来了新机遇。以学校、行业企业和平台公司三元教学主体,打造基于“财务共享云平台”的“智慧会计工厂”,促进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综合培养,是开展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云”背景下,构建财务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课程体系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7.
梧州学院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遵循理论到实践、又回归理论的思路,主要依托工商管理系的代理记账公司与学校大学生发展中心的小微企业这两个实践平台,采取理论认知—会计实验—会计实践—理论反思"四级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能将会计专业知识与会计岗位的实践很好地融为一体,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对接从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用,用多轮实践来锤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形成独特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依据高职会计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详尽阐述了"课证融合,三证一体;点线面结合,教学做一体"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一体多维交融”职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阐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即坚持“一体”核心,建立人才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共享“工学结合”,建立“多维”专业集群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校企多维传承创新平台,打造“三库合一”与“五位交融”实践教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面向企业的高素质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必须找准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人文精神与市场意识、民族意识与国际视野的融合点,构建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必须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咨询与评价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