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江  肖冬梅 《亚太教育》2023,(3):100-102
高中思政课开展“四史”教育是高中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叙事教学法与高中思政课“四史”教育存在紧密联系,对推进“四史”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运用叙事教学法推进高中思政课“四史”教育,需遵循真实性、趣味性、情感性、价值性原则,运用陌生化与熟悉化相结合的叙事导入策略、多元化叙事主体与视角的叙事展开策略、解构与建构相结合的叙事升华策略,提升“四史”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在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中有其不容抹杀的地位,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教育叙事”与学术研究——兼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革命及研究方法》否定教育叙事为学术研究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是以自然科学的规范、原则察照教育叙事的结果;其整个话语不仅曲解了教育叙事,而且对教育叙事等形式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表现得不够宽容,体现在它反对教育叙事进入教育研究法教材,否定包括教育叙事在内的校本教研是中小学“解决学校工作困难”的途径。另外,此文还存在既“革命”又保守,既很客观又很主观,理论批判的逻辑与“历史”相背离等值得加以认真回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和提炼是叙事研究的核心功能,叙事分析路径主要有语言分析和逻辑结构两种。在梳理国内外文本分析方法基础上,从国内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教育生活叙事“呈现—揭示”模式,借鉴扎根理论、叙事探究、质性研究等理论方法,以文本编码为手段,对教育生活叙事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叙事文本的静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动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宏观分析。编码揭示需要追求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叙事文本呈现形式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声音、视频、教育实物等。对叙事文本的一般处理的原则是“视情而定”。叙事文本编码分析的步骤是:明确教育生活的研究问题与指向;搜集教育生活的情境资料;选择编码方式;编码及分析;教育揭示。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教育短暂的学科建设史上,对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争鸣始终是其发展的主要议题之一。秉承哲学范式的逻辑理路,切合学科发展的多空间转向,顺应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信念的新观点,比较教育研究的新使命呼吁叙事研究方法论的关涉。而其中,明确基于小样本的研究、对背景因素与叙事意义的深层建构、构筑开放多元的叙事结构或模型和对作为“文本”的比较教育问题持立体的诠释观是叙事研究方法论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原则。叙事研究方法论在观照本土理论、扩展研究“部落”、丰富表征方式等方面为比较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审思。  相似文献   

5.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6.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7.
叙事即“叙述”“故事”,但“叙述”“故事”就可以称得上“研究”了吗?叙事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是因其所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功效,而不是其“研究”价值与意义,那么,叙事研究之于“研究”的价值到底如何?教育为什么需要叙事研究?本文立足于回到“研究”本身,从“研究”、“叙述”、“故事”三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气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加深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具有衣食主义重于崇德明理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实践重于理论“空谈”的学习偏好。高职教育要利用故事叙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故事叙事在让教育对象由闻知到亲知、让教育内容情理交融、让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故事叙事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着力点在于构建“一核两翼三主体”叙事模式、建构“顶天立地”的叙事文本、践行“真善美”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9.
行动与诠释——呼唤专业支持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拆分成“叙事”和“研究”两个关键词,因为它们都是为幼儿教育科研服务的行动,所以前面冠以“教育”这个词。我们在前面以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叙事”的教育和科研意义。接着,我们将阐述“研究”的教育和科研意义。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消除教师对以“方法”为中心的教育研究的惶恐心理和思维定势,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叙事和研究中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1)在叙事中进入角色(通常用第一人称),将发生在自己工作中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叙述清楚;(2)用叙事的方法对这…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天津教育》2007,(3):24-24
1.排他性心态。 一些研究教育叙事者把教师叙事与以往的教育实验、经验总结对立起来,为了体现教师叙事研究的优越性,批评“教育实验”研究名不副实,“经验总结”研究大而化之。他们认为叙事研究最适合教师,理由是“教师身处教育现场”、“叙事研究不必进行特殊的专门训练”。提倡教师叙事,不能盲目排斥其他研究方法,不能以贬低教育实验为前提。排他性心态必定会人为地过度放大叙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图像生产与数字技术的勃兴,图像叙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型叙事方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像叙事的可视性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体化;生动性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渗透性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感召力。与此同时,存在图像叙事“娱乐化”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性的矛盾、“碎片化”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系统性的矛盾、图像叙事主体素养匮乏与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的矛盾。从加强防范治理,强化图像叙事价值引领;落实教育培训,提升大众图像叙事素养;助力改革创新,优化图像叙事话语表达三个方面纾解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叙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作为校本研究的有效载体,作为教师“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界开展得可谓是如火如荼,不但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爱上教育随笔写作的教师,还出现了“新教育实验”开办的“教育成功保险公司”,以及师范院校著名教授领衔的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群。一时间,教育报刊纷纷开辟专栏,“变大而无当的宏观研究为细致入微的教育叙事”,甚至专门刊登教师教育叙事的杂志也应运而生。一批批优秀教师从教育叙事研究中脱颖而出,可喜可贺。但毋庸回避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育叙事目前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些病症,若不及时、认真地加以治疗,教育叙事研究很可能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沦为“看上去很美”的作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校本研究的有效载体,作为教师“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界开展得可谓是如火如荼,不但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爱上教育随笔写作的教师,还出现了“新教育实验”开办的“教育成功保险公司”,以及师范院校著名教授领衔的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群。一时间,教育报刊纷纷开辟专栏“,变大而无当的宏观研究为细致入微的教育叙事”,甚至专门刊登教师教育叙事的杂志也应运而生。一批批优秀教师从教育叙事研究中脱颖而出,可喜可贺。但毋庸回避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育叙事目前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  相似文献   

14.
新书上架     
《今日教育》2011,(12):41-41
叙事教育学是“不讲道理”只讲故事的教育学.既是“教育叙事”。也是“教育叙事研究”。本书从讨论教育文学叙事、教育科学叙事、教育电影叙事的视角将教育学的种种理论隐含在教育故事之中.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本世纪初十年最为醒目的研究范式,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教育叙事研究的情节问题,叙事结构问题,研究者的主体经验问题,教育叙事的研究品性与信度、效度等问题域,还需要进一步地明确与澄清。与此同时,“空间”、“复调”的叙事艺术、开放性的叙事实践与作为理论形态的教育叙事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成为教育叙事研究方法论拓展与反思的重要表征。然而,从更高的方法论追求来看,教育叙事研究不能仅徘徊或止步于叙事方法的创新层面。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方法与技术的领域,它更是一个人文与伦理的世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超越技术性、艺术性的层面,进而成为一种具有教育学科责任和生命伦理关怀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逐渐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流行起来,中小学教师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加入了“教育叙事研究”的队伍。这种现象,竟出乎最早把教育叙事引进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意料①。教师叙事的出现,确实反映了教师作为教育研究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教师对于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17.
《今日教育》2004,(12):19-19
“教育叙事”栏目是2005年即将推出的一个新栏目。与“教育随笔”、“教学日记”等已有的栏目区别在于,“教育叙事”栏目的文章着眼于叙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故事,但并非为叙事而叙事。它侧重于叙述者面对所发生的教育问题解决办法的探寻,是对教改经验的一种整理和提炼,是对教育实践做出的理性反  相似文献   

18.
虽然教育叙事研究蔚然成风,但是,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仍然模糊不清。“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概念的混淆使用频繁,事实上,两者既具有不可等同的逻辑分殊,又存在着相互牵扯的逻辑耦连,两者是相辅相成,互摄互动、共生共进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将教学过程、体验和反思融合起来从而发现教学经验,既关注教育的“理”与“逻辑”,又关注“事”与“情节”,还关注“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包含四个要素:教学思想、教学主题、教学情节、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把生态危机与叙事原则结合起来思考,分析了生态危机的叙事学原囡:一是文学叙述者长期怀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情结、征服自然的欲望,即人类自我的“美名化叙事”;二是文学叙述者对自然界的“污名化叙事”。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和当前生态美学思想探讨了文学叙事的生态关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