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曾立琼 《高中生》2009,(6):37-37
《无题》是李商隐的一首朦胧爱情诗,作者以“无题”为题,将真情隐藏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具有一种神秘的情调。首联写与情人相见的时间、地点。在星辰闪烁、春风习习的良宵里,在画楼生辉、桂堂飘香的环境中,诗人与他倾慕的人儿相见,温馨旖旎的氛围,追忆出昨夜的情深意浓。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的诗《无题》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作者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复杂感情,同时通过各联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连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作者心底的绵邈深情。  相似文献   

4.
正故乡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千百年来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哀愁,牵动着每一个游子的心。独在异乡为异客,常常会思念家,思念家人以及乡亲父老,连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与怀念的。这种无奈却无限美好的思乡之情流露在诗人笔下的思乡诗中,充满了无限惆怅,令读者,尤其是漂泊者深有感触。这种真情外现传达出人类最本真与柔软的内心和美好情感。思乡诗在内容上常常吟诵游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具有极强的陌生化效果,从对全诗用语的分析来看,主要表现在:时空间隔形成了表述内容的朦胧,意象熔铸形成了特殊的语言效果,情感变化形成了特殊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成就巨大,他既是著名的革命家,又是文采出众的诗人与词人.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1]郭沫若称赞毛泽东:"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2]毛泽东同志将自己炽热的灵魂与血肉融铸进诗词创作,诗词这一传统文体在新时代也因为内蕴了毛泽东同志高大壮美的精神形象与崇高的人格魅力而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2011年5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韶华副教授的《毛泽东的诗路人生》,此书的出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在这样极富历史意蕴的年份出版一部研究毛泽东同志的书更有着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但其中些许微言大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质。本将从体流变、艺术创生与风格范式三个方面,探讨刘勰诗学中的“折衷”与“求通”思想以及自然为美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诗文或现代诗文中,我们经常会读到或看到诗文的题目常用“无题”作标题,从诗文的表面看似乎没有标题,其实不然,诗的思想意义却更深刻,更发人深省。 “无题”,即无所命题,待要申诉而又难于明言,故以“无题”寄意。有的诗人作诗别有寄托,或者对内容有所忌讳,不愿意将诗人的主旨明白显示在题目上,所以,就用“无题”作为诗的篇名,后来人们就把这类诗叫作“无题”诗。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概括出了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感物吟志"。刘勰借用"感物吟志"开启他对"情""志"关系的思考,确定了情志在诗歌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志"是促使诗歌诞生的总动力与方向,它助力诗歌文本的诞生,决定诗歌功用的底色。"情"为具体诗篇萌发的直接动力,情动——志控——运辞着采,情志共同作用完成具体诗篇的生成。刘勰对情志关系的调和,体现了他对个人情感书写与社会责任担当间矛盾的化解。这份思考与化解,不仅超越了魏晋六朝主"吟咏情性"集体重情的狂欢,还启发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要做好个人情感书写与文学社会责任担当的调和。  相似文献   

10.
<正>李商隐诗集里以"无题"标目的诗,各家注本间有出入,合而计之,总共二十篇。另有相当数量的诗用篇首二字标题,如《锦瑟》《碧城》等,实际也属于《无题》一类。这些诗篇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优美,情思婉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最擅长"以心象熔铸物象",他的无题诗歌的创作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生平的悲剧体验为出发点,来探研李商隐的"无题"诗歌。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最擅长“以心象熔铸物象”,他的无题诗歌的创作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生平的悲剧体验为出发点,来探研李商隐的“无题”诗歌。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早年关心政治,抱负远大。先得牛党提携,后受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早年关心政治,抱负远大。先得牛党提携,后受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无题·相见时难》应是诗人与宋真人初恋的产物。李商隐  相似文献   

15.
宁晓佳 《文教资料》2007,(27):21-22
本文赏析了英美诗坛巨匠奥登的名诗《美术馆》。虽然是依布鲁盖尔的名画《伊卡洛斯的坠落》而作,该诗却从一开始便刻意与绘画保持距离。笔者认为,这种刻意为之的距离恰恰体现了原画的基调。同时,诗作的漫不经心的语调,对于苦难的解读与定位均与绘画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16.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相似文献   

17.
李宪生 《天中学刊》1998,13(1):50-52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作包蕴密致,沈博绝丽,至今慕者如云。王蒙(李商隐研究会名誉会长)认为,中国的古诗,特别是李商隐的诗,有一种绝对性。他的纯粹性和普遍性、深刻性是无法比拟的。①李商隐独特的诗歌艺术的确有许多是值得今人去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在此仅就其《无题》诗意象方面的特征微加探讨,略表浅识,以求教于方家。真情的凝聚心灵的浓缩李商隐生活在国势日衰,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此时,李白式的“裘马颇轻狂”的生活,杜甫式的“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以及两位大诗人开拓的豪放、沉郁顿挫的诗风,都已不合时宜。于是李…  相似文献   

18.
《清平乐 村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是辛弃疾笔下不多见的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文化中,鱼具有多重美好的寓意。早在上古时期,鱼就是一种祥瑞的象征。鱼图腾作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成为龙图腾的前身;周代即有"鸟鱼之瑞"之说;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论断中,蕴含着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诗经》中有《鱼藻》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六百余首诗中有二十首 《 无题》诗,此类诗是爱情诗或寓托诗,历来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两个提法应并存 ,两者间没有严格的界线,政治寓托是通过写爱情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爱情诗也渗透着诗人 的某种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