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经过一千多年岁月的冲刷,更加光彩夺目,堪称千古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在这幅寥廓凄迷的背景中,枫桥边,白天也许是一片火红的枫林,而此时,朦胧的枫影中,那三点两点的渔火,全都聚集在诗人心头,化作了一缕愁绪。愁眠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清宏的钟声,这夜半山寺的钟声,似乎给过于凄冷静寂的秋夜带来了一点动感。有道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诗人闻声又回到了一种比前面更为深重的愁怨之中,这愁绪带着古城历史的纵深感,带着山寺永恒的空寂感,随着钟声的余响,在江声夜天、淡月如…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一天,你在阅读经典时偶遇一只猫——一只会对主人说三道四的"猫",那么,你将走进一个"与猫共舞"的文学天地。这只猫的主人,就是被日本誉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作家简介】夏目漱石(1867—1916年)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传》)。在文学创作上,夏目漱石属大器晚成,38岁才发表处女作《我是猫》。  相似文献   

3.
《猫》     
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细读—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按“自读—质疑—释疑—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媒体设计课前制作好《猫》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  相似文献   

4.
《猫》     
一、课文悟读文学革命初期,郑振铎就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反对将文艺当游戏或消遣。此后,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提出“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者的血和泪”。郑振铎一生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小说本来就是立体性的,它对生活的表现自然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对《猫》主题的理解,向来也有分歧。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首先应当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思想和创作主张。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点。郑振铎写作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时,正是他提出创作“带着血和泪…  相似文献   

5.
一、举一反三,培养能力1.教师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1)这一段主要表现了小猫的什么特点?(2)文中哪一个词可以概括小猫的性格?学生弄清上述问题后,再一次阅读课文第一段,并完成下表。随后引导学生弄清本段的结构关系,并结合语境理解“任免”‘’屏息凝视”的含义,指导学生朗读,加深理解。2.教师要求学生按此方法自学课文第二三四段,自学填写下表:在完成上表的基础上理解“生气勃勃”“变化多端”的含义。厂‘方法的学习可是最重要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成为“不待教师教,自能学习…  相似文献   

6.
7.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档案] 塞万提斯(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他一生经历丰富,参加过保卫祖国的战斗,身负重伤;曾遭受海盗俘虏,10年后才得以返回祖国;曾被诬告入狱, 生活窘困。但他用天才的笔,创作了被世人传颂的文学佳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此外,他的悲剧《努曼西亚》和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以及长诗《帕尔纳索山游记》也很著名。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一、本文以“飞天梦”作标题取义何在? 二、“飞天梦”逐渐变成现实,除了黄总等千百万人百折不挠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三、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四、除了记叙之外,本文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阅读入门指津〕一、凝炼而形象的标题。“梦”常用来比喻幻想,“梦”字之前冠以“飞天”二字,更增添了其离奇色彩。本文作者用“飞  相似文献   

10.
[原诗]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xīsàishānqiánbáilùfēi桃花流水鳜鱼肥。táohuāliúshuǐɡuìyúféi青箬笠,qīnɡruòlì绿蓑衣,lǜsuōyī斜风细雨不须归。xiéfēnɡxìyǔbùxūɡuī犤词语注释犦渔歌子:一种词牌名。西塞山:今浙江省吴兴县西南。鳜鱼:即民间所说的桂鱼,味道鲜美。箬笠: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可以挡雨的帽子。蓑衣:用麻和茅(máo)草编制的雨衣。犤原文大意犦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飞向空中,桃花开得正艳时,也正是河中鳜鱼最鲜美的时候。我披着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微风细雨中不想…  相似文献   

11.
《兔》导读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运用优美的文笔,形象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兔子”这种小动物,使读者不仅比较全面地对自己已十分熟悉而又十分陌生的兔子有了了解,且由于它的形象性又很大地激发了读者与实际生活联系以及从此开始留意仔细观察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还在于作者善于取材。作者所着要描写说明的,不仅仅是有关兔子的形状、品性等,而是一些  相似文献   

12.
[作者档案] 曹雪芹(1715-1763),名露,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居辽阳,很早即入满籍。曹家三代为江宁织造,富贵显赫,后受累于朝廷内部斗争,一败涂地。雪芹能诗善画,平生历经盛衰,遂“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惜贫病早逝,只留下八十回定稿, 经高鄂续写四十回,而成全书。小说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意。因此,无论思想主题还是艺术成就, 《红楼梦》均打破了传统模式,达到  相似文献   

13.
【总体阅读思考】一、特写体裁有什么特点?它与散文、报告文学有何不同?萧乾的特写又有哪些特色? 二、本文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阅读入门指津】一、特写这种体裁有两种含义:一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要求生动地、形象地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使读者获得较深刻的印象,同时注意及时、真实;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描写有社会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但在某些细节上容许恰当的想象或艺术加工。报告文学是指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与文学形式的特写是十分接近的,有的特写与报告文学没什么区别。狭义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它的篇幅一般不长,形式灵活,可抒情,可叙事,可议论,或兼而有之。实际上,报告文学也是散文的一种,有的特写划为散文也无不可。因此,对这几种文体,要细心揣摩其特点,才能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
[总体阅读思考] 一、思考文章的构思: 1、要认真思考本文构思的意图; 2、要认真思考本文构思的角度; 3、要认真思考本文构思的技巧; 二、思考文章的脉络: 1、要仔细研究文脉的断续; 2、要仔细研究文理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在中国现代学史上,老舍以小说为主要成就,那么,在当代学史上,他则以戏剧称于世。  相似文献   

16.
《雪人》绘/雷蒙·布力格少年儿童出版社《雪人》是一本无字书。本来,一本无字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雷蒙·布力格的这本《雪人》却让书评家们沉不住气了,兰登书屋的书评一上来就用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即使是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读懂这个故事——因为它没有用一个字!”还有的评论者干脆站出来反问读者了“:讲故事还用得着字吗?”雷蒙·布力格没有动用任何墨水或水彩涂色《,雪人》是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它的笔触温暖朴实,特别是那种柔和的暖色调,与这个冬夜里发生的梦幻般的故事极其吻合。雪住了,男孩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其教学重点应紧扣中心情节的安排。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导读: 第一步,速读。注意两点: 1、了解故事梗概,初步认识人物; 2、落笔记下读到小说最后一句时的感受。第二步,复读。思考三个问题: 1、《项链》是按事件的自然顺序展开情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简介《源氏物语》创作于十一世纪初,是日本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出自日本女作家紫氏部之手。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委婉和纤巧,表现了她内心的幽情,以幽情确立了本书的基调。全书54卷,百万余言,可分为两大部  相似文献   

1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吹角连营: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②"八百里"句:广布八百里范围的将士分熟肉吃。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