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4日凌晨,被称作“小嫦娥”的探月三期飞行试验器入轨那-刻,坐在北京航天城飞行控制大厅总体主任设计师岗位上的席露华明白,自己的第四次探月征程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恰逢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实现首次载人登月30周年。几十年前,完成人类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的"阿波罗计划",以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那句"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为开端,而今天,随着人类一次次探月的成功,月球的神秘面纱终于被一点点揭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年底,中国成功发射了"嫦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对月探测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太空探索的强烈渴望,在21世纪,众多国家都在加紧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探月计划,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1-I0002
【导读】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07,(12):F0003-F0003
  相似文献   

6.
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探月工程第一期项目的运载工具基本选定,“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甲型火箭发射,目前,火箭研制人员已开始着手进行与卫星要求配套的适当改进。探月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系统的大工程,为了提高大系统的可靠性,探月工程各系统方案应从总体优化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系统的功能要合理分配。由于探月工程中的“嫦娥一号”是目前中国航天发射卫星到达地最远的一颗卫星,因此它不仅仅对卫星提出了进行绕月运行的要求,而且对火箭的推力及姿态控制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探月工程专家组成员在多方论证与分析后最终…  相似文献   

7.
探月工程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领域极具挑战性、创新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活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对我国建立创新性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自明 《金秋科苑》2013,(21):11-14
导读: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就是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相似文献   

9.
主讲标题:《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专家精彩语录:我们甚至还提供给澳门、香港、台湾的大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管谁做出成果来,都是中国人的成果,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前,"嫦娥一号"的科学数据已经在网上公开发布,提供给全世界的科学家使用。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世界各国都对探索月球产生了浓厚兴趣。目前,探月技术最为先进的航天大国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一直以来,这三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探月竞争,它们制造的各种探月器竞相飞天,让探月活动呈现出精彩的“三国杀”局面……  相似文献   

11.
张庆伟,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汉族,1961年11月7日生,祖籍河北乐亭。先后担任了长征二号F火箭副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等。2007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  相似文献   

12.
雷珊 《内江科技》2014,(1):149-149
<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在今年十二月我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12月14日晚间,"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陆月面,这意味着中国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按照中国科学家的说法,其落月地点虹湾恰好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广寒宫所在地,而古老传说中的嫦娥正是广寒宫的主人。今夜,给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带来美好情思遐想的广寒宫不再清虚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  相似文献   

13.
主讲标题: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 专家精彩语录: 我们甚至还提供给澳门、香港、台湾的大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管谁做出成果来,都是中国人的成果,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前,“嫦娥一号”的科学数据已经在网上公开发布,提供给全世界的科学家使用。  相似文献   

14.
漫漫太空信步,寂寞“嫦娥”舒广袖。这是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在中国人民中间的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今天这一神话已成为现实,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位美国宇航员——萨娜·路西娅。她创下了妇女一次太空飞行188天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太空滞留时间最长的活着的“嫦娥”。  相似文献   

15.
金科 《金秋科苑》2010,(22):87-88
2010年10月27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嫦娥二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对月球虹湾区开展高分辨率成像,这是“嫦娥二号”第一次在15公里高度处对位于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要说不紧张、没压力那是不真实的。这毕竟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要说不紧张、没压力那是不真实的。这毕竟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国防科工委宣布,2007年下半年将择机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后的一天下午,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要到了,相传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织女与牛郎都会在鹊桥相会。不过,今年的"鹊桥"比较忙,在给牛郎,炽女牵线之前,它还得替"嫦娥"先去趟月球!皎洁明月悬夜空神秘"月背"藏谜团"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搂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辛弃疾的一首《听月诗》把人们对月球的憧憬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浮想联翩。探测月球的美好愿景令人神往,然而进军  相似文献   

19.
胡平 《今日科苑》2007,(3):85-89
“嫦娥奔月”的中国故事将在2007年4月成为现实。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陈书邓小平:尽快发展我国高科技。仅仅3天邓小平就作出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1986年4月,全国200多名各学科科学家会聚北京,讨论制定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共7个领域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月亮这颗离地球最近、最亮的卫星,吸引着人类去认识、去造访。千百年来,“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寄托着人类探索月球的大胆设想和美好愿望。2007年,中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发射升空,实现绕月飞行。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将指日可待。为了让读者了解中国探月工程进展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以下内容根据采访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