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正义是我国诉讼法中重要的问题,自产生以来就与实体正义相对应。二者在诉讼过程中缺一不可,程序正义是保障诉讼过程合法的前提,在两大诉讼法中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程序简化等问题,这也是程序正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篇主要从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入手,阐述程序正义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
程序正义是我国诉讼法中重要的问题,自产生以来就与实体正义相对应。二者在诉讼过程中缺一不可,程序正义是保障诉讼过程合法的前提,在两大诉讼法中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程序简化等问题,这也是程序正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篇主要从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入手,阐述程序正义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法律教育重在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对法律背后正义的追求.但是,法律背后的正义是一种绝对价值,可望不可求,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则是走向法律背后正义的桥梁.本文就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程序正当的首次规定,通过阐释程序正义的意义,探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与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影响,提出在高校里要彰显程序正义理念,为大学生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法律教育重在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对法律背后正义的追求。但是,法律背后的正义是一种绝对价值,可望不可求,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则是走向法律背后正义的桥梁。本文就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程序正当的首次规定,通过阐释程序正义的意义,探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与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影响,提出在高校里要彰显程序正义理念,为大学生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内涵作出了简单阐述,并针对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程序法学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似乎正在走向一个勃兴的时期。然而,实体与程序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种新形式的“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国的立法、法学理论和实践当中,这最终将导致无法找到实现“程序正义”的平台和途径,使得实现“程序正义”仅仅成为一句口号和空话。程序规则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程序性裁判存在的前提。它确保实体性规则得以使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司法理念的影响,在我国,刑事被迫诉人的合法权益常常处于被侵害或被忽视的状态中,尤其是在刑事审前程序中。作为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阶段——刑事审前程序承载着使“无罪的人不被非法追诉”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构建以程序正义为原则和出发点的刑事审前程序,才能够更好、更充分的实现刑诉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诉讼职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和“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立法者及法律的实施者的实体真实主义诉讼观念。中国刑事诉讼法立法需要改变将实体真实绝对化的诉讼观念,应当重视程序法和程序正以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程序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人们的权利意识得到了强化,法观念和法意识出现了深刻变化。反映到诉讼观念上就是要求纠纷的司法最终解决、诉讼地位平等、对诉讼权利的尊重、处分自由、诉讼中人权的保护和诉讼参与等。这种新型的诉讼观念其核心就是程序正义观念。为了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人们对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展开了讨论。不论是积极作用、消极方面,还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都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独特法律意识的国家,要想真正实现法治现代化,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更注重程序的改革,转变程序工具主义观念,树立程序的独立价值观。在不否认实体正义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程序正义的有益探索。我认为在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在二的关系上应更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这对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无疑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律正义一般表现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程序正义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 ,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道德标准 ,属于“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义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构建合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物权法》的法律规定中既蕴涵了法律正义,又蕴涵了道德正义。《物权法》实现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其实体正义主要体现为归属性正义和交换正义,其立法技术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分配正义     
分配正义是支配人类分配活动的核心价值观念,其要义在于强调和追求物质财富、政治权利等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个人”和“社会”是能够表达分配正义诉求的两种基本主体,但这两种分配正义诉求之间很容易形成一种张力.人类需要借助于普遍有效的分配正义原则来化解这种张力,并同时借助于个人的良好道德修养和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实现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3.
侦查的正义价值可以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两种,我们往往在侦查理论与实践中过分追求实质正义而忽略了程序正义,这对于实现侦查正义价值是片面的,我们应该挖掘侦查自身应该具有的正义属性.适用于现代文明社会的侦查最低限度的正义要求是侦查应具有真实性、公开性、独立性、中立性、平等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的正义学说对研究法与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有较大的启发作用。罗尔斯论述了正义二原则的实现过程,提出了政治正义、经济(分配)正义和个人正义问题,并论述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对正义的严重侵犯下,人们可以采取良心拒绝、非暴力反抗的方式拒绝服从法律。在承认实体公正难检验性的前提下,“视为公正说”正是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在司法审判中的体现。就法治建设而论,国家在立法时应当更多地考虑予弱者以更多的权利配置,在司法时也应考虑保护弱者的原则得以更具体的贯彻。  相似文献   

15.
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辅相成。要想实现法的正义价值,首先必须保证法的形式正义的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构成审判公正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程序公正才是审判公正最重要的方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路直宽 《华章》2007,(3):110-110
正义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在中外历史上曾经有着相同、相似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尔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可以从正义观念和正义的社会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正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正义分为个人正义、社会正义、程序正义、实体正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经济正义等.正义与法律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诉讼权利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由于我们传统上受“重实体 ,轻程序”观念的影响 ,对实体权利关注较多 ,而忽视程序性权利 (诉讼权利 ) ,认为诉讼权利处于辅助地位 ,在“程序正义”日益强调的今天 ,对诉讼权利的价值作一探讨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枪手”现象入手,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个人利益的不当追求对程序正义以及公众的正义秉性的不利影响;程序正义和正义秉性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进而初步提出笔者对消除此类非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循环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理念包括实体正义理念和程序正义理念。刑事诉讼实体正义价值和程序正义价值存在冲突,即二者往往难以同时实现,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把程序置于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