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生活化教学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课堂上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帮助学生实现生活的建构。多年来,这一教育理念已经在各类学校以及各个学科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教育理念联系更为密切和直接,所以该课程的教育理念更应该紧跟教育形势,在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王小军 《甘肃教育》2021,(3):138-139
小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其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现如今很多教师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只是把它简单地当作一门副科来对待,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认知有限,所以不能按部就班地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选择适合他们、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出了分析,希望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关键,是学生良好行为与品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大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丰富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使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与精神,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从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添动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关键,是学生良好行为与品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大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丰富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使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与精神,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从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添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了主要的关注点。为了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校教育也在进行着转变。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新形势的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还未成熟,旧有的死板单调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小学生理解接受,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拖慢了教学效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模式,增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道德与法律教学的浸染,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观念,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接下来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提出了几种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道德与法治》相互呼应,被安排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时内,由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负责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读本》和《道德与法治》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主题互融,或合并或重组,开展有机建构;在教学方法上要保持课内外相融,明理悟情激趣,开展问题探究;在教学评价上要量质相融,确保评价的全程化和多元化,促进儿童持续个性发展,全面深度发展。多维融合,有效运用,推动育人效果增值,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加之我国现代化城镇乡村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农村学生道德法治教育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的关注,就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言,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望对未来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8.
牛运力 《天津教育》2020,(20):34-35
素质教育是贯彻人文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核心就是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核心素养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根基,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意识品格和情感态度为根本。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重视培养其核心素养,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教育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目的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基于此,必须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做出优化和调整,确保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能够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确保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能够得以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目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内化,让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辛明科 《天津教育》2020,(27):32-33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成果备受关注,主张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旨在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领作用。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树立起依法行政观念,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质,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重点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效性,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法律意识普遍薄弱,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无法与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相比较,因此,国家应重视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几条措施,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学体系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越发重视。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向生活化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对自己一言一行进行约束。在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应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并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设置实践活动时,也应向生活化看齐,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后续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上的变化也能够看到主题的变化和在教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共享资源库的科学路径。通过本文实践分析可知,教师应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寻找一体化切入点,丰富相关课程教学组织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为打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基础,实现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高月华 《天津教育》2020,(29):176-17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本文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把握生活化教学模式,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道德教育功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重归《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理念,重塑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重建课堂教学形态,重设课程评价的维度结构等方式,重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态,优化其道德教育功能,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18.
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又结合实例具体探讨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解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提出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角色情境等具体运用策略,为同行们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2):115-116
《道德与法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其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基础教育,在现今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积极实施体验式教学,科学合理地进行体验式教学,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模式,使他们对课程、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将课堂质量极大提高,让每一名受教育主体都收获更大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