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学初,我在给初二学生上《二次根式》的内容,黑板上出了几道二次根式的计算题,请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同时又请几位中等偏下的学生上台板书,其中有一位学生做到二次根式化简时,她对我说:"老师,我做不出来了."我说:"这是合并同类项呀!"她说:"老师,我知道.但我没带计算器,我算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情境与探究     
一次上课,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吃馒头."同学们一听很高兴,课堂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我接着说:"不过,要先把手洗干净,再用碘酒擦擦手、消消毒."学生们按老师的要求照办.然后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片馒头.很多学生在抓到馒头时纷纷惊叫了起来:"呀,馒头变蓝了!"我也故作惊讶地说:"同学们,是不是你们的手没有洗干净呀?"学生们说:"不会的,我们已经按要求擦洗干净了."我故作不解地说:"老师也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老师共同研究?"学生齐声喊道:"有兴趣!"  相似文献   

3.
"老师,我最怕您提问了,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学生在段考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一句心里话.看到这句话,我心理压力很大.的确,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还是有一些学生在看韩寒的《幻城》,有的学生两眼无神,魂游九天,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金口难开",纵然开口也是言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平常聊天时滔滔不绝、幽默风趣,可课堂回答则是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会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为什么生"紫烟"?知道的人并不多.我问过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提起《望庐山瀑布》,他得意扬扬,有声有色地背诵起来.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生紫烟,不说生青烟、黑烟或白烟呢?他哑然失声,说:"不知道,老师没讲过."  相似文献   

5.
两个女生在网吧里的对话 甲:"你老公真有品位,把房子装修得那么漂亮." 乙:"你老公也不错,天天做晚饭,还主动洗碗." 甲:"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三个月的纪念日,我准备了烛光晚餐." 乙:"好浪漫哦,过几天也是我和老公认识半年纪念日,不知道他会不会给我惊喜."  相似文献   

6.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7.
"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我踏上教育岗位时对自己说的话."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英语课."这是三年前我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时对自己说的话.今天,当我感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我的英语课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光彩,让你的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并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呢?下面是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三年来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有张小纸条从本子里飘了出来.我拿起一看,原来是纸"短信":尊敬的政治老师:你好,你今天在课堂上怎么会记不起我的名字呢?你不是说你下次就能够记住我的名字了吗?我今天回答你的问题时表现得不是很好,让你失望了,我下次一定表现得更好,请老师相信我。你的学生:周成读完这张小纸条上的"短信",我感慨万千。那是在一节思品课上,当一个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堂班会课.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既好奇又疑惑地盯着我放在讲台上的一个个小纸包. "听其他老师说,今天中午小偷光顾了咱们班.看看你们有没有丢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0.
天才的悲剧     
上午最后一节自修课,我进了教室.我带了一些粘贴纸进来,径自走到墙上的背书记录旁,往一些同学的名字前面贴一张小小的黄色的圆形粘贴纸.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我说:"等会儿就知道了."等所有同学都在位置上坐好,我开始讲话:  相似文献   

11.
老师们提倡"有意义"的作文学生A:一次,老师评讲作文《童年趣事》。我觉得这样的作文很有意思,可老师没讲几句就说:"要是能写出‘趣事’的意义,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我一听,顿时没了兴致。童年时的我们光知道玩,哪懂得什么"意义"呀?学生B:平时写作文,老师既要我们写得真实,又要写出意义,作文中的对白必须是含义深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常有高三或初三学生问我:"如何才能做好古诗词鉴赏题?"这让我感到为难.有时候我径直答:"你现在还谈不上什么鉴赏,只要能背诵默写就可以了,如果能在作文里引用一二句那就更好."这时他们马上就会说:"这是要考的呀!课堂上老师也会分析的,但是我仍然不会做,屡做屡错,即使订正以后仍然不知道那首诗究竟有什么好."我无言以对.但这引起我的思考,也对一些相关问题比较注意.  相似文献   

13.
曾经在杂志上读到过一首小诗:"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何尝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捷径,领着学生走"直路".当学生犹豫着要走人"弯路"时,就会被老师无情地拧"直",学生所得到的知识都是现成的、直接的,不敢在课堂上犯错,即使犯了错也会马上被老师纠正,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干预得过多."弯路"是学生学习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需要让学生在犯错中不断成长,使学生的路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不只听到一个学生说,某老师常常让学生们在稿纸上做大量的家庭作业,老师看不看无从知道,但从不再返还给学生,而是将纸卖掉。还有的老师将学生的过期作业本收上来,当废纸卖掉。学生说得有板有眼,既有对多布置作业的气愤,又有对老师卖纸的鄙视。近日又看到《校园三怪》(2004年10月27日《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一文中第一怪“学生的试卷成了老师的酒钱”,我始信学生说的是实情,深以为哀。教育行业可谓清水衙门,老师们的日子是紧了点,但总不至于靠卖纸糊口吧?更何况卖的不是所谓的废纸!我不知这个别教师卖纸的原因,但我看到,老师的形象在大…  相似文献   

15.
【案例】幼儿园大班音乐课上,小朋友们坐好后,S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我爱天安门》的歌曲,现在老师先唱一遍,然后我会教给大家。"说完,S老师转过身,边弹钢琴边唱歌。唱完后,S老师说:"这首歌讲的是小朋友们热爱天安门,那么,你们知道天安门在哪里吗?"小朋友们齐声说:"北京。""好,那么请大家回忆,我们之前讲过的北京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红红的墙,金色的瓦,还挂有伟大领袖毛主  相似文献   

16.
校园幽默     
怪罪老师老师:“我的孩子,你的朗读没一点进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在你这个年龄,已经朗读得十分流利了。”学生:“毫无疑问,这是因为您的老师比我的老师好。”迟到老师问小明:“今天早上你为什么迟到了?”“有个人丢了一块钱。”小明回答说。“噢,知道了,你帮助他找钱了。”老师说。“我站在那一块钱上,一直等到那人走了。”小明回答说。原因物理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连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这类问题也要花很大气力才讲解得明白。”“为什么?”校长惊异地问。教师悻悻然地答道:“您没看到,现在的学生们戴的全是电子手表。”进步的原因今天小…  相似文献   

17.
科任老师经常向我反映,说我班的孩子在课堂上随随便便,没有一点规矩,乱得课上不下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也无可奈何,累得心力憔悴也没有效果.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却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看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了,但只见这位老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当他从学生的表情上认定画像是王小虎的"杰作"之后,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一个"遗"字."为什么呢?"老师追问."因为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回答得好!"老师微笑着点头赞许.教室里顿时云开雾散,风和日丽.  相似文献   

18.
老师的微笑     
李榕 《班主任》2004,(4):43-43
没想到,学生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乃至教学风格.这句话就是:"老师笑了." 我曾是一个比较严厉的初中教师.可以说平日里难有一丝笑容.即使偶然间,乌云移去,露出短暂的阳光,也是稍纵即逝.我知道,学生们远远地瞅见我便噤若寒蝉,这虽然会在我的内心深处产生一丝淡淡的遗憾,但很快就自我安慰这是细枝末节,便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9.
新年故事会     
在以往的表现类节日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下面问题. ●孩子专注于自己所演出的节目,对同伴的节目关注不多. 例如,孩子会主动说:"老师,我讲的故事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阳》."老师问:"你知道好朋友萄萄讲什么故事吗?"孩子迟疑地摇摇头说:"不知道,她没告诉我."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学生,我们早已不只一次地写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但是能不能写好,这就看你明不明白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关系了.彭伶俐同学的《讲方言的老师》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她明白有意思与有意义之间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她写了新来的生物老师,长相实在不招人待见.但是这位老师并不做自我介绍,开口就说:"今天,我瞒(们)来鞋(学)习细胞的结构."这样的开场白,当然全班都"笑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