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金农喜欢画马。乾隆十五年,金农在吴门谢林村住时,见到隋代画家胡瓖的名画《番马图》,图中的番马骨骼雄伟,与驽骀迥异,引起他画马的兴趣。后来一个朋友从陕西省来,带来了著名的"昭陵六骏"的石刻图给他。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李世民做了皇帝后,为了表彰他在建立唐王朝的战争中所骑的六匹骏马的功劳,特命艺人刻像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六匹骏马刻成,显得姿态各异,雄劲有力。金农十分喜爱这  相似文献   

2.
马年说马     
现代人似乎和马已无甚关联,但在古时候,马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行军打仗不能没有马,交通运输也离不开马。因此人们对马情有独钟。唐太宗驾崩前还念念不忘要让他心爱的马给他陪葬,这就是“昭陵六骏”。古时武将都以得到一匹宝马良驹为自  相似文献   

3.
陕西礼泉县东北方向有一片突兀的山脉,人称九嵕山,这里长眠着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后长孙氏。千百年来,六匹石雕战马世代守护着昭陵,它们是“飒露紫”、“拳毛出[马呙]”、“白蹄乌”、“特勤骠”、“青骓”、“什伐赤”。六骏多次舍身护主脱离险境,为平定中原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唐太宗下令,将它们刻成石雕,安放在昭陵北部祭坛内,永芳后世。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概况】《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阳询75岁时书。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水,欣喜万分,并令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撰文记之,由欧阳询书写,记述唐太宗发现醴泉之事。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宝鸡麟游县九成宫。刻工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公元六二四年——七○五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的一个商人地主家庭。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太宗死后曾一度在感应寺为尼。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立其为后,从此武则天开始参与了唐朝的政事,直至公元七○五年为止.在她摄政和执政的半个世纪里,实行了一系列有法家思想倾向的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唐太宗贞观时  相似文献   

6.
年号与改元     
在我国,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皇帝,照例都有“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年号“贞观”,他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元”,这里是“开始”的意思)一直做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我国封建皇帝之有年号,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采用“建元”为年号,这便是历代帝王用年号之始(见  相似文献   

7.
<正>《段志玄碑》,唐碑刻,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刻立。碑为螭首,高334厘米,宽105厘米,厚35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都督段公之碑"16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楷书,23行,满行65字,全文2000余字。此碑原在陕西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北段氏墓前,1975年移存昭陵博物馆,为唐太宗昭陵陪葬碑  相似文献   

8.
读范文的同志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一版)第107页称: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即位,长孙无忌、褚遂良遵守贞观遗规,执掌朝政。654年 (高宗永徽五年),他从尼寺里取唐太宗的幼妾武则天入宫,大加宠爱。655年,他废美后王氏, 立武则天为皇后。  相似文献   

9.
正屏上鉴语《屏风帖》,草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四月二十二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祝宽天借观于从兄季平处,言于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姜尧章曾分别于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37年)、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风致。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王允初刻石于临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县令尹王  相似文献   

10.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烂的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然而这些难以数计的国宝,却屡遭破坏,尤其是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文化掠夺、摧残,并盗去我大量文物。至今,这些文物还陈列在一些外国图书馆和博物馆中,仅在美国的中国文物就有很多。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国古书有四千余种,地方志两千种,家谱四千多部,少数民族文献经典以及数以千计的缮本古书,其中很多是孤本。陈列在费城大学博物馆里的中国石雕有昭陵六骏中的二骏,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作战时所乘的六匹战马的雕像。还有太原天龙山石窟中的多尊石雕。  相似文献   

11.
论唐太宗     
有唐一代,自李渊承隋(公元618年)至昭宣帝亡于朱全忠(公元907年),凡二十主,共历二百八十九年。 高祖李渊本出鲜卑拓拔氏,后来宋太宗改称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北)人。当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以太原留守起兵,入长安称帝。建元武德,在位九年,传帝位于太宗。 太宗,名世民,系高祖第二子,生于隋开皇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598年1月28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二十岁任尚书令,被封为秦王。于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继位为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在位二十三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病死,享年五十一岁,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西安昭陵。  相似文献   

12.
目标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14.
<正>贞观年间,发生一件在后世争议不断的事件,即"纵囚",此事与唐太宗一生中的重大事迹如"玄武门之变"和"贞观之治"联系密切。为此,笔者以"唐太宗纵囚"为主题,进行了阅读教学。一、学生的认知:唐太宗纵囚笔者选取了相关历史文献中对纵囚事件的记述,供高一学生阅读:材料一(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唐太宗)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有个庙号,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的庙号叫“太宗”。明代吴承恩编撰的《西游记》以唐代贞观时代为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8回至第12回,述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交代取经缘由。这里称呼唐代贞观皇帝李世民时,多次用他的庙号,但值得商榷的是人物对话的五次,笔者以为不妥,兹录如下: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龙王)至次日,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空上。他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雨后…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道产生于贞观元年,是唐太宗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改革武德弊政的创举。唐代的“道”的产生与当时行政区划、监察机能和使职设置的需要有关。从贞观三年(629年)起,唐太宗常派御史台官员巡察地方,八年又发使巡省天下,“六条”制度开始实施并逐步完善。贞观诸道使职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一)肃整吏治,清明政治;(二)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造成冤错、影响生产、影响地方长吏正常职能等。  相似文献   

17.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三年后,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西行取经。  相似文献   

18.
    
画家爱马是喜爱马的矫健。为了表现马的雄姿,徐悲鸿冒着被马踢伤的危险,深入马群仔细观察揣摩,使得画上之马的神态更胜于真马。战士爱马是因为它能驰骋疆场,是勇敢和坚毅的化身。它们在战火硝烟中,与勇士同生共死,结下了深挚的情谊。诗人也爱马。他们羡慕那些能在战场上一展所长的战马。“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们在失意之际,常借马抒怀,冀望能遇到伯乐和九方皋那样识马的人,使自己的报国之志不致被埋没。古代君王多爱马。周穆王乘八骏而游天下。李世民即帝位以后,仍不忘随他立下战功的六匹战驹,命人刻石留念,后世称之为“昭陵六骏”。  相似文献   

19.
《谏太宗十思疏》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傲腐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以"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作为藉口。魏徵对此很为不满,曾四上奏折,劝告唐太宗,此文是其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20.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老马谈起这次旅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